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看历史,思想有时候容易被史书带偏。
以为李世民当时杀李建成是因为皇位,其实这事儿最好反过来看,李世民当初,是为了皇位才杀的李建成,那么,这样说有什么不一样呢?
按照第二个逻辑,李世民当时为了皇位,他的对手其实还真不是李建成,而是坐在龙椅上的老爹——李渊。
当时的情况,李世民杀了李建成、李元吉之后,没有紧接着干掉自己的老爹,除了李渊及时认怂之外,其实还有相当大的一部分运气成分。
咱们接下来仔细来说一说当时的情况,来看看为啥李世民不杀自己的老爹。
在《旧唐书》里,李世民的形象被深度PS,给人以同情的错觉,认为都是儿子,老二功劳还这么大,你们这帮人,不民主,也不按劳分配,实在是太不应该。
然而封建社会里,谁来继位的道理可不是这样来算的,谁功劳大就是谁的,那还不形成诸子夺嫡、群雄逐鹿的乱象了。
因此,甭管李世民有多大功劳,那都是你作为臣子应该做的。
有点儿功绩就想要当太子,你的要求还挺高呀!
因此,李世民在玄武门干的这件事,甭管以后他怎么令人美化、诉委屈,那都是难逃乱臣贼子的骂名,他自己心里更是明白,自己干的就是篡位、谋逆、造反的勾当。
但凡已经下定决心要造反的人了,你说他敢不敢杀皇帝?按照史书上讲,当时李世民的情况已经岌岌可危了,李建成想杀他,李元吉想杀他,连老爹李渊也不怎么想让他活。
被兄弟、老爹扼住了喉管,濒临死亡,身处正当防卫地位的李世民,还会顾忌下手轻重,杀谁不杀谁?
因此,当时李世民的心已经硬如铁石,没有半分亲情所牵绊,只有皇位才能破局,那么谁挡着我取皇位,谁就得死。
于是李世民就设了玄武门这个局。
以往大家看玄武门,总会将注意力集中到门内那群死人身上,然而咱们如果仔细看李世民在玄武门事变前后的布置就能发现,这位做的功课不可谓不细,整个长安城内,除了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的部分人马收买不了,其他人马要么帮着助拳(常何),要么答应不插手(李靖),全部反水投向了李世民这边。
声势这么大,就为了搞掉李建成?可能吗。
因此,李世民当时其实做了两手准备,双线出击,一面对付李建成,另一面对付的就是李渊。
只不过李渊的运气比较好。
首先,那天李建成进了玄武门。
试想如果当时李建成事先得到消息,或者因为肚子疼来不了,那李世民领着一票造反的小弟们,接下来该怎么办?
冲出去攻打东宫太子府?可能性真不大,最大的可能就是立即全力控制住老爹李渊。
但这样一来,李渊可就非常被动了。
在面对外面还有李建成等人的威胁情况之下,李渊的处境自然不会像后来那样从容体面,父子之间的任何台阶、缓冲必然荡然无存,这个时候李渊任何一步,倘若走得敏感,都有可能激发李世民等人的过激行为。
因此,李建成在外面挂了,反而确保了李渊在内廷的安全,使得李世民能够平心静气地等老爹慢慢接受现实。
其次,李渊的头脑转得比较快,认怂非常及时,恰到好处,也使得他最终保全了性命。
尉迟恭一来,李渊就知道,糟了。
作为政治老手的李渊立即就看出了自身的情况,作为皇帝,身边能没有护卫,可史书记载尉迟恭身披铠甲过来大刺刺“请安”的时候,李渊身边的防御基本为零。
宫廷宿卫们都去哪儿了?
都忙着帮秦王砍李建成、李元吉人马去了。
时宿卫及秦府兵与二宫左右战犹未已。
这等于说,整个太极宫内的兵马,基本都已投靠了李世民,而自己身边唯一能够挡剑的肉盾,不过是大臣萧瑀和宰相陈叔达。
但这两位一个是秦王府的死党,一个是从内心倾向于秦王的大臣,此情此景,这两位哪有当肉盾的觉悟,自然是死命地劝李渊冷静,一定要冷静;淡定,一定要淡定。
都已经到这个地步了,李渊不淡定也没有办法,于是他也就顺水推舟,违心地说着场面话:
“我早就想让二郎当太子了。”
识时务就好,若是李渊不淡定,非要整什么幺蛾子,搞什么鱼死网破,那结果就真不好说了。
要不然,李世民怎么会让尉迟恭来“护驾”,有些事儿,尉迟恭来做,要比自己去做,会好很多。
搞定了外面李建成等人,自己老爹又识时务地认怂,大权在握的李世民自然也就恢复正常精神状态,也不整天疑神疑鬼地认为谁都要杀他了。
随着李世民对朝廷上下的大换血完成,李渊被软禁在太极宫,每日沉溺于温柔乡中自暴自弃。当李世民已经没有任何威胁了之后,如何美化自己政治形象的工作,被逐渐提上日程。
这个时候的李渊,才算是彻底进入了安全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