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惟庸是中国最后一个丞相,众所周知,丞相之位万人之上,一人之下,而胡惟庸竟落得被判处死刑的下场。胡惟庸的死到底是罪有应得还是政治的牺牲品?这个问题从明朝往后一直是众说纷纭。
就胡惟庸案来说,胡惟庸是大明初代权利盖天的大臣,他最后落得一个悲惨的下场,其实不该只从他自身上看问题,应该跳脱他自身的狭小范围,纵横观看明朝初期第一宰相,来探究胡惟庸究竟是好是坏。
在明朝,丞相算得上是一门高危职业,不只是胡惟庸,还有五名宰相都获罪名,只不过胡惟庸是下场最惨的宰相。胡惟庸案以胡惟庸贪污被处死打下句号,要知道胡惟庸贪污的年份久达7年,七年间朱元璋任胡惟庸胡作非为,为何在7年后才选择把胡惟庸杀掉呢?
大明宰相胡惟庸
公元1370年,杨宪被提拔为中书左丞,杨宪因此成为中书省掌握实权的人。还没坐稳中书左丞位置的杨宪当时大张旗鼓地把矛头直指中书右丞李善长,两人经常在中书省明枪暗箭。
李宪这样激进的作风被朱元璋看在眼里,朱元璋对自己的皇权是十分地看重,所以就在杨宪被提拔为中书左丞没几天就被朱元璋以营私舞弊给杀了,杨宪被杀后朱元璋看中了胡惟庸的才能,将其选拔为下一任宰相。
当时李宪被处死后,中书左丞的位置一直空着,朱元璋和刘伯温商讨中书省应该改组,由中书省左丞和中书省右丞合并为一个宰相。朱元璋又问刘伯温该选举谁来当宰相,当时有三位人选一是身为中书省右丞的李善长、挂名的中书省左丞徐达和李善长的学生胡惟庸。
胡惟庸刚开始进入朝廷是文员,他一开始只是个基层官职,因为他不缺聪明才智,并且他又懂如何讨朱元璋欢心,所以他的上升速度非常的快。除了掌握讨皇上欢心的政道,胡惟庸还深知站对党羽的重要性。
当刘伯温听到朱元璋想把胡惟庸选拔为宰相时曾说胡惟庸虽然拥有才干,但是为人不会自我约束,要是把他选为宰相,日后定会翻车。但是朱元璋心里确实早就把胡惟庸当成了宰相,他问刘伯温什么人适合当宰相也只是走一个过程。
日渐猖獗
当上宰相的胡惟庸勤恳工作,他的政务处理能力在此刻得到了充分的展现,这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感受把胡惟庸捧在高处,安分守己了几年的胡惟庸开始暴露自己的人本性,他开始变得很独裁。
下面官员呈送给皇上的奏折一定要先经过胡惟庸过目,只要在里面发现有弹劾自己的奏折,胡惟庸就暗自扣下。下面官员写给皇上的工作报告,胡惟庸也一定要全部查看,发现有说自己不好之处的,他会擅自修改。
胡惟庸这种猖狂的行为无疑是把自己的位置立在朱元璋身上,当时的朱元璋虽然处在中年时期,但他依旧精明能干,胡惟庸所做的事他也是全部知晓,但他并未对胡惟庸做出什么警告之类的处罚,反而是任之为之。
这就是像被默许一般,胡惟庸也更加得过分,他开始靠着宰相的位置贪污徇私、结党谋权。朝廷里想要获得官职的,或者是升官的,就会给胡惟庸送礼,后加入胡惟庸的政党队伍中,听命于胡惟庸,为胡惟庸办事。
胡惟庸在得知刘伯温病重之时,派人去看望刘伯温,要知道刘伯温跟胡惟庸为两个不同政党的人,况且胡惟庸把刘伯温跟朱元璋说自己不适合当宰相之事记恨在心,所以胡惟庸打着看望刘伯温的旗号,实则派人给刘伯温在药中下毒。
刘伯温死后胡惟庸感觉自己把路上的绊脚石全部清理干净了。这时跟随、吹捧胡惟庸的人越来越多,甚至有人编出了胡惟庸天生宰相命、命里自带吉星等话术来吹捧他,胡惟庸也日渐迷失在谎言里。
胆大包天
在感受到底下人对他的追捧后,他日渐觉得一个明朝宰相满足不了他的野心,他开始起了起兵造反的心思。李善长、魏文进、陈宁等朝廷重要官员是他首先要拉拢的第一批心腹,这些官员除了是朝廷要臣外,大多都对朱元璋心存芥蒂。
当时胡惟庸拉拢的人占据了朝廷三分之一的大臣,其中不少文官武将,所以只要胡惟庸一声令下,那么造反一事即刻爆发。胡惟庸还觉得这天下要改姓胡,只是朝廷大臣还不够,他还秘密接边境的倭寇和北原的势力,想要借助他们的兵力。
还没等胡惟庸发起攻击,他就开始了自爆。当时胡惟庸的儿子在京城集市上酒驾意外摔死,得知儿子惨死的消息,他十分地心痛于是私自下令把马夫处死,他并未经过当时的相关部门就暗自使用私刑处死马夫。
因为之前他没经过朱元璋及相关部门的同意,所做的事多到数不清,所以他也以为这次处死马夫也只是一件不起眼的小事。但朱元璋并不打算对胡惟庸的做法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他把胡惟庸叫到跟前询问事情的经过。
朱元璋在得知事情的真相后,以胡惟庸无辜杀人应当杀人偿命为由对胡惟庸作出了惩罚。不止如此,朱元璋在胡惟庸面前细数这几年胡惟庸所做的贪污徇私之事,一条条罪状出现在面前,让胡惟庸明白自己此时是不死也得死。
小结:
常言道伴君如伴虎,胡惟庸案很大的程度是胡惟庸自身对于权势的无止境的贪欲,当年的胡惟庸案处死的原因并未只有胡惟庸自己作死,当时涉案人员多达3万人,这三万人都被朱元璋处死,无一幸免。
其实胡惟庸案表面上看来只是一个处死贪官的案件,实质上胡惟庸是皇权跟相权的牺牲品,朱元璋想加强皇权废除相权,胡惟庸案便是最完美的理由,这也是朱元璋放任胡惟庸在自己眼皮子底下贪污受贿、结党营私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