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这群人和李渊打响了反隋的第一枪,为何三分之二进不了凌烟阁?

这群人和李渊打响了反隋的第一枪,为何三分之二进不了凌烟阁?

文/龙魂枪

01

大唐武德二年(619年)秋日的一个夜晚,月明星稀。

毗邻晋阳宫的一所宅院里,有兄弟二人正在进行一次很私人的家庭聚会。

既然是聚会,就少不了酒。

酒这东西,心情好,三两的量能喝八两;心情不好,一斤的量半斤就倒。

这不,哥哥很快就显露出醉态,说话调门越来越高:

“那谁!他是个什么玩意儿!别人不知道他,我还不知道他!”

弟弟说:“兄长,怎么老是要提他?你现在并不比他差呀。”

“我就是看不惯他那幅装的样儿!”

“唉,兄长看来今天又喝多了。”

“喝什么多!早晚哥哥我要把那货弄了!”

弟弟一看哥哥又开始胡说了,赶忙站起身来要告辞。

“你们是不是都怕他?我可不怕!”

“兄长,不要再说了,这话传出去对您不好。”

哥哥一摆手:“怕啥!?这是在咱自己家。”

“一定要杀了裴寂!”

“兄长!不要胡说!”

“一定要杀了裴寂!”

他们没发现,不远的一处花草背后刚好蹲下一个窈窕的身影...

02

刚才喝酒的兄弟俩是什么人?

裴寂又是谁?

为什么要杀裴寂?

哥哥刘文静,时任大唐鲁国公、民部尚书(民政部长)。

弟弟刘文起,时任大唐散骑常侍(中央政研室副主任)。

裴寂,时任大唐魏国公、尚书右仆射(副宰相)。

如果仅从这些信息来看,裴寂应该是刘氏兄弟的上级领导。

为什么要杀裴寂呢?

对上级领导有意见,自古以来就很多。

原因也不外乎两点:

第一点,不服气,总觉得自己的水平比上级领导高;

第二点,嫉妒,总感到自己憋屈。

特别是嫉妒,这东西一旦在人心里滋生,就很难再摆脱。

刘文静对上级领导裴寂不但不服气,而且还嫉妒。

不服气裴寂的官位,不服气裴寂的政治举措,不服气裴寂这个人。

嫉妒裴寂的职位,嫉妒裴寂的得宠,嫉妒裴寂的一切。

其实,裴寂的官并不比刘文静的官大多少(下面会讲),只不过在李渊面前受宠爱的程度少了那么一丢丢。

表现在哪儿呢?

《旧唐书·裴寂传》记载:

拜(裴寂)尚书右仆射,赐以服玩不可胜纪,仍诏尚食奉御,每日赐寂御膳。高祖视朝,必引与同坐,入阁则延之卧内,言无不从,呼为裴监而不名。

说白了,就是李渊经常赏赐裴寂物品,还专门喊裴寂一起吃饭(有时还送个烧鸡什么的)。

让裴寂坐下汇报工作;午休的时候,让裴寂到床前说事。

还有就是,李渊总是亲切的喊裴寂“裴监”而不是称“裴尚书、裴相”或“裴寂”。

其实,这都不是什么大问题。

可是,在刘文静看来,就是不能接受。

你裴寂凭什么呀!?

是呀,裴寂凭什么呀?

李渊画像

03

李渊建唐之后,为表彰当初那些提着脑袋跟着自己的人,就搞了个《太原元谋功臣榜》。

入榜之人共有17人,分为两个等级。

第一等3人,分别是李世民、裴寂、刘文静。

第二等中,知名度较高的有长孙顺德、刘弘基、柴绍、殷开山、武士彟(武则天的爸爸)等14人。

李渊还发布了一道召命:第一等人,可以免2次死罪;第二等可以免1次死罪。

这是了不得的荣耀和恩赐啊,比起后来李世民搞的“临渊阁24画像”可实惠的多。

李世民是谁自然无需多说。

裴寂和刘文静怎么能和秦王一个等级呢?

