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市昌平区卫星城西北方,有一座万娘坟,作为明十三陵的古迹之一,它已经跨越了整整五百年的历史,如今,它依旧以高傲姿态屹立在此,和村民们一起看日升暮落,历风云变迁——这里的村民同样是曾经看守这座坟茔的坟户的后代。
墓主人是谁?影视剧中,她是宠冠后宫的雍容贵妃,话本子中,她是迷惑人心的蛇蝎美人,不论是在《成化十四年》还是《龙门客栈》中,都有她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个独占恩宠几十年,在后宫作威作福的女人,多年如一日地牢牢占据着明宪宗的宠爱,她就是万贵妃。
成化二十三年,58岁的万贵妃病逝,小她17岁的明宪宗悲痛欲绝,仰天长叹:“贞儿已走,我命不久矣!”
隔年,明宪宗追随万贵妃万贞儿而去,他们这一段跨越年龄,跨越阶级的恋情也成为千古佳话,时人无不为之垂泪。
然而,几百年后,这段佳话的女主角万贞儿却被塑造成一个十恶不赦、罄竹难书的恶毒妇人,她的形象在清朝人编撰的《明史》中一落千丈,因着《明史》的流传度和完整度,万贵妃万贞儿也逐渐成为魅惑君上的“狐狸精”。
直至今日,在各大影视剧中,万贵妃依旧是清一色的恶妇形象。
那么,一个比明宪宗大17岁却能独占恩宠23年的女人,她在历史上的真实形象究竟如何呢?
一、掖庭宫女出身,和宪宗生死与共
和历朝历代的传统贵妃不同,万贵妃万贞儿的出身很普通,既无家缠万贯也无家族背书,万贞儿四岁那年,父亲犯法被流放边疆,她也被贬为奴隶充入掖庭。
四岁,正是爹疼娘爱的年纪,可四岁的万贞儿却要早早地面对宫中的尔虞我诈和万般艰辛,为了寻得一方安身之地,其中辛苦自不必说。
但万贞儿从小便乖巧懂事,懂得察言观色,很快便得到了孙太后的喜爱,孙太后便是明宪宗朱见深的奶奶。
1449年,土木堡之变,明英宗朱祁镇御驾亲征结果被俘,瓦剌大军剑指京城,京内兵力不足,人心惶惶,明朝一夕之间陷入风雨飘摇的亡国之际,就在此时,兵部侍郎于谦竭力主战,为了稳定军心,大臣们拥立朱祁镇唯一的弟弟朱祁钰登基,将朱祁镇长子朱见深立为皇太子。
而此时的朱见深不过两岁。
国难当头,让一个两岁的孩子登基显然不合时宜,谁都知道朱祁钰这个皇位就是临时顶缸,朱祁钰也和孙太后立下君子协议,等北京保卫战胜利后便将皇位还回。
可人心是会变的,当初的朱祁钰被逼登基,现在的朱祁钰起了异心,北京保卫战胜利后,朱祁钰不仅没有将被囚禁在瓦剌大军中的朱祁镇接回,甚至在一年后朱祁镇历经千辛万苦,九死一生地回到京城后,朱祁钰还将哥哥家大大小小一干人等全部幽禁在南宫,明摆着不想把皇位让出来了。
可怜明英宗才出虎穴又入狼窝,更可怜的是明英宗才两岁的长子朱见深,作为皇太子,他并没有和朱祁镇一起住在南宫。
那这期间,是谁在照料他呢?是万贞儿。
孙太后将朱见深全权托付给万贞儿,嘱咐万贞儿不仅要照顾好朱见深的衣食住行,更要保住他的一条小命。
而此时的万贞儿也不过才19岁,孙太后能将这种大事交由她,也正是基于信任和赏识,而万贞儿也不负众望,将未来的小皇帝照顾得妥妥帖帖。
可叔叔朱祁钰坐不住了,皇太子朱见深始终让朱祁钰如鲠在喉,1452年,朱祁钰废了朱见深,改立自己儿子为皇太子。
曾经贵为皇储,如今沦为囚徒,朱见深的处境更加艰难,朱祁钰对他这个心头大患一直耿耿于怀,总想找机会除掉他。
一年后,朱祁钰自己的儿子早夭,朱祁钰深受打击,朝野流言四起,大臣们一致上疏要求复立朱见深为皇太子。
朱祁钰恼羞成怒,驳回了所有奏折,可暗流涌动,朱祁钰的皇位来得名不顺言不正,不符合儒家礼制,还是不断有大臣上书。
而这宫廷里的滔天巨浪一点也拍不到朱见深的身上,这个只有几岁的幼童还懵懂不知,他只是有些奇怪,为什么太监宫女们见到他都避之不及。
但他知道,万贞儿始终在他身边,她如母如姐,她不嫌弃他口吃,她将稀缺的吃食都省给他吃,在那段不堪回首的岁月里,只有万贞儿一直陪伴着朱见深,给予他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始终如一的陪伴。
在朱见深的心里,万贞儿的地位远远超过生母。
1457年夺门之变后,10岁的朱见深被复立为皇太子,这一年也是他和万贞儿患难与共的第8个年头,在经历了那段黑暗、屈辱、担惊受怕、寄人篱下的日子后,两人早已形成了紧密的关系。
二、独宠后宫多年,宪宗为她废皇后
1464年,明英宗病逝,朱见深即位。
早在明英宗在世之时,他便知晓朱见深想立万贞儿为后,可万贞儿是宫女出身,还年长朱见深17岁,和朱见深的生母同岁,明英宗绝不会允许大明皇后是万贞儿。
因此,他在临终之际留下遗言,立吴氏为后。
父母之命不可违背,朱见深不情不愿地让吴氏做皇后,但也趁机将万贞儿封为万妃。
一个是按头迎娶,一个是同生共死,孰轻孰重一看便知,帝后大婚当天,朱见深便撇下貌美的吴皇后,一头扎进万妃的寝宫。
史书记载万贞儿并没有沉鱼落雁之姿,相反,她体态臃肿,貌似男子,而这样一个徐娘半老又容貌普通的女子,究竟有什么本事能将朱见深迷得神魂颠倒?
