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徐辉祖:扬家父之烈,尽忠臣之责,徐达的长子,让朱棣又爱又恨

徐辉祖:扬家父之烈,尽忠臣之责,徐达的长子,让朱棣又爱又恨

在明朝的开国功臣中,有这样一对特殊的父子,那就是徐达与其长子徐辉祖。这对父子上报国家,下安黎民,为明朝的建立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因此深受明太祖朱元璋,建文帝朱允炆,明成祖朱棣,两代三位皇帝的青睐。

特别是徐辉祖,更是让明成祖朱棣又爱又恨,只可惜徐辉祖效忠的是建文帝朱允炆。

即使是在靖难之役建文帝战败之后,徐辉祖被朱棣俘虏了,他心里想的还是效忠建文帝,誓死不降朱棣。

朱棣爱惜徐辉祖的才能,不忍杀他,最终将徐辉祖圈禁至死,一代名臣落得这般下场,让人唏嘘不已。

那么徐辉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为什么说他让朱棣又爱又恨呢?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位建文帝最后的忠臣,徐辉祖。

一,大明第一功臣长子,文武双全

徐辉祖的父亲徐达,自幼就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发小,跟随朱元璋起兵反元,为明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史学界主流的说法,徐达明朝开国第一功臣,这一点不为过,因为朱元璋曾亲自对着文武百官评价徐达说:“破虏平蛮,功贯古今人第一;出将入相,才兼文武世无双。”

虽说是大明第一功臣,但是徐达从不居功自傲,还多次推辞了朱元璋的各种赏赐。虽说官居一品,又被封为魏国公,但是徐达严于律己,甚至全家老小十余口都是挤在老宅子里。

不光如此,徐达还严教于自己的子女,不光教他们文韬武略,还教他们忠君爱国。身为长子的徐辉祖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长大成人。

徐辉祖原名叫徐允恭,古代臣子的姓名要避皇帝的讳的,因此后来朱允炆登基成了建文帝后,徐允恭改名叫徐辉祖。

史书记载徐辉祖身高八尺五寸有余,容貌甚伟,是当时出名的少年英才。明朝建立后,徐达曾多次按照朱元璋的旨意率军北伐,而徐辉祖作为家中的长子,自然担负了教导弟弟妹妹们的重任。

徐辉祖没有让徐达失望,当时徐家的家教之好那是在朝廷出了名的,许多王公大臣都希望能和徐家攀上亲戚,比如徐辉祖的妹妹嫁给了燕王朱棣,成了后来的仁孝文皇后。

到了洪武年间的中后期,明朝的开国将帅大多病死,剩下的也因为朱元璋本人好杀成性被朱元璋诛杀殆尽。但是国家不能没有能臣辅助,于是朱元璋就把目光投到了“将二代”们。

这些将二代当中,朱元璋最器重的就是徐辉祖与曹国公李文忠之子,李景隆了。

朱元璋在位期间,撤销了元朝传下来的大都督制度,改为五军都督府,就是说,以后明朝的军事大权不再由大都督一把抓了,而是分为了五个都督共同掌管。

朱元璋为了培养徐辉祖与李景隆,曾让这二人担任过五军都督中的“左军都督”,掌管全国五分之一的军权。

这里朱元璋的意图很明显了,就是想把徐辉祖与李景隆培养成辅助下一代皇帝的中流砥柱。

徐辉祖没有让朱元璋失望,因为在军中的优异表现,因此很快得到了晋升,于公元1391年被朱元璋破格提拔,被调往陕西边陲担任“西军都统”,掌管陕西边境诸路兵马。

不光如此,徐辉祖听闻北方的北元降将乃儿不花等人图谋不轨,于公元1393年,只身前往北方,活捉乃儿不花等人,押送到了南京受审,一时间徐辉祖声名大噪,让朱元璋更加喜欢。

徐辉祖也因功升为“左军都督兼中军都督府事务”,这一下子就掌管了大明朝五分之二的军权,让徐辉祖成了朱元璋眼前炽手可热的大红人。

朱元璋对徐辉祖信赖有加,因此每当国家有战事,或者操练招募兵马,朱元璋大多都是派徐辉祖前往。

公元1394年浙江沿岸有倭寇侵犯,徐辉祖就奉命前往浙江操练水军以防倭寇;同年九月,徐辉祖升任陕西都督指挥使,统领军马讨伐西番;第二年十一月更是升任凤阳府都统,前往凤阳府掌管军务,训练军马。

徐辉祖不光武略了得,文韬也不在话下。在南京担任左军都督期间,经常利用闲暇之余陪伴在皇太孙朱允炆身边,教习朱允炆各种经书大义,深得朱允炆尊敬。同时徐辉祖也不忘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经常跟着当时的书法名家詹希元学习书法,至今还有徐辉祖的书法作品传著于世。

