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史记》记载曾遭受质疑,却又一批文物证实其所记西周朝的准确性

《史记》记载曾遭受质疑,却又一批文物证实其所记西周朝的准确性

《史记》是研究先秦史不可或缺的重要文献。

然而,也许是因为太史公的文人情怀,也许是因为太史公在著史是容易意气用事……总之,由于种种原因,人们对《史记》中的诸多记载总是持怀疑态度,或者说是半信半疑,抱一种姑妄说之,姑且听之的心理。

之前,有人怀疑《史记殷本纪》中记载的殷先公先王世系不确。可是,当王国维通过以甲骨卜辞证实了《殷本纪》的可靠性后,这些人又把怀疑的目光转移到《史记周本纪》中关于周先王的世次记载。却仍有不少学者存有疑虑。

由于一直没有有力的物证出现,有相当长时间,关于《史记周本纪》“周先王世系记载不可靠”的说法见诸于各种研究资料。

然而,这一论断,随着陕西省眉县杨家村附近一批文物的发掘,很快就烟消云散了。

眉县的杨家村可是一块宝地,谁也搞不清楚那儿到底埋藏有多少宝贝!

1954年,两件青铜彝方尊、两件青铜彝驹尊从那儿出土。前者铭文记述了西周军队部署情况,后者铭文反映西周畜牧业发展情况。

1972年5月,一件重78.5公斤的大铜鼎在那儿出土,上面镌刻的27字铭文记述了周成王妃姜馈赠土地给贵族臣子的事。时任中科院院长的郭沫若将铭文拓片调去研究,经考释写出重要文章。

1985年,一套完整的青铜打击乐器在那儿出土,里面每三件一组的编钟全部属国家一级文物,编钟上有铭文129字。

印证《史记周本纪》周先王世系记载的文物也在那儿出土,时间是2003年1月19日。

那天下午,杨家村王宁贤、王拉乾、王明贤、王勤宁和张勤辉五位村民正在该村北砖厂的北崖,据地面十多米的半坡上取土。

4时30分左右,王拉乾奋力抡镐挖土,一镐下去,突然出现一个拳头大的洞,往里一望,一片青光!

哎呀!王拉乾不由自主地惊呼了一声。

旁边的王明贤嘟嚷了一句:“挖到死人墓了!”然后上前趴在洞口往里看。

这一看,看到的不是棺材,而是四个大铜鼎,正冒着幽绿幽绿的青光。

王明贤低声叫道:“这东西和电视上宣传《文物法》时的青铜器一样,都是文物。”

大家一听,都丢下了干活的家伙,趴上来围观。

果然是文物!

怎么办?

五人既兴奋,又紧张,兴奋的是发现了文物,紧张的是担心这事被其他人知道,传出去会发生哄抢。

五人商议:这事儿要保密,先由王宁贤上回家打电话通知相关部门,余下四人留守在现场。

商议停当,王宁贤跑回家打电话,傍晚时分,考古研究人员就到了。

当晚,考古专家就拉起电灯展开了抢救性发掘。

地下竟是一个罕见的青铜器窖藏,直径约1.8米、宽约1.4米、高约1米,里面整整齐齐地摆放着27件青铜器物!

令人心跳加速的是,这些器物绝大多数都有铭文!

考古工作者在一个大鼎上轻轻一拭,立即显出了字迹,“唯四十又二年五月既生霸乙卯王在周康穆官王……”

原来,这27件青铜器都铸造于西周晚期、周宣王时代!

通过查点,这批青铜器的所有者属于一个叫“逨”的人,每一件都有铭文,共计4000余字,主要记载的是“单”氏家族(“逨”是“单氏家族”中家族中的第八代人,“单佐”)的历史,同时也列数了西周文、武、成、康、昭、穆、恭、懿、孝、夷、厉和当朝天子宣王11代12王的世系(13位周王中仅余最后一个王——周幽王未在其中)。

负责发掘的文物组长刘怀军欣喜若狂,笑得弯了腰,瘫坐在地上。

这些文物,太珍贵了!

由于这些青铜器中,铭文最长、记录史实最多的是“逨”盘,所以,考古专家统一将之命名为“逨盘”。

逨盘铭文记载单氏家族8代辅佐西周12代周王的功绩,第一次印证了《史记周本纪》所记周先王世系是可靠的。

《史记》不愧是史家经典之作、权威之作、伟大之作!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本纪,史记,质疑,铭文,青铜,先王,西周,世系,研究,文物,观点评论,王宁贤,王世系,杨家村,王拉乾,王明贤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本纪,史记,质疑,铭文,青铜,先王,西周,世系,研究,文物,观点评论,王宁贤,王世系,杨家村,王拉乾,王明贤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本纪,史记,质疑,铭文,青铜,先王,西周,世系,研究,文物,观点评论,王宁贤,王世系,杨家村,王拉乾,王明贤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