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财经 匡贤明:产业转移不必过分担心,企业要用好RCEP红利

匡贤明:产业转移不必过分担心,企业要用好RCEP红利

匡贤明  澎湃新闻记者 周頔 摄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于今年6月2日对菲律宾正式生效,至此,RCEP对东盟10国和澳大利亚、中国、日本、韩国、新西兰等15个签署国全面生效。

RCEP生效实施以来,为我国稳外贸、稳外资发挥了重要作用。从贸易看,2023年前5个月,中国与RCEP其他成员进出口总额为5.11万亿元,同比增长4.5%。2022年,我国与RCEP其他成员进出口总额达到12.95万亿元,同比增长7.5%,占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的30.8%。从投资看,2022年中国对RCEP其他成员非金融类直接投资达到179.6亿美元,增长18.9%,实际利用RCEP其他成员投资235.3亿美元,增长23.1%。

该如何看待中国与RCEP成员国的贸易增长?我国制造业外迁东南亚是否会导致“产业空心化”?中国企业又要如何用好RCEP红利?

6月29日,在2023年RCEP经贸合作高层论坛期间,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就上述问题专访了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副院长、RCEP研究所所长匡贤明。

匡贤明指出,中国与RCEP成员国贸易快速增长,一方面是国际经济格局变化的结果,RCEP区域最具发展潜力,也最具发展活力,另一方面也顺应了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大趋势。从中长期看,作为全球最大自由贸易区,RCEP的增长潜力仍然相当大,与此同时,中国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仍将成为RCEP其他成员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由此,未来中国对RCEP国家的进出口仍然会持续增长。

谈及产业转移是否会导致我国“产业空心化”,匡贤明表示并不需要这样担心。RCEP成员国会承接我国制造业链条中的某些环节,但很难承接更高端的产业转移。此外,国家“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了“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要求,有助于防止制造业比重过快下降。

匡贤明指出,当前我国企业的RCEP规则利用率相对来说还偏低,企业还没有充分享受RCEP带来的红利。在加大RCEP宣传推广力度的同时,也要推动RCEP的规则升级,进一步优化RCEP供应链布局。

对此他建议,要进一步优化RCEP开放共享的供应链;推动RCEP规则升级,为企业创造更大的区域市场。中日韩等区域大国也要在保障RCEP区域供应链稳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以下为采访实录:

澎湃新闻:近年来,很多RCEP国家的经济并没有明显增长,为什么对华贸易量能实现快速增长呢?您怎么看中国与RCEP国家的贸易前景?

匡贤明:贸易量快速增长的原因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方面,随着中国产业升级,转移一些产能是大趋势。从供应链、产业链的角度看,目前主要是转移到RCEP成员国尤其是东盟国家。东盟一些国家是以中国作为进口国,而且这个进口增速是很快的。

另一方面,由于中美经贸摩擦的关系,美国将一些原本对中国的进口需求转向了RCEP国家。东盟一些国家承接了中国的产业转移,又获得了美国的订单,于是出口也实现了较快增长。

未来的发展趋势,也可以从两方面看。一方面,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有可能持续较长时间。另一方面,中国的产业转型升级仍是RCEP国家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因此,未来中国对RCEP国家的进出口仍然会保持持续增长,在这个进程中,东盟自身的发展潜力也可以得到释放。

澎湃新闻:当前全球通胀高企,欧美等发达国家进口需求有所收缩,这是否会影响到中国与RCEP其他成员国的贸易?

匡贤明:中国目前是全世界第二大的消费市场,按照正常的发展态势,有可能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消费市场。那么RCEP国家的贸易就有可能更多地服务于中国市场,从而使全球贸易格局发生变化。

从趋势看,中国有完整的工业体系,也有巨大的消费市场,RCEP国家发挥相应的资源优势、成本优势,以及专业服务优势,有可能形成基于RCEP框架的经济循环,从而为RCEP各成员带来重要的增长动力。

澎湃新闻:当前我国正逐步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有观点提出,随着国内产业迭代升级,内循环就可以自给自足,贸易与外需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将逐渐降低。对此您认同吗?