因为裴寂、刘文静和李世民一样,都是促使李渊晋阳起兵的最先三只火把。

刘文静,男,陕西武功县人,长相俊美多谋善断,是前朝大隋的官二代兼“烈士之后”(其父是大隋一品大员且死于半岛战争)。

按说,这样的青年才俊“H二代”应该受到朝廷的特别培养。

可惜,在杨广手下,只是做了个晋阳县令的小官。

裴寂,男,山西临猗人,姿容俊伟,是前前朝(北周)的官二代(其父是省部级),14岁参加工作,杨广时期任晋阳官副监。

晋阳官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场所。

晋阳官始建于东魏武定三年(545年),本是北魏权臣高欢(北齐国的奠基者)的避暑之所。

杨坚立隋后,晋王杨广便开始整修晋阳官并把此作为父皇的一处行宫。

等到杨广登基之后,晋阳官就成了他自己的行宫。

这一下,晋阳官更是迎来了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不仅大规模重建而且设立了直属中央政府管辖的晋阳官监。

山西作为杨广的“发迹之地”,很受杨广重视。

隋大业13年(617年),杨广提拔姨表兄弟李渊为太原留守兼晋阳官监,负责“龙兴之地”的一切军政大事。

所以,这时的李渊和裴寂、刘文静之间,便产生了历史的交集。

如果按职务算,兼任宫监的李渊是正部级,任副宫兼的裴寂起码也是个副部级待遇;而刘文静呢,还是个县处级(撑死了是副厅级)。

如果按关系算,李渊和裴寂算是一个锅里搅马勺的领导班子成员(还是老相识)。刘文静呢,只能算是李渊的下下级。

好在刘文静是晋阳县令,算是李渊、裴寂工作地的“父母官”,加上刘文静刻意的去攀附讨好李渊,所以也勉强算是成了李渊、裴寂个人小圈子外的一员。

不过要是没有李世民的参与,估计李渊、裴寂不一定会把刘文静纳入私人“小圈子”。

但李世民一参与,情况就发生变化了。

年青的李世民是最早有反隋的野心(李渊也有,但顾虑多一点)。

他看到裴寂和父亲的关系好,就想托裴寂给父亲“打打气”。

可问题是自己与裴寂的关系一般,这样胆大的话也不敢一下子就露呀。

于是,刘文静(之前因为一些政见很受李世民认可)给李世民支了个招——曲径通幽。

所谓曲径通幽就是先搞定裴寂,然后再让裴寂来影响和带动李渊。

裴寂也不傻,在与李渊、李世民的交往过程中,对二人的心思也很洞悉。

后来,裴寂就借职权之便给李渊设局下套(给李渊找宫女陪吃陪玩陪睡,史学界对此事存疑),让李渊坚定了信心也堵住了退路。

就这么,李渊就起兵了。

04

李渊起兵了,李世民、裴寂、刘文静为此都作出了贡献。

李世民的功劳就不说了,裴寂和刘文静都作出了哪些突出贡献呢?

《旧唐书·裴寂传》记载:

及义兵起,(裴)寂进宫女五百人,并上米九万斛、杂彩五万段、甲四十万领,以供军用。

《旧唐书·刘文静传》记载:

文静诈为炀帝敕,发太原、西河、雁门、马邑。

比较说明一下。

李渊起兵,裴寂慨公家之慷,献上美女、粮食、布匹、盔甲(其实李渊自己就能直接拿)。

李渊起兵,刘文静伪造圣旨宣布“皇帝又要征兵攻打辽东了”,直接激起了三晋之地军民的愤怒,极好地营造出了“官逼民反”的舆论氛围。

如此看来,似乎是刘文静的作用更重要一些。

可大家可能忽略了裴寂献上的500美女这一数字。

裴寂的500美女可不是当做“军妓”使用的,而是用于“国际贸易”。

据说,这500美女全被李渊送到了异国他乡的突厥,并以此换来了李渊集团的后方稳定以及突厥的军事力量支持。

由此可见,裴寂献500美女之举,肯定是早有准备、早有计划(只不过不知道是不是裴寂的首议)。

如此看来,裴寂的功劳似乎也不是上面说的那样简单。

然而,非常诡异的是《旧唐书》对这件事语焉不详。

倒是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上提到:

六一七年,刘文静至突厥,见始毕可汗,请兵,且与之约曰:“若入长安,民众土地入唐公,金玉缯帛归突厥。”

若再如此看来,最终完成这笔“国际贸易”的人,是刘文静,还是刘文静功劳大呀。

不过,关于谁的功劳大这一点,我们说了都不算。

真正说了算的人是李渊。

617年11月,李渊成功占领长安,也学着曹操弄个傀儡,自己则当个大丞相。

李大丞相封裴寂任丞相府长史(实职秘书长)、魏国公;

封刘文静任丞相府司马(虚职秘书长)、鲁国公。

618年5月,李渊建唐,立李建成为皇太子,封李世民为秦王兼尚书令(正宰相),李元吉为齐王。

同时,任裴寂为“实职副相”,刘文静为“虚职副相”(讷言)。

看到这儿,其实我们都明白了,在李渊眼里,裴寂和刘文静的位置的确是不一样的。

为什么裴寂的职务比刘文静总是高一点?

