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明英宗朱祁镇:被藩属国俘虏一年后平安归来,离别时敌军掩面哭泣

明英宗朱祁镇:被藩属国俘虏一年后平安归来,离别时敌军掩面哭泣

明英宗朱祁镇

历史上朝代更迭,有无数的人沦为阶下囚,也有无数的人熠熠生辉。

明英宗朱祁镇是明朝第六任(1435——1449)和第八任(1457——1464)皇帝,作为大明皇帝,在亲自率领出战时,被蒙古瓦剌部俘虏,沦为阶下囚,史称"土木堡之变"。然而,被俘一年后,朱祁镇又被放回来了。那么,朱祁镇为什么能够重返明朝呢?

蒙古和明朝之间实力悬殊

在政治上,明朝有着明确的统治制度,经过初期朱元璋、朱棣等几个帝王的励精图治,国力已经起来了。而蒙古内部长期内斗、分裂,看似强大,实则内部四分五裂,势力早已不强。正统初年(1435),也就是明英宗登基时,太皇太后与三杨(杨士奇、杨溥、杨荣)治国有道,明朝发展态势良好。

明英宗朱祁镇

经济上,明朝幅员辽阔,相对于蒙古来说,明朝的农业、商业都较为发达,蒙古是明朝的藩属国,经济上受制于明朝。明初以来,蒙古各部虽常常侵扰北部边境,但因为明朝的封赏,他们对明朝其实是称臣的状态,每年都要派人去朝见大明,供上马匹、骆驼等物,以为讨明朝的赏赐。明朝为了彰显大国实力,自然给予优厚的赏赐。

明朝还以人头分发赏赐,导致当年前来进贡的最多达3000人。后瓦剌统一蒙古各部,对明朝态度变得强硬起来,即便如此,瓦剌也不至于强大到打败明朝军队并俘虏大明皇帝,这其中的原因就是宦官王振的瞎指挥。

明朝疆域

轻信宦官酿成大错

蒙古瓦剌为了获取更多的赏赐挥师南下,气势汹汹威胁到明都城。此时,英宗二十来岁,一腔热血,看到瓦剌如此放肆,感到十分恼恨。王振以此鼓动英宗,建议他御驾亲征。

王振只是借机展示自己,完全不考虑现实因素,怂恿英宗下令在两天内备齐50万大军、兵器80余万件。而当时,大部分军队都在外地,两天之内根本不可能集结五十万人,只得从京师附近,拼凑了二十万人,却号称五十万大军。

古代内陆北上的征战,就要提前做许多准备,粮草、补给都充足了,然后在春天出征,入秋后就要班师回朝。因为征战太久,粮草等补给不够充足,军队容易自乱阵脚,而且深秋尤其是入冬后,内陆战士受不了寒冷天气,战斗力会大不如平常。

战争准备

古代各个朝代对北方边境的用兵,都遵循着这个春去秋回的原则。王振一介草夫为逞英雄,根本不管那时即将入秋,一味地怂恿英宗亲征。也没有做充分准备,几天内就要出发。出发前既没有制定作战战略,也没有确定指挥系统,行军路线也因天气而反复更改。

在王振为首的瞎指挥下,明军被瓦剌击溃,也致使英宗被瓦剌俘获。

不得不说,王振真的是为英宗被俘贡献了不可磨灭的力量。明英宗正是过于亲信这位长久陪伴自己的心腹,才直接导致了"土木堡之变"。

而瓦剌也先知道俘虏英宗是走运的事情,他也知道瓦剌继续打赢大明军队的几率很小。也先的弟弟伯颜帖木儿建议把明英宗作为人质,以此向明朝勒索大量财物。这样,英宗的人身安全就得到了保证。

英宗被俘

也先这个决定对蒙古来说是正确的,瓦剌没有确定的统治制度,和蒙古内各部落一直有矛盾,也并无直接的隶属关系,贸然在明朝建立统治,草原很多部落可能会直接进行战争,明朝也会攻击他们,这样反而不利于自身。从这个角度来说,瓦剌也不能杀英宗。

在土木堡,双方几十万兵马混战。死伤无数,英宗竟是毫发无伤,瓦剌见到他后,觉得他气度非凡,也没有像对待一般士兵一样直接进行攻击,也先见到英宗后,也觉得此人绝非一般人,将他带回营中帐篷,特地找来向明朝进贡的使者辨认。

