武陵观察网 历史 降将被李世民处斩,徐茂公偷偷照顾其妻儿,最终给唐朝埋下祸根?

降将被李世民处斩,徐茂公偷偷照顾其妻儿,最终给唐朝埋下祸根?

老老实实效忠,必然会给你高官厚禄,担心滥杀忠臣,在李世民这里不存在。如果你非要硬来,不好意思,只能斩草除根,毕竟不能威胁到我的皇位。

武德九年六月初四,李世民在唐王朝的首都长安城太极宫发动政变。本来完全可以避免的一场战争,但太子自知战功与威信皆不及世民,心有忌惮,就和弟弟李元吉联合陷害于他。

为了自保,以李世民为首的功臣集团集合发兵,亲手射死了太子李建成。在事后李渊立李世民为太子,并在两个月之后禅让皇位,李世民就此登基。

你以为这就结束了吗?为了斩草除根,李世民还狠下心来将自己的十位侄儿统统处死。“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要做就必须做得彻底,免得为自己留下后患。

登基之后,李世民论功行赏。所有为自己立下战功的人,全部获得了高官厚禄。还有一些和李世民“唱反调”的叛将,最终也遭到了他的斩杀。

叛军中有一个人名叫单熊信,在斩杀之时徐茂公曾为其求情,但遭到了李世民的拒绝,毕竟规矩不能乱。

徐茂公不忍心他的妻儿过艰苦卓绝的日子,在为官时偷偷照顾二位。没想到恰是这样的无意之举,最终为整个大唐埋下了祸根,差点导致李氏家族灭亡。

说到这个人,就不得不提起瓦岗寨起义。“破化及,摧世充,声动万里,威行四方”,很难想象就这样一支几万人的军队,最终击败了隋炀帝亲征的100多万兵力,这是什么概念?

并不是说他们的战斗力有多强,而是队伍中有两个精兵,一个叫徐茂公,一个叫单熊信。很多人会略感熟悉,这是《隋唐英雄传》中的两个角色。

从正史的角度出发,二者可以说没有任何污点。除了最起码的武艺高强,还重情重义,谁招惹了我的兄弟,不好意思,我要了你的命。

当时他们的将领为瞿让,在争夺瓦岗寨的关键时刻,最终因为大意丧命。顿时群龙无首,整个队伍四处逃窜,只能重新寻找属于自己的队伍。

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单雄信选择投靠了自己的对手李密。徐茂东当时看到了起义中的新队伍,即李渊和李世民带领的大军,便进行了投靠。

事实证明了徐茂东选择了正确性,单雄信还在跟随李密征战天下。眼看着队伍一次次败下阵来,李密带领着单雄信投靠了王世充。

当时王世充是隋炀帝的亲信,后来他带领队伍在河南称帝,建立郑国。就在所有人都看到曙光的时候,李世民带领队伍打了过来,郑国灭亡,单雄信再次没了“家”……

这场战斗并不是那样顺利,毕竟有单雄信的队伍绝对不一般。看着李世民的大军杀过来,他一点儿都不惧怕,马屁股后面一拍,就是一顿厮杀。

人们都说了“擒贼先擒王”,单雄信凭借自己超凡的骑马技术,直奔李世民的座驾。徐茂公见状,拔出剑来就开始交战。双方作为曾经的手足兄弟,都不肯下狠手。

徐茂公命令背后过来的士兵撤退,单雄信坐上马直接掉头,回到了自己的队伍前排。可以负责任地讲一句,如果没有徐茂公,李世民恐怕早已失去性命,更别说什么“贞观之治”。

单雄信虽然和徐茂公有点关系,但并不影响王世充和李世民争位。双方下令各自的军队开始进攻,无奈整体实力的不足,王世充最终败下阵来。

这样一来,单雄信的身份就发生了变化,有将领变成了俘虏。李世民这个“爱才”的老毛病又犯了,想要让单雄信为其征战天下,便向一些大臣交代了此事。

“你难道没有见识过他的厉害吗?”“这样的性格,就算纳入笔下,最终还是有可能叛变的”……为了不给自己留下祸患,他决定将单雄信斩杀。

作为昔日的兄弟,徐茂公当然不愿意,他无数次给李世民求情,但都遭到了拒绝。在被斩杀的当天,徐茂公流下了眼泪。

按理来讲,斩杀这些叛军是要连带全家人的,因为战乱原因,李世民不能得知他们的下落。后来徐茂公偷偷做了个决定,将单雄信的妻子和儿子委托人照顾起来。

后来李世民得知这个消息后,并没有怪罪徐茂公,反而为他们提供钱财生活。在他眼里,单雄信是因为叛兵被杀。如果早知道自己是一位明君,想必也不会做出这样的决定。

我们可以认为是李世民仁慈,也可以认为是为徐茂公面子。但不管怎么说,正是因为这样的善举,最终为整个大唐埋下了祸根。

唐末民变众多,其中历时最久,遍及最大,影响最深远的就是黄巢起义。这场起义最终虽然失败,但转战近半唐朝江山,导致唐末国力大衰。

除了一些所谓的将领外,还有单雄信的四位后代,他们分别为单兴、单旺、单茂、单盛。据家谱考古记载,这四个人是单雄信的第十一代子孙。

出色的作战天赋,在黄巢起义中全部被委以重任,他们又被称为“黄军四杰”。如果不是在后来碰到了李克用所带领的十三太保,他们会不会就掀翻了整个大唐?

九泉之下的李世民,不知道看到这番景象后会作何感想,会不会后悔曾经的善意?如果历史可以重来,徐茂公又会不会再次收留单雄信的妻儿?

有人说“历史冥冥之中自有定数”,直到现在很多人还是这样的想法。在溯古君看来,不管是所谓神明,还是不可见的神秘力量,以我们肉眼凡胎看不见,但不得不保持敬畏之心。

整个事件中孰对孰错,恐怕不是人们可以随意猜测推论的。或许正是常人所说的那样“与人为善,与己为恶”,若不是当初对敌人的善良,哪里有日后自己所得到的恶果?

我是溯古君,感谢您的阅读。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兄弟,王世充,李世民,单雄,唐朝,将领,徐茂公,队伍,太子,妻儿,观点评论,王世充,李世民,李密,单雄信,徐茂公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兄弟,王世充,李世民,单雄,唐朝,将领,徐茂公,队伍,太子,妻儿,观点评论,王世充,李世民,李密,单雄信,徐茂公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兄弟,王世充,李世民,单雄,唐朝,将领,徐茂公,队伍,太子,妻儿,观点评论,王世充,李世民,李密,单雄信,徐茂公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