徐辉祖不光文韬武略样样精通,最重要的是他的赤胆忠心。在接下来的靖难之役中,他的忠心显现的更加淋漓尽致。

二,尽忠报国,不惜大义灭亲

魏国公徐达去世后,身为长子徐辉祖继承了父亲了爵位,成了新的魏国公,同样徐辉祖继承了父亲的秉性,贵为国公仍旧严于律己,家无余财,日子过得相当清苦。

朱元璋驾崩后,皇太孙朱允炆继位,史称“建文帝”。建文帝登基不足三个月,就听从了齐泰与黄子澄的建议,为了巩固中央政权,开始实行削藩政策。

在接下来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周王朱橚,湘王朱柏,代王朱桂,湘王朱柏,岷王朱楩,

五位亲王的王位相继被削,这些亲王的下场,轻则发配边疆,重则家破人亡,这让镇守北方的燕王朱棣大感不安,他认为建文帝的下个目标必然是自己,于是开始秘密的积蓄粮草兵马,准备对抗中央朝廷。

为了打消建文帝的疑心,朱棣派遣他的三个儿子朱高炽、朱高煦、朱高燧以祭奠明太祖朱元璋为由,前往首都南京觐见建文帝。

面对这三个堂兄弟,建文帝一时间也不知道如何处置了,这时他的两位心腹大臣齐泰与黄子澄分别给出了建议。

齐泰认为,应当把朱高炽兄弟三人扣押在南京作为人质,一旦燕王朱棣谋反,这三兄弟也可以掣肘朱棣,让朱棣投鼠忌器。而黄子澄却认为,如果就此扣下朱高炽兄弟三人,一定会引起朱棣警惕,到时候万一处理不当,直接逼反朱棣就得不偿失了。

见到自己的两位心腹大臣意见不一,一时间建文帝也难以抉择,于是他就问魏国公徐辉祖,征求徐辉祖的意见。

前文说到徐辉祖的亲妹妹嫁给了燕王朱棣,朱高炽三兄弟正是自己亲妹妹与朱棣的儿子,那也就是徐辉祖的亲外甥了。

按理说徐辉祖应该向建文帝建议放自己的三个外甥回去,但此时徐辉祖忠心的一面显现出来了,甚至不惜大义灭亲!

徐辉祖同意齐泰的看法,并向建文帝建议道:“不如扣下朱高炽兄弟三人,一是可以预防朱棣谋反,二是万一朱棣一旦谋反可以利用这三兄弟掣肘朱棣,让他投鼠忌器。”

接着,在群臣散去之后,徐辉祖又秘密的给建文帝进言道:“我的这三个外甥当中,朱高煦生性勇猛彪悍,经常不服上命,他不仅不忠于国家不忠于陛下,而且他还经常违背他父亲朱棣的命令,如果留下他,必为祸患,不如将他杀了!”

正所谓知甥莫若舅,徐辉祖深知自己自己外甥的秉性。但徐辉祖忠于建文帝,忠于朝廷,不惜大义灭亲,主动要求建文帝诛杀自己的亲外甥,全然不顾血溶于水的亲情了。

建文帝还是犹豫不决,便询问徐辉祖的弟弟徐增寿的建议。徐增寿一向与燕王朱棣交好,自然会向着自己的三个外甥说话,建议建文帝把朱高炽兄弟三人放回去。

最终,建文帝还是听从了黄子澄与徐增寿的建议,把朱高炽兄弟三人放回了北平城。朱棣见三个儿子平安归来,再也没有了顾忌,于是以“清君侧”名义起兵南下,靖难之役正式爆发。

虽然建文帝没有听从自己的意见,但是徐辉祖并没有责怪建文帝,反而更加坚定的辅佐建文帝对抗朱棣,但最终建文帝失败了,徐辉祖的忠臣之路,即将走到了尽头。

三,深受猜忌,忠臣最终无力回天

公元1399年,燕王朱棣杀掉了建文帝在北平城的全部眼线,起兵南下,进攻建文帝。

建文帝得知朱棣已竖反旗,顿时龙颜大怒,率领文武百官,在太祖朱元璋的灵位面前,亲自宣布将朱棣废为庶人,并且开始调兵遣将,起兵对抗朱棣。

同年七月,建文帝以耿炳文为帅,统兵二十余万,北上进攻北平城。耿炳文是明朝开国名将,以善于防守著称,但是让耿炳文率军主动进攻,就有点不尽人意了。

北上的南军在真定地区于燕军爆发了一场遭遇战,因为耿炳文的善守不善攻,此战南军大败,耿炳文损军数万,只得南下退守边境。

虽说耿炳文先败一阵,但是二十多万的南军根基尚存,加上耿炳文又善于防守,一时间燕军就拿耿炳文没有办法,因此战事就陷入了僵局。

远在南京的建文帝听闻耿炳文打了败仗,认为耿炳文不是朱棣的对手,无法阻止朱棣南下,于是慌忙召集众臣商议对策。因为耿炳文打了败仗,因此建文帝起了换帅的念头。

建文帝的心腹大臣齐泰认为,首先临阵换帅是兵家大忌,会降低军队士气;再者胜败乃兵家常事,输了一阵就换帅确实不妥;最后耿炳文毕竟是开国名将,善于防守,只要耿炳文能坚守得住,时间一长,燕军远道而来,必然会因为粮草不济而退兵。