使者认出这是大明皇帝明英宗朱祁镇后,众人又开始商量如何处理,最后,在也先弟弟的建议下,将明英宗作为俘虏。这样一来,英宗不仅在战争中全身而退,毫发无伤,被抓为俘虏后的人身安全也得到了保障。

明英宗被俘

英宗在被俘的一年里,竟然与敌军瓦剌也结下了友谊,可见他的魅力之大。他要离开时,也先设宴饯别,有些人还对英宗不舍的哭泣。

英宗的这些经历实在让人感慨他的运气和魅力,在战场毫发无伤,在敌营又能和敌军和睦相处,拥有着化险为夷的本领。

在宫里的钱皇后知道自己的丈夫被俘后,伤心欲绝。在景泰帝登基后,她更是对丈夫的处境感到忧虑,终日以泪洗面。万般无奈下,她开始日夜跪在神像前,祈求英宗能平安归归来。

钱皇后与明英宗

北方冬天本就严寒,石板地面又十分冰冷,长久下来,钱皇后的一条腿落下的疾病,无法痊愈。因为终日以泪洗面,她的一个眼睛也瞎掉了。

终于等到英宗平安归来时,英宗见到皇后因担心自己,为自己做到如此地步,对她的爱更加深了。

英宗被俘后,还有两个随从,一个是袁彬,一个叫哈铭,两人对英宗十分忠心,被俘的时间里,一直细心照顾英宗的起居生活。冬天,蒙古天寒,他们为英宗烤火暖衣,有什么好吃的也是先让英宗品尝,维护了英宗的身心健康。

也先与英宗

明朝的应对

反观明朝,没有国君的朝堂上,大臣们群龙无首。如果处理的不好,说不定会像北宋一样迫不得已南迁避难,从而导致最终落得亡国的下场。

其实,在明英宗被俘后,朝廷是有大臣建议迁都南下的,但是被于谦否定了。

"独不见宋南渡事乎!"于谦拿出来了当年北宋南迁却使文武百官沦为阶下囚的例子,说服了绝大多数主张迁都的朝臣,明朝最终决定不南下迁都。

瓦剌与明英宗

中国有句话叫做"以史为鉴",靖康之耻给后世上了极为惨痛的一课。宋朝君臣为了求和试图南逃,最终大部分做了金人的阶下囚。如此以史为鉴,明朝这些官员们如果放弃守卫都城而南逃他们会平安抵达南京吗?

答案是不可能。他们中的大部分也会如北宋君臣一样沦为阶下囚。而且他们会和北宋君臣一样,遗臭万年。

"俘虏皇帝"朱祁镇的归家之途

仅仅不迁都还不够,国不可一日无君,而且还是在如此特殊的时间。在于谦等名臣的提议下,明朝也没有主动找也先讨要英宗。并且还拥护郕王朱祁钰为皇帝。又令边关将领,不能私下与瓦剌接触,有情况及时上报。这样一来,明英宗的价值就降低了许多,瓦剌俘也不是,放也不是。

于谦

以英宗为人质向明朝索要财物的计划也无法实现,也先得知情况后十分愤怒,挥师攻打北京。明朝官兵英勇抵抗,这就爆发了北京保卫战,瓦剌多次攻击,多次失败。最终落入明军陷阱,在这场战争中死伤无数,只得离开大明领土,仓皇回到自己老家。

第二年,新皇帝改元景泰。由于瓦剌俘虏朱祁镇无法获取好处,又被明军打败,当年八月,朱祁镇被俘将近一年,瓦剌派人跟明朝商议求和,愿意放朱祁镇回去。由此,朱祁镇得以平安回到明朝。

明英宗朱祁镇一生堪称传奇,也给我们很多启示。要看清自己身边人,知人善任,不能轻信小人,否则错用一个人就可能酿成大错,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像英宗一样化险为夷。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敌军,明朝,朱祁镇,瓦剌,王振,明英宗,蒙古,大明,俘虏,平安,故事传记,明朝,朱祁镇,英宗,明英宗,蒙古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敌军,明朝,朱祁镇,瓦剌,王振,明英宗,蒙古,大明,俘虏,平安,故事传记,明朝,朱祁镇,英宗,明英宗,蒙古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敌军,明朝,朱祁镇,瓦剌,王振,明英宗,蒙古,大明,俘虏,平安,故事传记,明朝,朱祁镇,英宗,明英宗,蒙古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