吴皇后也想不明白,但她想立立威风,她找了个由头杖责了万妃。
这一顿杖责,让吴皇后痛失皇后宝座,朱见深得知此事,以“皇后举止轻佻”为由执意废后,可怜吴皇后才称后一个月便被废黜,家人也因此受到牵连,本来朱见深还想趁机扶万妃为后,但周太后到死都没有答应,朱见深只好作罢,改立王氏为后。
王皇后吸取经验教训,处处谨慎,明哲保身,不敢与万妃发生一点冲突,万妃俨然是后宫的无冕之后。
万贵妃声名远扬,就连周太后都对儿子的专情感到疑惑,不止一次问到:“她既不貌美,又不曾生育,何德何能受你如此恩宠?”
朱见深只是淡淡回到:“只有她能安抚于我。”
安抚我的迷茫,安抚我的暴躁,安抚我的不安,只有她能在困境中陪伴我,那段黑暗的岁月她陪我熬过来了,如今前路光明灿烂,该换我来安抚她陪伴她了。
成化二年,万妃生下朱见深的长子,朱见深大喜,封万贞儿为贵妃,昭告天下,祷告诸神,敬告山川,要将皇长子立为皇储。
可惜皇子命薄,不久便夭折了,自此后万妃再无生育。
尽管如此,万贵妃依旧独占恩宠23年,她虽然至死都是贵妃,却一直享受着远超皇后的待遇,直至她57岁因病逝世。
万贞儿去世后,正值壮年的明宪宗朱见深也在隔年驾鹤西去,他一生颠沛,半生流离,爱着万贞儿的心却始终没有变过。
如果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那就让我用一生来向你表白。
独宠后宫23年的万贵妃死了,可有关万贵妃的风言风语,却在她死后甚嚣尘上。
三、身后骂名不断,记载真实性存疑
《明史》记载,万贞儿因为自己不能生育,就强迫怀有明宪宗骨肉的宫妃宫女们堕胎,甚至毒杀了明孝宗的母亲纪妃。
这一段描述生动具体,不由得让人信以为真,但实际上,在《明宪宗实录》里,是没有这些耸人听闻的说辞的。
而万贵妃的这些恶名,不过是《明史》的编者结合了《明实录》和野史,自己添油加醋强安在万贵妃头上的。
也不怪后人怀疑万贵妃,朱见深早年少子,仅有两个皇子,而这段时期的万贵妃尚有生育机会,她毒杀皇嗣以求地位稳固早生皇储,也不是没有可能。
但仔细想想,此时周太后还健在,周太后本来就看万贞儿不顺眼,又是个性格彪悍的女强人,毒害皇嗣乃是动摇国本的大事,周太后会袖手旁观吗?
明宪宗时期的明朝,文官势力庞大,个个直言进谏不畏生死,如果万贞儿真的做了这些事情,大臣们一定不会放过她。
说万贞儿毒害了后来继位的明孝宗之母纪氏,那更是不可能,单看明孝宗的态度就知道了。
虽然明孝宗因父亲明宪宗独宠万妃,冷落了自己的生母纪妃而对万贞儿有所记恨,也在组织编撰《明宪宗实录》的时候,拐弯抹角地骂了万贞儿,但在弘治十年,明孝宗还是大加封赏万家。如果明孝宗生母被万贵妃所杀,他会放过万贵妃的家人吗?
更何况,最根本的问题在于,万贞儿根本不需要做这些事情,她能够稳坐后宫,长盛不衰,其根源是她与明宪宗患难与共培养的牢不可摧的感情基础,她不需要争宠,她本身就是宠爱的代名词。
明孝宗虽然对万贞儿多有微词,却也保留了明宪宗评价万贞儿“柔明专静……冠德于后宫”的评价,也算是为万贞儿正了名。
而万贞儿之所以被后世如此抹黑,不过是因为她年长朱见深17岁,不过是因为朱见深因过于宠爱她而废了吴皇后。
结语
万贞儿宫女出身却让朱见深在位23年便宠了她23年,这在封建社会是少有的,万贞儿无疑是幸运的,她和朱见深的爱情逾越了年龄的差异和容颜的衰颓,得以成就一段佳话。
朱见深的前半生跌宕起伏,起起落落,在那些黑暗的日子里,只有万贞儿不离不弃,万贞儿对他来说,不只是照顾起居的宫女,更是最了解他的朋友,最倾心倾力的长姐,是他疲惫时可以安心栖居的港湾,是他惊慌时可以放心躲避的巢穴。
他与万贞儿从来不是什么皇帝和宫妃,陪伴、呵护、支持、鼓励,这些让朱见深对万贞儿的感情逐渐倾斜于男女之情,让九五之尊得以一生一世,只此一人。
而万贞儿此人,也许是十恶不赦的恶女,也许是迷惑君主的妖怪,也许是心如蛇蝎的毒妇,但她用无微不至的照顾和始终如一的陪伴换来朱见深终其一生的爱,她是幸运的,更是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