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宋高宗心中不能触碰的三条“红线”,岳飞看不懂,所以最终惨死

宋高宗心中不能触碰的三条“红线”,岳飞看不懂,所以最终惨死

文|格瓦拉同志

抗金名将岳飞以“莫须有”的罪名被杀堪称千古奇冤,而宰相秦桧则被很多人视为制造冤案的罪魁祸首。然而,稍有历史常识的朋友都明白,秦桧充其量不过是个帮凶,真正想处死岳飞的只能是宋高宗。原因无他,如果高宗内心里真的信任岳飞,无论是谁,都不能说服他痛下杀手。至于岳飞为何被杀,无非是因为他触碰了宋高宗心中的三条“红线”:

首先,“迎回二帝”只能是政治口号,喊喊可以,但不能动真格

“靖康之变”后,宋徽宗、宋钦宗父子被金兵掳往数千里之外的东北,备受金太宗君臣的凌辱。在“主辱臣死”、“忠君报国”观念盛行的帝制时代,徽钦二帝的遭遇自然会激发起臣民们强烈的责任感,“迎回二帝”、洗刷国耻无疑成为时代最强音,也是宋高宗为维护合法性必须大力提倡的主张。然而,宋高宗的内心深处却对此完全持反对态度,让父兄死在东北,才是他最乐意接受的结果。

宋徽宗画像

宋高宗如此心口不一,不仅缘于他做皇子时备受父兄的冷待,而且还跟皇权的排他性有关。试想,如果徽钦二帝被迎回后,他们将以哪种身份跟宋高宗相处,能否保障没有人会利用他们作乱?正因如此,在宋高宗看来,“迎回二帝”的口号必须要天天喊、大声喊,但却不能真正付诸实施,谁敢这样干就是跟他过不去,就是质疑其皇位的合法性。对于皇帝的真实想法,大多数朝臣可谓心知肚明。

其次,宋高宗在立储问题上有难言之隐,非常反感臣下触及他这个心病

金兵第一次渡江南犯期间,宋高宗因为惊吓过度,竟然丧失生育功能,而独生子赵旉不久也夭折,如何选择皇位继承人顿时成为难题。此后,宋高宗虽然收养宋太祖的两位七世孙赵伯琮(即后来的宋孝宗赵昚)、赵伯玖为养子,但却迟迟不肯择立其中一人为储君,原因在于他仍对恢复生育能力抱有幻想。不过,这种“难言之隐”纯属帝王隐私,宋高宗不会讲,大臣不能问,这是一种必要的默契

宋高宗画像

更何况,太子虽然是皇帝的法定“接班人”,但同时也是最有可能挑战皇帝权威乃至取而代之的人选,如果人选不合适或者册立的时机不对,很可能会给帝国带来滔天大祸。因此,皇帝通常不愿意过早册立太子,更难以想象会把一个不是自己亲骨肉的人选立为储君。就宋高宗而言,他最终虽然册立赵伯琮为太子,但却要延后到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五月,距离皇帝自主退位只有1个月。

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武将不得干政,不能拥有作战主动权,更不许拥有独立武装

出身行伍的宋太祖通过军事政变上台后,鉴于唐末五代藩镇割据、武夫跋扈现象严重,为避免重蹈前朝覆辙,使宋朝不至于成为另一个被军人推翻的短命王朝,因而采取了一系列崇文抑武、强干弱枝的措施,积极致力于加强中央集权(包括颇具传奇色彩但却不符合常识的“杯酒释兵权”)。从立国之日起,这些措施便被尊奉为祖制,为历代皇帝所沿袭不改。

