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统十四年,明英宗朱祁镇御驾亲征,结果被瓦剌俘虏。为了不受瓦剌的威胁,于谦等大臣决定,拥立郕王朱祁钰登基。而朱祁钰当上皇帝,结局是有好有坏。
好的是在他的带领下,瓦剌被击退,国家保住了。坏的是他与朱祁镇彻底决裂,病逝后被废掉了帝号。如果他没做这个皇帝,可能就不会有后来的悲剧。可如果不是他当皇帝,明朝也许早已岌岌可危。
那么当初于谦等人,为何要选择拥立朱祁钰呢?朱祁镇明明有儿子,为何他被俘后,不让朱见深直接登基,郕王与于谦辅政呢?
之所以没有这样做,是因为让朱见深登基,是完全行不通的,对内对外都没有好处。那有人会说了,朱见深是朱祁镇长子,本来就是名正言顺的继承人,为什么现在又不让他即位了?
我们先来说对外好了。也先之所以不杀朱祁镇,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瓦剌存在内乱,也先要为自己留条后路,因此不能彻底得罪明朝。第二就是想留朱祁镇为人质,趁机向明朝索要好处。
既然要留人质,那么人质的身份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拥立朱见深登基,那瓦剌的人质,就是明朝新帝的亲生父亲。这时候瓦剌提出要求,群臣就只能照办。不然的话,不仅会为朱见深扣上“不孝”的帽子,将来等朱见深长大,也不会放过这些大臣。
相反立朱祁钰的话,朱祁镇的价值就低得多了。朝廷完全可以不管瓦剌的要求,到时候瓦剌便无计可施。事实也确实如此,朱祁钰登基后,拒绝了瓦剌所有要求,最终瓦剌没有办法,只好主动求和,将朱祁镇放了回去。
现在我们再来看对内。
首先就是主少国疑的问题,当时朱见深才两岁,是不可能主持大局的。瓦剌来势汹汹,本来就导致人心惶惶,如果拥立一个两岁的孩子登基,人心就更不可能安定了。
当然可以让郕王与于谦辅政,这样一来,就解决了朱见深不能主政的问题。这就是我要说的第二点。如果让于谦辅政,其余大臣会不会服气。
朱见深无法做主,那事事就要辅政大臣说了算,于谦当时只是个兵部侍郎(兵部尚书还是朱祁钰登基后,才给他升的),突然就给他这么大的权力,其余大臣会怎么想。
他们肯定会怀疑,于谦是否有私心,他会不会挟持天子,把权力都握在手上。一旦他们有这样的想法,那将会是很可怕的事情。国家危难之时,最紧要的是上下一心,可如果他们这样想,心就不齐了。
心一旦不齐的话,就没法团结一致向外,有些野心勃勃的人,会趁机诬陷于谦,甚至是直接谋反。假如瓦剌再趁机打过来,对于明朝来说,将会产生致命的危险。
那又有人说了,不是还有郕王吗,朱祁钰肯定能制衡于谦。但谁又能保证,朱祁钰不会有自己的小心思呢。毕竟朱祁镇出征前,已经安排让朱祁钰监国了。
如果群臣拥立了朱见深登基,那么朱祁钰可能会想,明明哥哥让自己监国,可群臣却拥立小孩子登基,朱祁钰是否会甘心。如果他不甘心,后果将会十分严重。
还有就是,如果朱祁钰登基,那于谦就相当于他的手下,派他去打瓦剌,赢了功劳也会归于自己。可朱见深登基的话,朱祁钰就等于和于谦平起平坐,于谦既有权力又有战功,朱祁钰会愿意吗?
最后,即使在郕王和于谦的辅佐下,成功保卫了明朝,但朱见深是否会感谢他们。等朱见深渐渐长大,就会明白二人功高盖主,如此一来,矛盾还是会爆发。
由此可见,如果拥立朱见深登基,那产生的问题是很多的。这些方面,于谦等人肯定早就想到了,毕竟不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他们是不敢放着太子不立,反而拥立一个王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