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张居正敢训儿子一样对待万历皇帝,多亏了明代有这个制度!

张居正敢训儿子一样对待万历皇帝,多亏了明代有这个制度!

都说活到老,学到老,这点对于皇帝们一样的。明朝皇帝继位以后,也需要接受再继续教育,即经筵与日讲,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君主以学致道,以道致治。

经筵亦称“讲筵”、“经幄”,其最初含义应代指一切学术讲座。正统初年始定经筵时,即有“月之二日、十二日、二十二日”进讲的规定,后又经过张居正的进一步改造和发展,将经筵一年分为两期举行,各称“春讲”和“秋讲”,每期三个月左右,春讲始于二月,秋讲始于八月,每月三次,在初二、十二、二十二进行,地点在文华殿。

经筵规定主讲《四书》、《五经》,进讲只不过根据预先写好的讲章,照本宣科宣读一番,教与学两者之间并不就授课内容进行沟通与交流,因此,作为学习者的皇帝并不大可能从这种庄严、烦琐而又寡淡无味的教学中学到什么知识。经筵教育真正重要的还是经筵仪式本身,朝廷需要通过它向天下臣民宣示朝廷崇儒重道的姿态。

不过经筵仪式过于繁复,用于讲读的时间被繁琐的仪式占据大半,为了弥补经筵教育实效的不足,其它的教学形式也就应运而生了。日讲的出现正是对经筵教育不足之处的一个有效补充。从制度上来说,日讲一般只有“早讲”,但因隆庆帝比较好学,其时又设置了午讲。

日讲讲读内容除了四书、五经这些儒家经典著作之外,为帮助皇帝能更好的理解和领会儒学真义,提高执政能力,又“间取典谟训诘及《贞观政要》、《通鉴纲目》、《大学衍义》等书,给明代皇帝们上历史课,“讲论古今兴亡成败,询问民间善恶疾苦,以求致治之道”。

虽然明代皇帝学习制度己非常完善具体,且便于执行,但经筵、日讲开讲与否的主动权基本掌握在皇帝手中,具有很强的主观随意性。像最爱玩的正德皇帝,即位初即“自开讲以来不时传旨暂免,计一月有余,进讲之数才得九日而己”。他在位时的大多数时间连朝政大事都不大理会,更不用说御经筵曰讲,参加学习活动了。

明朝的大臣们也都不愿意当讲官,因为学生是皇帝,放不开手脚来教学,只有一些时代例外。如万历时的张居正,《明史纪事本末》上有这样的记载:“初,上在讲筵,读《论语》‘色勃如也’,误读作‘背,字。居正忽从旁厉声曰:‘当作勃字’。上悚然而惊,同列皆失色。”上日讲课的时候,万历不小心读错了一个字,被张居正当成儿子一样指责,不敢哼一声。

但说到底,这些讲官只是皇帝的臣子,师道和君道哪个更重要也没有形成定例。像景帝的时候,“开经筵,以宁阳侯陈懋、阁臣陈循、高榖知经筵,阁臣商辂等为讲官,每值讲毕,辄布金钱于地,令诸臣竞拾,独高文义以老不能俯仰,遂无所得,同列代拾以贻之”,把钱扔到地上给老师们哄抢,丝毫不尊重师道,教学的质量也由此可知了。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进行,教学,时间,教育,敢训,皇帝,经筵,儿子,仪式,张居正,观点评论,宁阳侯,讲官,皇帝,张居正,文华殿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进行,教学,时间,教育,敢训,皇帝,经筵,儿子,仪式,张居正,观点评论,宁阳侯,讲官,皇帝,张居正,文华殿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进行,教学,时间,教育,敢训,皇帝,经筵,儿子,仪式,张居正,观点评论,宁阳侯,讲官,皇帝,张居正,文华殿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