宋太祖画像

按照祖制,宋朝皇帝对于武将的防范,不仅在于实行调兵权与指挥权相脱离、文官监军、将帅平时与士卒隔绝等等措施,而且还创意十足的制造出“御制阵图”这种奇葩玩意儿,用来指挥前线将领在战场上行军扎营、布阵作战等事宜,严禁将帅按照自己的思维行事。如此一来,将领们成了皇帝的“提线木偶”,毫无自主性可言,更谈不上“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与此同时,宋朝严禁武人干政,将领如果公开谈论政治,就朝廷政策说三道四,一定会遭到言官的弹劾,轻则被斥责,重则罢官流放。其实,就算武将不公开谈论政治,只要他们占据政治高位就不被文官集团所接受,不用皇帝出马,便会将其赶下台。例如,名将狄青在担任一向由文官占据的枢密使后,便连番遭到欧阳修等文官的诽谤和无端弹劾,没多久便黯然辞职,在抑郁中离世。

宋朝名将狄青最终沦为“军人不得干政”政策的牺牲品

总之,经过这些操作,宋朝的武将失去参政权,在战场上的自主性被严格限制,更无法在军中培植私人势力,以至于宋朝军队“将不知兵,兵不识将”的现象非常严重。这固然大大降低宋军的战斗力和在战场上的胜率,但却让皇帝非常放心。南宋“中兴四将”中的韩世忠、刘光世、张俊之所以能善终并深得宋高宗信任,无疑是深谙祖制对武将角色的限定,不敢越雷池一步。

然而,对于宋高宗心中不能触碰的三条“红线”,岳飞却非但看不清,反而要屡屡触碰。

在“迎回二帝”的问题上,跟韩世忠、张俊等人的“讨巧”不同,岳飞不仅在公开场合高调喊,在军中以此激励部下,甚至在与皇帝单独会面时也历陈迎回二帝的方略,一旦发觉宋高宗有片刻的迟疑,言辞间甚至还颇为激切,深恐皇帝对他的诚心有所怀疑。岳飞的举动固然出于忠心,但他却完全摸反了皇帝的心思,结果越努力越危险,不能不引起宋高宗的嫉恨。

岳飞不懂政治,屡屡触怒宋高宗

在册立储君问题上,岳飞完全不懂得避嫌。在绍兴八年(1138年)回朝述职时,岳飞竟然公开上书请求皇帝册立太子,此举不仅在公开场合暴露皇帝不能生育的隐私,而且还触犯宋朝武将不得干政的“家法”,因而令宋高宗大为震怒。据正史记载,宋高宗看完奏折后龙颜大怒,下诏严厉斥责岳飞。或许就在此时,宋高宗已经心生处死岳飞的决定。

更要命的是,岳飞虽然身为武将,却很喜欢谈论政治,经常就朝廷政策说三道四,严重违反军人不得干政的“祖制”。不仅如此,岳飞还长期把持兵权,以至于由他统领的部队被称为“岳家军”,其战斗力之强,曾让金国发出“憾山易,憾岳家军难”的哀叹。如此一来,岳飞在政治上越是高调,在军事上越成功,便容易引起宋高宗的猜忌,生命便越是危险。

宋高宗杀害岳飞有其不得已的“苦衷”

正由于上述三点原因,岳飞尽管在抗金大业中立下丰功伟绩,无论是当时还是后世,都受到广泛的赞誉,但他最终还是难以逃脱被杀的悲剧。而站在宋高宗的位置来分析,他之所以一定要处死岳飞,也是有其不得已的“苦衷”。毕竟,没有哪个皇帝能够容忍一再挑战其权威、威胁其地位的臣子,历朝历代皆然。

参考书目

1.【南宋】李心炎:《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2.【元】脱脱:《宋史》,中华书局1985年版。

3.【清】毕沅:《续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99年版。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宋高宗,岳飞,政治,三条,红线,皇帝,宋朝,武将,战场,措施,观点评论,宋高宗,岳飞,宋太祖,皇帝,武将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宋高宗,岳飞,政治,三条,红线,皇帝,宋朝,武将,战场,措施,观点评论,宋高宗,岳飞,宋太祖,皇帝,武将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宋高宗,岳飞,政治,三条,红线,皇帝,宋朝,武将,战场,措施,观点评论,宋高宗,岳飞,宋太祖,皇帝,武将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