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群臣辞官还乡,唯独漏掉的一人15年后篡位称帝
自古当朝皇帝,要想稳坐王位,免不了流血和牺牲,而他们在拿下王位,掌控大权之后,仍是过得不安心,总担心有人要夺走他的一切,毕竟他自己深知,这一切他是怎么拿到手的,自然也会担心别人故技重施干掉自己,所以身处高位的帝王们,始终都是提心吊胆,疑心病甚重,总怀疑别人觊觎自己的王位。
在历史的年轮里,那些争权夺利的历史,几乎被世人所淡忘,留下的就是寥寥数语。避免造成不好的影响,从而误导世人,避免大家产生“要想成功,要想上位,必须要不择手段”这一观点。而今天我们要讲的这个历史人物是关于一代帝王赵匡胤的故事。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群臣辞官还乡,唯独漏掉的一人15年后篡位称帝。
每当帝王建立新的朝代,新的制度的时候,为了避免一些功臣功高盖主,从而威胁到他自身的地位,帝王们都会借机杀掉那些人,但是有一个人,却不是这样的,他便是赵匡胤,宋朝的太祖。他是通过陈桥事变,由手下的人为他建立的宋朝王国,这才结束了五代十国混乱的场面。
能当上皇帝的除了阴谋算计,当然,一般都是有能力的,有领军之才的人,比如朱元璋,再比如赵匡胤。帝王对手握兵权的人向来都是忌惮的,且戒备心极重。因此为了能够消除隐患,赵匡胤就设计了一场“好戏”,后人管其叫杯酒释兵权。这是赵匡胤为了稳固自己的地位而相处的对策,无疑,这个方法是极好的,但是,他却唯独忽视了一个人。而偏偏正是这个人抢了他的皇位,最终让他的努力付诸东流。
五代十国是个比较敏感的时期,那个时候,武将权利过大,就会有造法夺权的风险,所以说,武将手握的权利如果太大,那么就会引起帝王的杀心和起疑,因此,赵匡胤就想到个除去部下兵权的想法,但是却不能直接拿回兵权,处理不好,就会引起部下的不满,从而引起叛变,因此在长时间的反复思考之后,终究他开始实施了自己的计划。
在公元961年的某一天,赵匡胤假借喝酒之名,邀请了众多手握兵权的人,在喝到一半的时候,装着醉酒之名,开始哭诉自己王位做的不安心,担心自己的皇位被夺走。其实说到这,部下也就能明白此次酒会的目的了,当即表明了自己的忠心。但是赵匡胤当然还是不满足的,他的目的可不是听到这些口头承诺的,这时有人问,如何才能打消他的疑心?赵匡胤委婉的表达,希望大家自己交出兵权,且辞官还乡。
部下们虽有百般不愿,但是为了保全性命,也只得答应。第二天,他们便纷纷交出了兵权,且辞官还乡,然而,尽管感觉似乎高枕无忧了,但是他的弟弟权利却越来越大,赵匡胤不仅一直扶持自己的弟弟,而且没有任何的戒备之心,最后导致,他弟弟的权利居然盖过一朝宰相。当然可想而知,在15年后他的这位弟弟杀了他,自己当了皇帝,这就是当时的“斧声逐影”事件。
可见,皇位的诱惑是多么大,竟比兄弟之情还要大,历史上,兄弟反目成仇,自相残杀的案例数不胜数,权利和地位向来都是争夺的重心,不安于现状,不甘于平庸,也就慢慢的造就了不断流血,战役不断的情况,虽然痛心疾首,但是社会、历史就是这样,只有身处在最高位,成为主宰世界的人,才能满足他们肆意扩大的野心。
哪怕放到现如今,这种类似的情况依旧是很多的,所以说,一切罪恶的源头,终究还是在自己的身上,如果你的欲望得不到满足,那么就会不断的扩张,历史总是残酷的,自己努力拼搏夺回来的东西,稍有不慎,就会成为被人的囊中之物,其实,有时候,如果我们能控制住自己的内心,其实安然度过百年也是很简单的事情,但终究,情势所迫,身不由己,所处的环境以及压抑不住的野心,是无法根除的,这才是最让人觉得悲哀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