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中国历史的朋友们应该知道,春秋时期的周朝诸侯爵位是所谓的“五等爵(公、侯、伯、子、男)”,后世朝代的爵位体系也基本是以“五等爵”为基础发展而来的。不过有意思的是,有人认为周朝所谓的“五等爵”其实真正出现于春秋时期。本鬼接下来说说自己的一家之言。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五等爵(公、侯、伯、子、男)”是西周时期就建立的爵位等级。然而根据史书记载和考古发现,很多人印象中的“五等爵(公、侯、伯、子、男)”在西周时期并不存在或者说名不副实。准确地说,西周的诸侯爵位制是一个比“五等爵”更为复杂的体系。
西周时期,周朝天下的土地分为两种:一种是周天子之下的王畿;另一种是分给诸侯的畿外;因为西周王畿的面积非常大和当时技术条件落后,所以周天子在王畿之内也分封了一些诸侯和直属于周天子的大夫。为了与畿外的诸侯区别,王畿之内的诸侯被称为“寰内诸侯”。
与畿外诸侯相比,“寰内诸侯”的权力小得多,比如没有独立军队、不得私自与畿外诸侯往来等等。正因如此,畿外诸侯与“寰内诸侯”是两套爵位系统。一般来说,畿外诸侯的最高爵位是“侯”,次之的爵位为“子”,最低是“男”;“寰内诸侯”的最高爵位是“伯”,次之的爵位为“子”。
除了畿外诸侯的“侯、子、男”和寰内诸侯的“伯、子”之外,周天子还会将某些特殊的诸侯尊称为“公”。因为“公”在西周时期是一种荣誉称号,所以畿外诸侯(如宋公)和寰内诸侯(如周公)都可以被称为“公”。春秋时的国人将诸侯的家族宗室称为“公族”也是由此而来的。
西周灭亡之后,东周的王畿大幅减少,对于天下来说基本等于不存在了。随着王畿的减少和“礼崩乐坏”,畿外诸侯与寰内诸侯的界限也就消失了,西周时期的两套爵位系统自然也就名存实亡了。与此同时,以诸侯为主的“会盟”成为当时主要的政治活动,而“会盟”需要排座次。
于是在春秋初年的诸侯会盟中,中原诸侯根据实力大小和历史渊源,以西周的爵位体系为参照,确立了“五等爵(公侯伯子男)”。因此所谓的“五等爵”真正出现于春秋时期。不过“五等爵”对中原以外的诸侯非常不友好,这也是楚国、吴国、越国都自称王号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