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唐代“朝会”礼仪隆重,浅析其在用乐上,有哪些讲究?

唐代“朝会”礼仪隆重,浅析其在用乐上,有哪些讲究?

朝会制度以彰显国力强威,皇权至高无上,展示隆重礼仪为主,在中国古代政治生活中颇具特色。

它是君主专制政治的集中表现,又与自古以来的礼仪文化紧密相联,不仅深度还原了封建帝王朝政生活,又全面展示了宫廷礼仪文化。

郑玄注:“朝,犹会也。”朝会,最初是指人们聚会相见,会面双方等级身份可以是平级相见,也包括长幼尊卑相见。后来逐步发展成为群臣觐见君主。

“朝会”,通常指“上朝”,分为两个部分:朝仪和朝贺,是中国古代宫廷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朝会的庆典礼仪又被称为朝贺礼,作为一种朝会的派生庆贺活动,其礼仪隆重,规模宏大,礼节繁杂。

即皇帝在元旦及冬至或诞节等喜庆重大节日亲去正殿接受王公大臣、文武百官、外国使者的参拜与朝贺,成为朝廷的重要庆典活动。

《周礼》五礼体系中,朝会划分为宾礼,西周分封制下,朝觐天子是诸侯必不可少的一项任务,后世朝仪多采周之宾礼也。

秦代以来,中央集权加强,朝贺礼更具有其时代特色,更有“朝贺皆自十月朔”一说。

汉初,叔孙通详细制定了汉家朝会礼仪,其仪威严震慑,东汉时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规范具体:“每岁首正月,为大朝受贺”。

魏晋南北朝时期,沿革之前朝代的岁首朝贺,在此基础上,冬至日举行朝会有明确记载。

唐代是朝会制度的集大成时期,其仪式制度相当完备,《大唐开元礼》及《通典》均将大朝会划分为嘉礼,属于五礼中的嘉礼部分。

唐代朝贺礼对于朝仪的举行地点、礼仪流程、朝参班序、具体礼数、用乐等级规格有着详细的规定。

以朝贺皇帝为主要内容,按照举行时间划分,唐代的朝贺包括包括:元旦朝贺、冬至朝贺、千秋节诞辰朝贺以及五月朔朝贺。

因五月朔朝贺仪式规模较小,始于德宗止于宪宗,时断时续且不常举行,用乐记载尚不明确,因此在本文中不展开赘述。

在中国古代,“元旦”指新年的第一天,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春节。

唐代的元旦朝会在大朝会中占据重要地位,其礼数规格往往高于其他朝会。

因为封建统治者将其视作新年的伊始,是一年中最有意义的佳节良辰,寄予着对朝政稳定、国泰民安的美好期愿,因此举行规模之盛大且意义非凡。

元旦朝会因其规模宏大,通常是在正殿举行,但根据有关史料记载来看,皇帝真正亲殿接受朝贺的地点是在太极殿,随后由于政治中枢的转移,此后将其举行地点改为大明宫宫殿内。

冬至,伏以十四日冬至,一阳初生,万物潜动,为二十四节气中最重要的节气,自古圣明君主都将此日朝万国。

唐代冬至朝会较之前魏晋南北朝时期有所变化,因冬至日常与吉礼中祀圜丘相冲突。

《唐会要》中明确记载:“其日亦祀圜丘,令摄官行事,质明既毕,日出视朝,国家以来,更无改易。缘新修条格将毕,其日祀圜丘,遂改用立冬日受朝”。

因此,冬至朝会一度还曾被立冬朝会所取代。

玄宗时期改为立冬日举行,一直到德宗时期,朝会举行时间并不固定。

杜佑《通典》一书将朝贺礼分为:皇帝正至受皇太子朝贺、皇帝正至受群臣朝贺、皇后正至受外命妇朝贺、皇太子元正冬至受群臣等。

元旦朝会与冬至朝会安全宿卫设置、礼仪陈设与规范,用乐形式与规格等基本相似。

正至朝会参朝人员众多,规模宏大,礼仪繁多,宿卫与仪仗队更加庞大庄严,乐悬设置也更有考究。

《通典皇帝正至受群臣朝贺》中记载:“前一日……太乐令展宫悬於殿庭,设麾於殿上西阶之西,东向,一位於乐悬东南,西向。鼓吹令分置十二案於建鼓之外”。

盛大的朝贺庆典活动要提前着手做好准备工作,朝贺前一日,尚舍在太极殿设皇帝御用帷帐,守宫宫人设置群官客使者的帷帐。

太乐命人布置宫悬乐器架,鼓吹署命十二案于建鼓之外。一切井然有序地进行。

“其日,群官、诸亲、客使集朝堂,皆就次各服其服……侍中版奏:‘外办。’皇帝服衮冕,(冬至则服通天冠,绛纱袍。)御舆以出,曲直华盖警跸侍卫如常仪。

皇帝将出,仗动,太乐令令撞黄锺之钟,右五种皆应,协律郎俯伏,举麾,鼓柷,奏太和之乐,以姑洗之均,鼓吹振作。

皇帝出自西房,即御座南向坐。符宝郎奉宝置於御座如常。协律郎偃麾,戛敔,乐止。通事舍人引公王以下及诸方客使等一次入就位。

公初之门,舒和之乐作,公至位,乐止……侍中前跪奏称:"侍中臣某言,礼毕。"俯伏,兴,还侍位。

皇帝兴,太乐令令撞蕤宾之钟,左五种皆应,奏太和之乐,鼓吹振作。皇帝降座,御舆入自东房,侍卫警跸如来仪。侍臣从至閤,乐止。通事舍人引东西面位者一次出”。

到了举行朝会的这一天,群朝百官诸亲客使着其服集结朝堂,皇帝穿戴衮冕(冬至日戴通天冠穿绛纱袍)出入之时,太乐分别令乐工撞黄钟之钟和蕤宾之钟,且左右五种皆应,所奏之乐为太和之乐,且鼓吹振作。

