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羌人到底什么来头,商朝为何抓到羌人都要处极刑?考古有反常发现

羌人到底什么来头,商朝为何抓到羌人都要处极刑?考古有反常发现

中国历史的舞台上并不是只有汉族在唱独角戏,匈奴、鲜卑、柔然、契丹、回鹘等少数民族也是你方唱罢我登台,与汉族一起谱写着波澜壮阔的华夏历史。

虽然大多数曾经耀眼一时的的古老民族都慢慢消失于时间长河之中,他们在不断浮沉之中与其他民族相互融合而成新的民族,这些古老民族的名字和事迹也只有在史籍中才能惊鸿一瞥。

不过也有少数几个民族得以从上古不间断的延续之间,得以保存自己古老的称谓,譬如羌族。

如今的羌族由古羌人发展而来,虽然历经几千年的融合发展,无论是风俗文化还是民族构成都与他们的祖先千差万别,但依旧一脉相承,世代生活在中国西部祖先们曾经繁衍生息的的地方。

羌族曾经在中国历史上扮演过重要的角色,从东汉时频繁爆发的西羌之乱,到五胡乱华时期羌族人建立的后秦,再到北宋时期由党项羌统治的西夏国,

羌族人以不同的面貌、不同姿态、不同的方式,在历史的滚滚洪流中徜徉。

羌族人的早期活动历史可以追溯至夏商时期,尤其在商朝时期,羌族人在今天的甘肃、青海一带,迅速发展壮大,可能已经具备早期部落制国家的雏形,因此被称为羌方,并与当时占据中原地带的商王朝发生了极为密切的联系。

商朝与羌方

根据《说文》的记载,羌人的得名与羊有关,“羌为羊之合文”,羌人的本意很可能就是牧羊人,由此可以推测在古羌人的日常生活中,羊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所以人们才会如此称呼这个民族,这也与早期羌族人可能以游牧为生以及他们生活的主要环境相符,因此在殷商的相关记载中,羌人又被经常称为羊方、羊苗等。

至于羌方的“方”字,可以视为方国之意,这个称呼并不是羌方所独有,从现下出土的殷商甲骨文记载来看,这是当时商朝对当时周边方国的普遍称呼,比如土方、鬼方、子方、人方等。

这种称呼其实是与夏朝时期的称呼有些差别的,夏朝时期称呼周边小国多为某某氏,譬如有穷氏、有扈氏、有莘氏,这样的称呼显然具有以血缘为纽带的部落制特征,而商代虽然依旧存在某某氏的称呼方式,但“方”的称呼频繁出现在文字记载当中,

由“氏”到“方”,这折射出氏族部落制向小型国家的转变。

而当时的羌人被称为“羌方”,这也从一个侧面表明了,当时的羌人或许已经具备基本的国家和社会组织结构,无论是文化还是实力都已经处于一个相当高的水平。

拥有强大实力的羌方自然得到商朝统治者的重视,商朝时期,羌方和商朝战和不定,但从现有记载来看,两国之间仍然以敌对状态居多,尤其是在商王武丁时期,双方更是爆发大规模战争,为此甚至让商王的妻子妇好出征,兴兵一万三千多人讨伐羌方,这个阵容在奴隶制社会下已经是大阵仗了

除此之外商王本人也多次亲自出征羌方,这些都足以看出商朝统治者对羌方的忌惮。

而对于羌人,商朝统治者也绝不手软,他们往往都要将抓获到的羌人俘虏处以极刑,以祭祀祖先。

根据记载,商朝曾经的某次祭祀活动就足足要了300羌人的性命。

矛盾从何而来?

那么商朝与羌方之间到底为何如此针锋相对呢?根据相关记载来看,羌方绝对是与商朝矛盾最尖锐的方国,两者之间的战争数量在商朝与其他方国战争数量之上。

对此,很多人推测可能是与夏朝有关,甚至有学者认为夏朝人最初就是古羌族的一支。这种推测自然不是空穴来风,《史记》中就有“禹兴于西羌”之语。

以笔者的浅陋见识来看,夏朝人究竟是不是古羌人还不好说,但夏朝应该是从西部地区兴起的,夏朝最初的根据地应该位于渭水流域,此后逐渐东迁,根据相关记载,商人称夏朝为西邑夏,就是一个有力的佐证。

夏部落正是从西部地区一步步前进到中原地区并最终取得古中国的最高统治权,而在这期间,作为西部重要势力的羌人想必与夏人关系密切,很可能是夏朝建立和维持统治的重要支持力量。

而与之相对的商朝却是起家于东部地区,按照古中国东夷、南蛮、西戎、北狄的区域划分,商部落属于东夷的一支,最初的根据地位于黄河中下流的商丘一带,他们自东向西驱逐了夏朝的势力。

而有趣的一点是,夏朝开国之初,与夏启争夺最高统治权的伯益也属于东夷部落,而夏朝时期,从现存的文字记载来看,夏朝与西部方国的战争只有一次,与东夷的斗争却数不胜数。

由此可见,夏朝和商朝分别是当时西部和东部政治集团的代表,夏商时期西部部落集团与东部部落集团之间的矛盾贯穿王朝发展始终,双方都视对方为最大的政治威胁,因此双方都在不遗余力的打击对方,商王不断打击以羌方为代表的西部势力,可能不仅是对西迁夏朝遗民的清剿,也是对整个西部势力的压制。

事实上,后来灭亡商朝的周部落正是来自于西部关中平原一带。

而最近三星堆遗址考古发现的反常现象,似乎也能印证这一点。

三星堆遗址所代表的年代大致为夏末到周初,根据考古发掘,在三星堆遗址当中发现大量的牙璋,这种器物是夏朝重要的礼器,但在商朝时期,其地位却逐渐衰弱,商朝统治者更看重鼎这种器物。

三星堆遗址的时空坐标基本与商朝的存续相吻合,按理来说受商朝影响应该更大,但三星堆遗址所代表的蜀地先民却依然将夏朝看重的牙璋作为祭祀重器,而非商朝人更看重的鼎,由这种反常现象可以推测,三星堆遗址的由来可能与战败西迁的夏朝遗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天然更亲近于夏朝。

三星堆遗址虽然不能直接代表羌方,但蜀地先民和羌方在地理范围上同属于西部地区,而周朝伐商之时,蜀与羌同属周朝的坚定盟友,两者在政治立场上或许有很多的相同点,因此我们可以透过三星堆的考古发现一定程度上的理解羌方与商朝的关系。

结语

中国的历史从地理区域来看,基本呈现为东西相争、南北相争的局面,唐以前,东西相争占据主流地位,唐以后,则逐渐转变为南北相争的格局。而东西相争的格局其实从夏商周时期就已经出现,商朝和羌方之间的纷争就是这一格局的一个缩影。

参考文献:

《史记》《跟随武王伐纣的“八国”考》《卜辞所见商代的羌族》《清华简》《尚书》《礼记》等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来头,称呼,时期,历史,部落,中国,少数民族,极刑,羌族,考古,观点评论,三星堆,羌人,羌方,方国,商朝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来头,称呼,时期,历史,部落,中国,少数民族,极刑,羌族,考古,观点评论,三星堆,羌人,羌方,方国,商朝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来头,称呼,时期,历史,部落,中国,少数民族,极刑,羌族,考古,观点评论,三星堆,羌人,羌方,方国,商朝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