两人起点不一样,与李渊的私人关系、个人感情更不一样。

是的,你可以不服,但你却无法改变。

刘文静也就是从这时候起,滋生了嫉妒之心。

李世民剧照

05

假如李世民是一个安分守己的王,或是一个胸无大志的王,或是一个养尊处优的王,唐朝的历史也许就没有那么多的精彩了。

在李氏集团的奋斗史上,李世民是最强悍最优秀的一个人。

武德元年(618年)李渊立国之后,专门为李世民设置了一个军政机构——陕东道大行台。

这是一个权力极大的机构。

总部设在蒲州(今山西永济市),辖区包括今山陕冀豫四省,麾下集中了大唐几乎所有的精锐兵马。

其主要任务是负责经略洛阳(隋东都),伺机消灭河北的窦建德和河东的王世充。

陕东道大行台很特殊:

首先是地位高——统领大唐其他各道府军、民所有事务,一把手是秦王、尚书令李世民;

其次是权力大——李世民有权不经中央政府而直接任免辖区属下军政官员;

第三是地盘大——管辖范围基本是唐中央政府能够控制的主要区域。

说白了,这其实就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超级军事集团。

李渊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一是因为现实需要。

唐立国了,但还远远没有完成统一大业,军事打击还是主要手段。

唐将中,最能打的、有血缘关系的,唯有李世民,平天下更需要李世民。

二是无奈之举。

在争夺大隋天下的战斗中,李世民居功至伟,无论是谋略还是威信,已无人可比。

而且李世民目前的自身实力不但已经远超皇太子,甚至李渊都不太好驾驭。

这些年来,李渊不是没有过担心,也不是没有采取过制约,但奈何李世民死死地攥住军权不丢且又权谋高超。

一句话,阳谋阴谋都斗不过这个“唯缺太子身份”的儿子。

刘文静因为之前和李世民合作愉快,就被李世民招进了陕东道就任大行台左仆射(二号首长)。

里是一个牛哄哄的军事集团,更是一个权力熏天的“国中之国”。

刘文静来到这里,也算是出了一口长期被裴寂压一头的恶气。

与李世民的关系越来越亲密,让刘文静自我感觉良好。

他心里不止一次想:裴寂,你小子等着,落到我手里一定让你好看。

在具体行动上,刘文静就开始时常与裴寂“唱反调”:

每廷议多相违戾,寂有所是,文静必非之,由是与寂有隙。

——《旧唐书·刘文静传》

裴寂呢,对于屡次“挑衅”自己的刘文静也很头疼。

刘文静这是要搞我啊!

06

619年3月,河东军阀刘武周进犯唐境太原。

裴寂立即向李渊请命要掌军权,并顺利兼任晋州道行军总管,负责指挥作战。

不过,很遗憾,裴寂打仗不行,接连大败。

半年后,李渊不得已只好召回了裴寂(下狱拟治罪),并把作战任务交给了李世民。

李世民接手山西战事之后,只用了2个多月,就全歼了刘武周集团。

这其中,刘文静负责后勤保障,功不可没。

刘文静很高兴,他认为兵败的裴寂这一次恐怕要小命不保了。

但事实出乎意料。

刘文静发现裴寂不但很快被释放了,而且官职、待遇、恩宠的,啥都没少。

刘文静气呀,一碗山西老陈醋下肚之后,浑身上下都透满了酸。

刘文静不理解:这裴寂,究竟是给皇上使了什么魔法?

于是,嫉妒之心、不满之心就像一把锋利的刀子在绞割。

事也巧了。

就在这时,刘文静家中突然出现“闹鬼”事件(原因不明但很诡异),弟弟刘文起就请来巫师在哥哥家里“披发衔刀”(很恐怖)的做法。

结果,一个不受刘文静宠爱的小妾就把之前听到、看到的和现在的诡异情况都告诉了娘家哥。娘家哥很快就以“刘文静谋反”的罪名告知了皇上(难道这个娘家哥是大内密探007?)

