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353年,朱元璋回到了他阔别已久的老家——凤阳。他仍然记得十几年前,他在凤阳苦难的生活。
这次朱元璋回到凤阳,只是为了一件事,他想要招兵买马。在他加入了红巾军之后,朱元璋愈发感觉造反是一项有前途的工作。
这么有前途的工作可不能让他自己一个人来做,他决定找回自己从前那些兄弟。让他们来帮助自己。
很快朱元璋就看见了自己从前的一个玩伴,正在地里蓬头垢面的干农活。朱元璋很高兴将他喊过来,说明了情况之后,自己这位兄弟也很爽快的答应他,还带他去找其他人。
朱元璋此时不会想到,自己以前的小时候的玩伴,将会成为自己一辈子的左臂右膀。这位玩伴,名叫徐达。
一、红巾军时期
徐达出生于公元1332年的凤阳,是朱元璋小时候的玩伴。和朱元璋的家庭类似,徐达一家三代务农,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家庭。
但是和朱元璋不同的是,徐达家中还算殷实,在大饥荒中也没有饿死人。在他幼时的玩伴朱元璋选择出家和做乞丐时,徐达还在老家安安稳稳地种田。
直到1353年,南方起义局势恶化,徐达自己看大元朝可能也撑不住了,才响应好友朱元璋的号召加入红巾军。
徐达由于家庭经济条件较好,所以生的人高马大,再加上常年锻炼武技,武艺高强,加入红巾军之后很快也就成为了朱元璋手下的一名大将。
朱元璋靠着他从老家招到的这些老乡兄弟很快就在红巾军内形成了自己的基本盘。红巾军的首领郭子兴和他的儿子郭天旭都是心胸狭隘之人,害怕朱元璋会夺取自己的基业,所以开始排挤朱元璋。
朱元璋在明白他们的意思之后,主动请求离开濠州城,准备找一块自己的地盘。
在朱元璋走的时候,徐达率先站出来跟随朱元璋的步伐,同时还鼓动了其他的老乡兄弟。最后朱元璋一共带走了二十八个自己曾经的同乡,这二十人后来都在朱元璋的崛起史上起到了重要作用,被称为“淮西二十八将”。
二、江南大战
至正十五年,朱元璋攻取了和州作为自己的地盘。但是在过程中,又于同为起义军的孙德崖起了冲突。
在冲突中,孙德崖最后抓了朱元璋作为人质。徐达马上站出来请求让自己来交换朱元璋。
冲突最后和平解决,二者都幸免于难。朱元璋在知道徐达的事迹之后大为感动,从此对徐达更为信任。
朱元璋之后就以和州为据点,准备大肆扩张自己的地盘。当时南方有着诸多的起义军势力,元军的实力已经大减,起义军则开始了内部的互相倾碾。
在朱元璋的麾下,以徐达和常遇春为最为勇猛的将士。徐达在这个阶段经常被朱元璋派去攻打重要战略节点,凸显了朱元璋对徐达军事实力的认可。
至正十六年,张士诚进犯镇江。徐达在抵御敌人的情况下,最后反包围了常州大营,击败了张士诚,并活捉了他的弟弟。
朱元璋称吴王之后,徐达因为自己的显著功绩被封为了左相国,以武将之身做到了文官的首席。
而在之后与陈友谅和张士诚的战争中,徐达都发挥了自己强大的军事战略实力,数次在劣势下击破敌军,为朱元璋的主力部队争取了宝贵的时间和战机。
如果说在朱元璋麾下,战术能力最强的是常遇春,战略能力最强的除了朱元璋本人就是徐达了。
三、北伐成功第一人
公元1367年,朱元璋以徐达为主将,常遇春为副将,号称三十万大军发动北伐。一路上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一路打到黄河边上。
次年,朱元璋称帝,宣布建立明朝。派徐达自黄河而上,进攻关中,徐达从黄河而上,收复了宋朝旧都汴梁,然后自虎牢关进入洛阳,在关中于元军大战,元军不敌,只得西逃。
而此时徐达发现了重要战机,在击破关中京畿地区的敌人之后,元军士气大减,正是北伐的好机会。
于是徐达率军强渡黄河,进攻元朝首都大都。元顺帝听闻明军大军将至,立即带着妃子和皇子逃窜回大漠。在元顺帝逃走的一天后,徐达拿下大都,实现了中国历史上一个不朽的成就——北伐成功。
四、功高而善终
徐达拿下大都后,又被朱元璋派往西北,平定西北地区。徐达在西北多次击败元军名将王保保,成为了北元朝廷闻风丧胆的人物。
徐达在立下不世奇功后,被朱元璋大肆封赏,被封为魏国公。同时朱元璋也将北伐众人托福给徐达,在之后徐达连年出征北元,共十余次,全部取得了大胜。
徐达虽然取得了大功,但是为人低调谦虚。朱元璋好以兄弟称呼徐达,而徐达则始终恪守臣子礼节,深受朱元璋的喜爱。
宰相胡惟庸曾经想要结交徐达,也被徐达拒绝。在朝廷派系激烈斗争时,徐达也置身事外,成为一名孤臣。
公元1385年,徐达病逝。朱元璋听闻之后,停止朝政为徐达哀声痛哭。并且追封徐达为中山王,在太庙中立为开国第一功臣。
朱元璋如此评价徐达:“受命而出,成功而旋,不矜不伐,妇女无所爱,财宝无所取,中正无疵,昭明乎日月,大将军一人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