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桧是南宋初期臭名昭著的奸相,对金国屈膝求和,杀害抗金英雄岳飞,一生罪恶累累,受到世人的千古唾弃。而李纲则是与秦桧同时期的爱国忠臣,在宋朝国难当头的危急时刻,李纲挺身而出,坚决主张抗金卫国,被世人崇敬千年。
乍一看,两人正邪殊途,黑白分明,根本不是一条道上跑的车。但令人匪夷所思的是,李纲却一度对秦桧印象很不错,对其给予高度评价,称赞他“精忠许国”,“立大节于宗社倾危之秋”。秦桧当上丞相后,李纲还专门写了一篇《贺秦丞相启》,夸奖秦桧有“临危著难夺之节”,甚至把他比作历史上的贤相召公、姬旦,已经远远超出了官场客套的范畴。
李纲为何如此高看秦桧?原来,这与秦桧在靖康之变中的表现有关。秦桧虽然后来遗臭万年,祸国殃民,但他也并非生来就是一个十恶不赦的坏胚子,在靖康之变中,他的表现确实有可圈可点之处。靖康之变堪称一块人性试金石,正所谓“时穷节乃见”,宋朝的文武群臣也接受了一次空前未有的严峻考验,秦桧意外地表现出色。
秦桧出身于宋朝一个基层官吏之家,父亲秦敏学担任过两任县令,职务卑微收入微薄。秦桧年轻时为了补贴家用,一度靠当私塾先生为生。但秦桧却有着一颗勃勃野心,时刻向往着能出将入相,出人头地。
政和五年(1115年),秦桧高中进士,从此踏上仕途,先后被任命为密州教授、京师太学学正,在宋朝国立最高学府国子监任职,主掌执行学规,考试训导,大概相当于今天的高校训导主任。但其后秦桧的仕途再度陷于停滞,在这个岗位上整整干了十一年。
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大举南下,一路势如破竹,直逼汴梁城下。心虚胆怯的宋徽宗打起了退堂鼓,把这个烂摊子不由分说扔给了儿子赵桓,是为宋钦宗。宋钦宗不过是个毫无治国理政经验的纨绔子弟,哪里应付得了这个阵势,欲战不敢欲降不甘,游移不定张皇失措,朝中大臣很多人都被金兵吓破了胆,主张屈膝求和。
秦桧却独持偏见,上了一篇奏疏《论边机三事》,坚决主张对金国采取强硬姿态,“不宜示怯,以自处削”,否则会助长金国人的嚣张气焰。但他人微言轻,并未引起宋钦宗重视。
金兵围攻汴梁之际,宋钦宗派使者与金国和谈,金国人提出让宋朝割让太原、河间、中山三大军事重镇。秦桧忧心如焚,再次上书《兵机四事》,力主宋朝应该积极备战,“守御不可缓”,不可轻易把军事重地拱手予敌,他还建议宋朝降低接待金国使者的礼节,以免有向金国示弱之嫌。可惜宋钦宗根本听不进去。
宋钦宗把张邦昌任命为“河北割地使”,让他办理向金国割让土地事宜,让秦桧担任副手。秦桧深以为耻,三次上书宋钦宗坚决不肯赴任。金国人执意要求宋朝割让土地,宋钦宗召集大臣商讨,秦桧在朝堂上与投降派范宗尹等人针锋相对,坚决反对割地。
徽钦二帝被掳走后,金国人计划在汴梁扶植张邦昌当傀儡皇帝,召集宋朝大臣,逼着他们签字表态。面对金国人的威逼,秦桧以惊人的勇气拒绝签字,反对立张邦昌为帝,“抗言请立赵氏宗室”,主张继续让赵宋皇族后人登基,结果触怒金国人,也被金国人带到塞外北方、
到此时为止,秦桧在靖康之变中的表现,不失为一个有气节的忠臣。故此忠臣李纲才会对他刮目相看,对他不吝赞美。但李纲没有想到的是,秦桧在羁留金国期间,思想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忠于大宋的忠臣,蜕变为卑躬屈膝的投降派,甚至可以说完全沦为金国人的铁杆帮凶与忠实鹰犬。他被金国人放回宋朝后,百般钻营取得宋高宗的信任,一步步窃取大权,化身为金国的代言人,干尽了祸国殃民的勾当。人性的复杂多变由此可见一斑。了解更多秦桧与李纲的史实,请阅读《宋史十讲》。
参考资料:《宋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