而其他大臣却认为,败军之将那是一定要换的,建文帝听从了这些大臣的建议,执意要换帅。

齐泰无奈,只好向建文帝推荐魏国公徐辉祖,认为徐辉祖在太祖时期就饱受朱元璋信任,南征北战立下无数功勋,以徐辉祖为帅,定能抵挡住南下的燕军。

这本来是个很好的建议,但是建文帝好像着了魔一样,就是不听齐泰的建议,反而听从了黄子澄等人的建议,换曹国公李文忠之子李景隆为帅,率兵抵御朱棣。

建文帝不用徐辉祖的理由很简单,就是因为徐辉祖的亲妹妹嫁给了朱棣,徐辉祖成了朱棣了小舅子,和朱棣有了亲戚关系,让建文帝怀疑徐辉祖有疑心,怀疑猜忌徐辉祖。

在换帅之前的这段衔接时间里,徐辉祖曾多次向建文帝请战,要求统兵北上抵御朱棣,都被建文帝找各种理由推辞了。

可惜徐辉祖一心报国,却遭到建文帝猜忌,实在让人叹息不已。

被寄予厚望的李景隆接替帅位之后,立马率军北上,主动进攻燕军,发誓要生擒活捉朱棣,以报建文帝的信任。只可惜李景隆的才能配不上他的宏图大志,在他的率领下,南军与燕军交战,三战三败,让南军精锐损失殆尽,无力抵抗燕军的南下之势。

南军连续大败让建文帝大惊失色,大惊之中他忽然想起了徐辉祖,他想起徐辉祖在太祖时期徐辉祖南征北战的功绩,认为徐辉祖就是大明王朝的救命稻草,于是连忙让徐辉祖率军三万,北上救援李景隆。

只可惜,南军败局已定,岂能是徐辉祖的三万兵马能够扭转败局的,南军的精锐都让李景隆败光了,燕军南下直逼京都南京已成定局。

但是徐辉祖也不是一点作用没有,他所率领的三万部队成功遏制了燕军的南下之势,区区三万部队居然让燕军近二十万大军无法成功南下。

在浦口之战中,燕军死伤近五万仍然无法攻破徐辉祖的防线。

朱棣无奈,只得绕过徐辉祖,改变了进攻路线。

公元1400年十月,燕军避开徐辉祖所部,绕道山东,江苏,渡过长江,直逼南京。徐辉祖得知消息,连忙率军救援。可等到徐辉祖率兵到了南京,南京城已经被朱棣占领。而徐辉祖因为兵少将寡,不幸战败,被朱棣俘虏。

可怜徐辉祖,在朝期间一直不被建文帝信任,虽然在危急关头被建文帝当做救命稻草,得到建文帝的重用,但是为时已晚,徐辉祖凭一己之力还是无力回天,着实让人唏嘘不已。

徐辉祖被俘后,认为朱棣对不起列祖列宗,拒绝与朱棣见面。而因为徐辉祖是朱棣的大舅子,因此朱棣也没有为难他,经常派人劝降徐辉祖,但都徐辉祖拒绝了。

有一次朱棣实在忍无可忍,强行将徐辉祖带到自己面前,迫使徐辉祖投降。

徐辉祖不仅不投降,反而当着众人的面打骂朱棣是篡位夺权的逆子,这让朱棣大为恼怒,一度想杀了徐辉祖。

最终朱棣还是饶了徐辉祖一命,只是下令将徐辉祖圈禁起来,剥夺了他的国公爵位和人身自由,一代忠臣徐辉祖最后落得这样的下场,实在令人唏嘘。

结语:徐辉祖的一生,是精彩的,同时也是悲壮的,他的前半生为大明王朝南征北战,立下了汗马功劳;后半生为保建文帝的江山社稷,奋力阻击燕军南下。

只可惜他一直不受建文帝信任,饱受猜忌。等待徐辉祖受重用时,建文帝大势已去,纵然是徐辉祖也无力回天。

徐辉祖的赤胆忠心,历来是后世名臣将相的典范,值得我们纪念与缅怀。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徐达,明朝,长子,徐辉祖,家父,明太祖朱元璋,朱允炆,大都督,朱棣,忠臣,观点评论,建文帝,朱元璋,徐辉祖,耿炳文,朱棣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徐达,明朝,长子,徐辉祖,家父,明太祖朱元璋,朱允炆,大都督,朱棣,忠臣,观点评论,建文帝,朱元璋,徐辉祖,耿炳文,朱棣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徐达,明朝,长子,徐辉祖,家父,明太祖朱元璋,朱允炆,大都督,朱棣,忠臣,观点评论,建文帝,朱元璋,徐辉祖,耿炳文,朱棣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