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神宗万历皇帝朱翊钧十岁登基,在位时间长达四十八年之久,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其一生先后拥有后妃十九人。
相比明朝历代皇帝后宫,万历皇帝的后宫可谓是热闹非凡,这其中既有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后王喜姐,也有搅乱万历、泰昌两朝不得安宁的妖孽郑贵妃,还有一生凄苦被皇帝厌弃的王恭妃。
与这些历史上被大书特书的著名后妃相反,万历皇帝的另一位后妃则十分低调,她凭借着她的低调躲过了明末一次又一次的变乱,最终凭借着德高望重的辈分成为了皇太后印玺的掌管者,并在晚辈皇帝的孝顺下安然度过晚年,最终得以高龄辞世。死在了自己最幸福的时刻,她就是万历皇帝的刘昭妃,历史上被称为宣懿太妃。
万历六年,十六岁的万历皇帝已经大婚一年有余,为了充实后宫,也为了绵延皇家血脉,因此慈圣皇太后李氏颁下懿旨在全国进行海选,二十一岁的刘氏通过层层选拔,进入了内廷,成为了万历皇帝的昭妃,与刘氏一同获选的还有被封为敬妃的李氏和被封为宜妃的杨氏。
刘氏虽被封为昭妃,但年轻的万历皇帝对于这位谨小慎微且不懂风情的昭妃却丝毫没有任何兴趣,万历最为宠爱的则是郑贵妃,而刘昭妃和李敬妃杨宜妃等嫔妃不得不饱尝了无宠的孤苦生活。
相比于很多嫔妃的不甘寂寞,刘昭妃则显得非常的淡定,这位年长万历皇帝五岁的温婉女子心如止水,似乎对于皇帝的宠爱和招幸丝毫没有任何憧憬和向往,她更喜欢的是一个人在自己的宫中写写画画,打发着无聊的日子。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心态使得刘昭妃没有被宫中的任何人所注意。时间一长,宫中上下似乎已经忘记了有这样一个人的存在。
万历十年,张居正去世,万历朝开始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混乱时期,这期间,万历皇帝为立储之事与大臣们斗得不可开交,而他的宠妃郑氏为了给自己的儿子谋求太子之位和皇后的凤冠而在后宫之中翻云覆雨,使劲浑身解数。
皇后王氏是性情敦厚之人,知道郑氏受宠,并不与其正面冲突,因此皇长子的生母王恭妃成为了郑贵妃的打击对象,终其万历一朝,郑贵妃从没有停止对王恭妃的迫害,而无儿无女又不争宠的刘昭妃自然能够躲过郑贵妃的毒手。
刘昭妃不仅躲过了郑氏的迫害,甚至奇迹般地躲过了万历时期朝野上下人尽皆知的“妖书案”、“告密案”、“梃击案”、“续妖书案等接连发生的变故。凭借着低调的性格和皇帝的漠视,刘昭妃安然度过了四十二年时光。
万历四十八年,明神宗万历帝驾崩,皇长子朱常洛即位,是为明光宗泰昌皇帝,光宗在位一个月时间便因“红丸案”离奇死亡,其长子十六岁的朱由校于灵前继位,是为明熹宗天启皇帝,而天启帝即位时,明宫之内又发生了万历帝遗妃郑贵妃和泰昌帝遗妃李选侍上演“移宫案”。
“移宫”事件被平息后,由于明光宗泰昌帝的原配妻子郭氏早逝,而天启帝的生母王氏也已病逝,所以当时宫中并无人有资格做皇太后,而此时宫中地位最高,辈分最尊的人则是明神宗那位著名的郑贵妃,但是这位郑贵妃三十年来使尽各种手段,搅的明廷上下乌烟瘴气,坏事做尽,因此大臣们不同意她来掌管太后印玺。
多年以来以性格温和宽厚慈祥著称的刘昭妃则成为了皇帝大臣们都能够接受的人选。此时已经入宫低调了将近半个世纪的刘昭妃终于高调了一把,她被天启皇帝尊为宣懿太妃,并移居到了皇太后居住的慈宁宫中,同时掌管了太后的印玺,成为了明廷的无冕太后。
天启一朝,明熹宗宠信宦官魏忠贤和乳母客氏,二人相互勾结,狼狈为奸,一个把持朝政大权,一个控制内廷后宫,朝野上下敢怒而不敢言,此时的刘氏审时度势,在确定自身实力不足以撼动二人的情况下,既不招惹他们二人,又不与二人同流合污,因此再次安然的度过了天启一朝的七年时间。
崇祯元年,信王朱由检继位,已是祖母辈分的刘氏地位更加尊崇,崇祯皇帝和皇后周氏对这位饱经沧桑的庶祖母非常孝顺,以皇太后的礼制奉养她,不仅每日早晚请安,嘘寒问暖,就连各地进贡的特色吃食,崇祯帝都要先送给刘氏品尝。一生饱经沧桑变乱,被人冷落、无视了半个多世纪的老太妃在崇祯一朝愉快地度过了晚年。
崇祯十五年,八十六岁的宣懿太妃刘氏薨逝,崇祯皇帝和周皇后非常悲痛,亲谥其为宣懿康昭太妃。
刘氏的一生是不幸的,她一生从没有得到过丈夫万历帝的宠爱,也没有自己的子女,但刘氏却又是幸运的,一生历经六朝皇帝、饱经多次变乱的她却能够安然无恙,凭借着自己低调的性格和善良的为人,最终在晚年享受到了一把作为祖母的天伦之乐,并以八十六岁的高龄善终。相比万历帝的其他后妃而言,刘氏实在是幸运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