匡贤明:这个理解是有偏差的。中央多次强调,国内大循环绝对不是“关起门来自己玩”。过去40多年中国经济发展是在开放条件下取得的,未来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也必须在更加开放条件下进行。而且,越是面临某些国家的封锁打压,越是面临复杂的环境,越要坚持开放合作。为此,中央反复强调高水平开放,并且不断出台高水平开放相关举措。

澎湃新闻:我们观察到,近两年我国部分产业链供应链在向外迁移,RCEP中的几个东南亚成员国承接了很多我国制造业加工环节的转移。这也导致了我国外贸中制成品出口占比在下降,而原料、零部件的占比在上升。这与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态势是否相悖?您怎么看“产业转移说”?

匡贤明:这个情况在一定时期内有可能出现,因为国际贸易本身就是个动态的过程。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和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我国贸易结构也在不断升级。部分产能会在RCEP框架下向其他国家转移。谈及“产业转移说”“制造业外迁”,很多人会拿美国“产业空心化”作为参照,但不必过于担心中国会出现“产业空心化”。

一方面,去年我国全部工业增加值超40万亿元,中国制造业规模连续13年居世界首位。我国完整的工业体系,很难全部转移出去。另一方面,国家“十四五”规划明确指出,要“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33.19%,比2021年提升了0.6个百分点,比2020年提升了2.32个百分点。因此,我国部分产业转移与保持制造业占比基本稳定,是可以同时实现的。

澎湃新闻:海南是我国唯一的自由贸易港,也是面向RCEP国家的前沿阵地。您怎么看海南所肩负的使命和任务?

匡贤明:海南自由贸易港是面向印度洋和太平洋开放的门户,目前主要是通过“境内关外”的制度安排,使得以东盟为主的东南亚地区的要素在海南自由流动。

一方面,要在海南做压力测试,比如在金融领域、财税领域、市场开放领域等,对标香港和新加坡等,开展压力测试,打造开放高地。

另一方面,海南也要成为中国-东盟的市场交汇点,让东盟分享中国发展的红利。依托自由贸易港的政策创新,海南有条件与RCEP各成员国形成更紧密的经济联系。

澎湃新闻:当前我国很多企业对RCEP的认识还不到位,RCEP规则利用率偏低。按说市场主体对这些经贸规则变化带来的机会本应是最敏锐的,为什么会出现当前RCEP红利没用足的情况?

匡贤明:应当说,RCEP正式生效第一年,企业RCEP规则利用率的表现可圈可点。当然,与其他多边自贸协定相比,RCEP规则利用率还有很大提升空间。这有多方面因素。

首先,RCEP落地生效第一年并没有全面实施。直到今年6月2日菲律宾正式生效后才进入全面实施阶段。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企业对RCEP规则的利用率;

其次,企业了解RCEP还需要一个过程。任何一种政策,从出台落地到推广见效,都需要一个过程。很多企业还在了解RCEP的规则,或刚刚开始尝试运用RCEP规则,随着时间推移,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理解并享受到RCEP的红利。

最后,企业同时面临多个自贸协定的选择。中国与RCEP成员同时也签订了双边、诸边自贸协定,比如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协定、中韩自由贸易协定等。企业会根据不同自贸协定的优惠程度选择不同规则。

要进一步提升企业对RCEP规则的利用率,首先要加大对RCEP政策的宣传解读,让更多的企业了解RCEP;同时,要想方设法增强RCEP对企业的吸引力。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推动RCEP的规则升级,为企业创造更大的区域市场;此外,中日韩等区域大国也要在保障RCEP区域供应链稳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在不改变原意的基础上略经编辑)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武陵观察网,情感,两性,娱乐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武陵观察网,情感,两性,娱乐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武陵观察网,情感,两性,娱乐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