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手握精锐的北府军,淝水之战又大败苻坚,谢玄北伐为何没能成功?

手握精锐的北府军,淝水之战又大败苻坚,谢玄北伐为何没能成功?

谢玄当时的北府军虽然是最精锐的部队,但是他北伐的失败,一方面是因为东晋贵族只想偏安一隅,不想打仗;另一方面是“淝水之战”后,谢氏家族功高震主,引来了皇帝的猜忌。谢玄在叔父谢安病逝之后,得不到朝廷的支持,北伐只能中止。

一、淝水之战前,东晋的北伐

在讨论谢玄北伐为什么失败之前,让我们来看一下东晋在“淝水之战”前面的数次北伐。

东晋王朝,是西晋灭国之后,“衣冠南渡”而保存下来的南方汉人政权。司马氏南渡立国之后,这些王公贵族们只想偏安江南,享受士族的生活,并不想发动战争。再加上当时中国的北方已经被胡、羌、鲜卑、匈奴和汉人的“五胡十六国”占据。南渡的东晋实力非常疲软,要想消灭这么多政权再统一天下谈何容易。于是,东晋贵族们更偏向于自保。

不过,虽然东晋的皇帝和贵族们只想偏安一隅,但是那些汉族的臣子们,却一刻都没有放弃过“北伐”收复失地的念头。从公元317年东晋建国始,祖逖就提议北伐,可是皇帝只给予他人数极少的部队。祖逖北伐壮志难酬,最后抑郁而终。到了晋成帝的时候,又有庾亮、庾翼兄弟出来主持北伐,结果竟然遭到朝廷的抑制,不得不作罢。

后来,晋穆帝的时候,终于出现了一个叫桓温的人主持北伐。这一次,桓温讨伐“成汉”取得了成功,那是公元346年。接下来的二十多年中,东晋又于公元349年、352年、354年、356年和358年多次进行“北伐”。其中有三次北伐,都是由当时的权臣桓温主持的。但是,在这几十年的北伐战争中,取得胜利的,一共只有一两次而已。

二、从“淝水之战”看北伐

“淝水之战”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的奇迹,在这一场战役之中,谢玄以东晋的八万精兵对符坚的八十万大部队,而大获成功。首先,应该肯定的是,这是因为谢玄本人有较高的军事作战水平;其次,大家也应该注意到,这一战中有一些机缘巧合,特别是符坚的自负和轻敌,以及对他部卒的“错误估计”。

在这一战中,符坚本人负伤,八十万大军溃散逃亡。当时谢安建议朝廷,继续支持谢玄北伐是正确的主张。因为之前,虽然双方实力悬殊,有一点运气成分,但是此战之后,前秦实打实地损失了七八十万人马。在这种情况下,谢玄的叔父谢安主张继续起兵北伐。

于是,在太元九年(公元384年),东晋任命谢玄为东路指挥,一举收复了兖州、青州、司州、豫州,将黄河以南的疆域全部收归东晋版图。然而就在这个时候,因为谢氏家族在国中功绩太高,声誉日隆,就有奸人出来挑拨,导致谢安与晋孝武帝之间产生了嫌隙。

后来谢安辞职回了故里,两年之后病逝。谢玄北伐的事,也遭到朝臣的坚决反对。理由是北伐的时间旷日持久,国家承受不起。谢玄北伐不成,最后于太元十三年(388年)病逝了。

结语

谢玄北伐失败,根本的原因是:谢氏家族在朝中失势,谢玄在朝中最大的靠山是他的叔父谢安,而谢安才是北伐真正的主导者。但是“淝水之役”大胜后,谢安的声誉日隆,引起了皇帝的警惕。

在谢安掌权之前,桓温就是通过“北伐”来建立起自己威信的,而他最后弄权废掉了当时的皇帝,改立让自己满意的新君——晋简文帝。而谢安、谢玄当时的皇帝就是简文帝之子孝武帝,有了桓温的前车之鉴,孝武帝怎么会不害怕谢氏有弄权的野心呢?

于是,谢玄的北伐,只能无疾而终。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家族,北伐,谢玄,淝水之战,东晋,谢安,皇帝,符坚,精锐,苻坚,观点评论,谢玄,淝水之战,东晋,谢安,符坚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家族,北伐,谢玄,淝水之战,东晋,谢安,皇帝,符坚,精锐,苻坚,观点评论,谢玄,淝水之战,东晋,谢安,符坚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家族,北伐,谢玄,淝水之战,东晋,谢安,皇帝,符坚,精锐,苻坚,观点评论,谢玄,淝水之战,东晋,谢安,符坚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