李渊二话不说,直接下令把刘氏兄弟抓了起来,然后交给裴寂(应该回避的)和萧瑀(户部尚、国舅爷)审理。

裴寂、萧瑀二人是怎么审理的,史书没有记录。

但《旧唐书·刘文静传》中有这么一段:

文静(辩白)曰:起义(反隋)之初,忝为司马,计与长史位望略同;今寂为仆射,据甲第,臣官赏不异众人,东西征讨,家口无托,实有觖望之心。因醉或有怨言,不能自保。高祖谓群臣曰:文静此言,反明白矣。李纲(礼部尚、太子老师)、萧瑀皆明其非反。

啥意思呢?

刘文静辩解说:我与裴寂资历、功劳差不多,但他的官比我大,受赏比我多,我为大唐我东征西讨的,感到不公平,确实在酒后发过一些牢骚。

皇上就以此定案说:好啦,犯人已经招供了。

李纲(礼部尚、太子老师)、萧瑀都知道刘文静并非谋反,但不敢言。

但有敢于发声的,比如秦王李世民。

07

李世民说:刘文静是有功之臣,不过就是有些不满,不应该定谋反罪。

李渊听了,心里有些不舒服。

有些不满?对谁不满?是对朕不满。对朕不满还不是谋反吗?

但李世民的意见(权势)是有分量的,李渊需认真对待。

得知有秦王为自己讲情,刘文静觉得能渡过危险了。

何况自己和裴寂、李世民都是“元谋功臣榜”的一等人物,有两次免死的特权。

可刘文静忽略了一个情况:免死两次也好一百次也罢,那可是有前提条件的。

什么条件?——谋反罪除外。

不过刘文静这时比较乐观,他认为自己无非就是酒后失态加上搞了些封建迷信,扣个谋反罪有点勉强吧?

关键时候,裴寂站了出来。

“文静才略,实冠时人,性复粗险,忿不思难,丑言悖逆,其状已彰。”

接着又说:“陛下,当今天下未定,外有勍敌,今若赦之,必贻后患。”

裴寂这几句话,即符合李渊的心思又狠狠的踏了一脚刘文静。

同时也让李渊进入了深度思考:刘文静该杀不该杀呢?

不杀?意味着自己向儿子妥协了。

杀?儿子会不会因此和自己公开决裂。

不杀?这样是不是向臣子传递或透露出一种皇上已经无法掌控局势的意思?

杀?

还是不杀?

...

杀!

以李渊的智慧,心里门清刘文静不是真要谋反。

可李渊为什么还是要杀刘文静?

这就是帝王和普通人的不同之处。

李渊这时已经意识到秦王李世民权力太大、实力太强。

这种强势不但严重威胁着太子李建成,还威胁着自己。

可唐帝国又很需要很需要秦王李世民这样的军事大才。

是时候该敲打敲打这个特别能干的儿子了。

李渊下令以谋反罪诛杀刘文静、刘文起并抄家。

对于诛杀刘文静的最总裁决,李世民最终也选择了沉默。

因为李世民知道父皇的心思。

他也在思考:

免死?金牌?圣旨?

写的再好说得再多,都是权力的游戏!

这个权力只属于一个字——朕!

所以文静兄,你先安息吧...

08

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庚申日(626年7月2日),李世民发动了震铄古今的兵变。

三日后(六月初七癸亥日(626年7月5日),李世民被“立”为皇太子。

武德九年八月初九甲子日(626年9月4日),李渊退位,李世民登基为帝,次年改元贞观。

贞观三年(629年),李世民为刘文静平反昭雪。

同年,裴寂因牵涉“僧人法雅妖言妖言惑乱案”,遭罢官削职并被驱逐出长安。

据说裴寂曾找李世民求情,李世民训斥道:

不是太上皇的恩宠,你能做到位居人臣吗?朕,没杀你,已是施恩了。

望着惊惶不安的裴寂,李世民默默的说:朕是唐之皇帝!

作为2/3的《太原元谋功臣榜》一等开国功臣,裴寂李文静却都未能进凌烟阁。

裴寂呢,和高祖关系太好,李二不能让。

而刘文静是被老爹处死的,画凌烟阁时距老爹去世也就七八年,老爹的面子得给。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李渊,什么,一枪,晋阳,尚书,分之二,哥哥,刘文静,杨广,裴寂,观点评论,李渊,晋阳官,李世民,刘文静,裴寂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李渊,什么,一枪,晋阳,尚书,分之二,哥哥,刘文静,杨广,裴寂,观点评论,李渊,晋阳官,李世民,刘文静,裴寂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李渊,什么,一枪,晋阳,尚书,分之二,哥哥,刘文静,杨广,裴寂,观点评论,李渊,晋阳官,李世民,刘文静,裴寂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