王公大臣也在通事舍人的引导下快速至位。王公登殿祝贺过程中,根据记载所奏舒和之乐,共乐作乐止四次。

所奏之乐性质定义为仪式音乐,其音乐形式象征身份的尊贵,作为一种仪式感的体现。

在朝会庆典仪式结束之后,还要举行大型宴享活动。大型享乐宴会中,必有歌舞音乐相伴。

其仪如下:《通典皇帝正至受群臣朝贺》中记载:“朝讫,太乐令设登歌於殿上,引二舞入立於悬南……

殿中监取爵奉进,近臣递进。皇帝举酒,休和之乐作,群官、客使等上下皆舞蹈三,称万岁。

皇帝举酒讫,殿中监进受虚爵以授尚食奉御,奉御受爵复於坫,乐止……觞行三周,尚食奉御进御食……群官、客使等上下皆就座,俯伏,坐。

皇帝乃饭,休和之乐作,群官、客使等上下俱饭;御食毕,乐止。会毕……若设九部乐,则去乐悬,无警跸。太乐令帅九部伎立於左右延明门外,群官初唱万岁,太乐令即引九部伎声作而入,各就座,以次作如式”。

上述可知:宴会开始前,太乐令在殿上安设登歌、二舞乐队进入,站在乐器架南边。尚舍提前安排群官上殿者的座位。皇帝从西房出就坐御座后,王公、客使等依次就座。

殿中监把提前尚食斟好的爵酒放到皇帝面前,皇帝举起酒杯,乐队奏休和之乐,在位的群官客使皆舞蹈,三次高喊万岁。

待皇帝饮完酒,殿中监上前接下空爵并递给尚食,音乐停止。这时,群臣百官们纷纷借酒向皇帝祝贺,聊表自己的忠心,皇帝在歌舞音乐中赐酒。

酒过三巡,尚食又为皇帝奉旨进献御食,此时乐队奏休和之乐,皇帝进食完毕后,音乐停止。

宴会结束后没有侍卫警戒,设置九部乐,去除乐悬,太乐令率领九部伎乐工在延明门外,当百官第一次高呼万岁时,太乐令就引着乐工奏乐而进。

皇帝千秋节朝会,也通常被称为皇帝诞辰朝会,主要是为在位皇帝举行的诞辰庆贺仪式活动,秦蕙田《五礼通考》中曾提到:“圣节朝贺始于唐时玄宗,以后其礼旋废”。

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唐代皇帝诞辰受朝贺开始于唐玄宗时期,且玄宗将其生日这天定为“千秋节”。

大摆筵席接受群臣百官的朝贺在我国是首创,主要目的是通过举行盛大的诞辰朝贺活动来加强君主的威望,提升个人在臣民心目中的形象。

根据有关史料记载,朝贺举行的前三天,有关负责朝仪的各官员需要提前准备朝贺时所需的物品。

皇帝千秋节举行朝会的地点通常是在兴庆宫中。

其仪规模盛大,有严格的礼数规定,且举行仪式步骤大体如同元日冬至朝会。

《新唐书礼乐志》中记载:“玄宗又尝以马百匹,盛饰分左右,施三重榻,舞《倾杯》数十曲,壮士举榻,马不动。

乐工少年姿秀者十数人,衣黄衫、文玉带,立左右。每千秋节,舞于勤政楼下,后赐宴设酺,亦会勤政楼。

其日未明,金吾引驾骑,北衙四军陈设,列旗帜,被金甲、短后绣袍。太常卿引雅乐,每部数十人,间以胡夷之技。内闲厩使引戏马。

五坊使引象、犀,入场拜舞。宫人数百衣锦绣衣,出帷中,击雷鼓,奏《小破阵乐》,岁以为常”。

由此可知:千秋节朝贺这一天,仪仗陈列队相当壮观,整个庆典活动空前绝后,玄宗曾用百匹马,盛装分为左右,规定内闲厩使引着马,五坊使引象、犀入场在勤政楼下跳《倾杯舞》数十曲。

太常卿引导年轻俊秀的乐工组成雅乐队,每部数十人,其中参杂着胡人的技艺。

数百名宫女穿锦绣衣裳从帷帐中出来,敲击雷鼓,表演《小破阵乐》。

不难看出,玄宗本人对其千秋诞辰朝贺的重视,作为一名精通音律,酷爱音乐的帝王,他将音乐、歌舞与朝贺庆典活动融为一体,不仅反映出庆贺宴会活动的音乐性功能,也代表着唐代音乐文化发展到历史的鼎盛时期。

综上所述:唐代朝贺礼有一套完备的礼仪流程,皇帝朝贺礼作为中心,其用乐仪式也有严格的规程。

“元正、冬至大朝会,迎送皇帝用《太和》,迎送王、公用《舒和》,群臣上寿用《休和》,皇帝举酒登歌用《昭和》”。

礼与乐相结合,营造了一种皇权为尊,庄严肃穆的气氛。

受大唐文化影响,唐代万国朝贺场面之盛大,更有诗曰:“大国礼乐备,万邦朝元正”。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朝贺,礼仪,群臣,生活,贺礼,时期,浅析,皇帝,唐代,乐止,观点评论,朝会,皇帝,群官,冬至,玄宗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朝贺,礼仪,群臣,生活,贺礼,时期,浅析,皇帝,唐代,乐止,观点评论,朝会,皇帝,群官,冬至,玄宗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朝贺,礼仪,群臣,生活,贺礼,时期,浅析,皇帝,唐代,乐止,观点评论,朝会,皇帝,群官,冬至,玄宗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