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魏征原是李建成谋士,后来投奔李世民,为何没人说他是叛徒

魏征原是李建成谋士,后来投奔李世民,为何没人说他是叛徒

公元621年,李建成用魏征为太子洗马,礼遇甚厚。公元626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将李建成、李元吉等人诛杀。后来,李世民赦免了魏征,并让其担任詹事主簿一职。

也就是说,魏征原本是李建成的谋士,他还多次为其出谋划策。魏征知道李世民强过李建成,所以常常劝他先下手为强,还让他要多多立功,好在李渊心中树立良好形象。

可是就在李建成被诛杀后,魏征就选择投奔了李世民,并且开始为他出谋划策,帮助李世民开创了“贞观之治”。李世民甚至将魏征,比喻为自己的一面镜子: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镜矣!”

可见魏征对李世民是极其忠心的,但是就出现一个问题,我们知道古代最讲究“忠孝节义”,特别是有本事的大臣,一般只会忠于一个主子。不管他因为什么,从而投奔了另一人,都算是对前主子的“不忠”。

那么魏征本来就是李建成的谋士,就算李建成死了,魏征也不该投奔其死对头才对。为何他选择投奔了李世民,却没人说他是叛徒呢?

或许有人会说,魏征也是身不由己,可是看看后来明朝的方孝孺。他作为建文帝的谋士,朱棣进城以后,要他为自己拟一道诏书,方孝孺都坚持不从,结果被诛灭十族。方孝孺都可以做到,为什么魏征做不到呢?

或许又有人会说,玄武门之变可以看作是家庭内部矛盾,魏征也不好说什么。同样也可以看看方孝孺,当时朱棣就告诉他,靖难之役是自己的家事,他管不着。可方孝孺却说,皇家的事就是天下事,就得天下人来管。

所以说,不管从哪方面来看,魏征都算是背叛了李建成。既然是背叛,为何史书却从未批判过他呢?

第一、魏征知恩图报

最开始魏征效力于武阳郡丞元宝藏,后来元宝藏响应瓦岗李密,李密见魏征十分有才,就热情款待了他。魏征见元宝藏响应李密,而李密也看重自己的才学,于是便向他献上了十条计策。

后来李密被王世充击败,魏征就只好跟随他,一同归顺了李唐。李唐在这时收留了他们,魏征自然要知恩图报,于是就毛遂自荐,劝李勣归降了李唐。然而窦建德又将魏征等人俘虏,并且让魏征当自己的谋士。

此时的李唐并未放弃魏征等人,李世民仍是想尽办法救回他们。谁知等魏征回到李唐,李建成率先请了魏征,还对他礼遇甚厚。魏征念及李唐对他有恩,加上李建成又是太子,于是就决定辅佐他。

第二、魏征识时务

魏征是个有才干的人,这样的人,一般都希望自己能够遇到明主,帮助他成就一番事业。当他遇到李密的时候,以为这就是明主,可当自己向其献上十条计策时,李密并未采用,魏征就发现他不是。

后来他辅佐李建成,多次向李建成提议,只有夺了李世民的权,才能彻底防住他。一开始李建成很听魏征的话,因此深受李渊重视。可后来他太过轻敌,有些计策没有采纳,结果导致被李世民诛杀。所以当李世民质问他,为何要离间他们兄弟时,魏征就回答:

“皇太子若从徵言,必无今日之祸。”

从这时候起,魏征已经明白,李建成也不是自己的明主,于是他最后决定追随李世民。事实证明,李世民才是他真正的明主。他不仅帮助李世民开创了“贞观之治”,李世民也让他名留青史了。

第三、魏征是个直臣

为什么魏征投奔了李世民,却没有被后世批判为“叛徒”呢?正是因为他投奔李世民后,做了一个直臣该做的所有事。

魏征“犯言直谏”是出了名的,就是说他不管在什么环境下,都敢直言进谏,毫不避讳。能够做到这一点的人,至少是个“忠臣”,而听得进去的人,至少是个“明君”。

魏征敢提出好的建议,时刻鞭策李世民,而李世民能够听进去,并运用到实践中,让唐朝发扬光大,这就让天下人都记住了他们的好。魏征在后世的心目中,自然就是“忠义”的代表,而并非“叛徒”了。

其实并非所有倒戈的人,都会被看作是叛徒,这要看他投奔的是什么人。如果之前效忠的并非明主,那么只能说他是“弃暗投明”。魏征虽说不上是“弃暗投明”,但他最终确实选对了明主,这才让他得以名留青史。

(参考文献《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李渊,什么,谋士,魏征,李世民,李密,李建成,叛徒,李唐,方孝孺,观点评论,魏征,李世民,李密,李建成,李唐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李渊,什么,谋士,魏征,李世民,李密,李建成,叛徒,李唐,方孝孺,观点评论,魏征,李世民,李密,李建成,李唐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李渊,什么,谋士,魏征,李世民,李密,李建成,叛徒,李唐,方孝孺,观点评论,魏征,李世民,李密,李建成,李唐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