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十年,岳飞率军北伐接连取得胜利,就在此时,却得到了宋高宗的退兵诏书。在“十二道金牌”的催促下,岳飞被迫撤兵,更是“十年之力,废于一旦”的感慨!对于这段历史,后人提及无不唏嘘感慨,认为如果岳飞不撤兵,他就能直捣黄龙,恢复中原。岳飞真能这样吗?且看【纵横五千年】的编者独孤雁一一道来!
当然历史是不能假设的,但是我们可以根据宋金双方的实力,以及当时的战场形势做出科学合理的分析。当时认为岳飞不撤兵,北伐就能成功的人,不在少数,但大多是书生士大夫,他们对于战争形势,以及双方的实力并不了解,完全是出于愤慨,这一情绪深刻影响了后人。
首先,我们先看看宋金双方当时的军事实力。先说南宋,据历史学家徐规先生考证,在绍兴四年到绍兴十二年间,南宋的军队总数大概在30万人左右,除去川陕外,大约有20万人。这20万人中,具有较强战斗力的,也就是岳飞、韩世忠、刘锜等人的部队。
其实金国军队的总数,与南宋大致相同,也在30万人左右,不过金军拥有当时令人恐怖的重甲骑兵。虽然双方兵力基本相同,但宋军存在一个致命的缺点,那就是虽然岳飞、韩世忠等人的军队骁勇善战,但他们不相统属,各自为战,很难协调一致行动。
再看金军却不存在这个问题,当时的金军统帅完颜兀术统领各路军队,可以随时集中优势兵力,对宋军进行各个击破。反观宋军是以步兵为主的,在野战时处于明显的劣势。另外有一部分宋军属于临时招募,战斗力极差,所以只能倚靠岳飞等人的精兵强将。
其次,我们再看看宋金双方的经济实力。宋朝南迁后,领土大幅缩水,加上战火不断,所以只能依靠淮浙、广、江南的财力支撑,收入“才平时五分之一”,用有限的财力去支撑这场战争,对于南宋来说,十分艰难。金国则不存在这样的问题,他们一方面占据汉地,另一方面以掠夺为生,经济上问题不大。
最后,再来说说宋金当时的军事形势。岳飞虽然短期内取得了多场大捷,但此时的形势也朝着不利的方向发展。岳家军恢复了许多领土,这直接导致兵力分散。再加上接连几场恶战,岳家军虽然取胜,但其实也遭到严重损失,比如杨再兴等人纷纷战死。
另外整体战场局势也十分不妙,岳飞的友邻部队纷纷撤兵,岳家军成为北伐的孤军。此时金兀术在主力军的基础上,有征集河东、河北等地的10多万军队。对于这些情况,岳飞是了如指掌的,此时敌我双方实力发生变化。因此在之后的时间,岳家军一直处于守势,根本无力去恢复东京开封府。
当时的形势对岳飞来说,已经非常困难,凭借自己手中的几万人是无法恢复中原的。此时岳飞接到了宋高宗的命令,“择利进退,全军为上”。也就是说宋高宗没有明确让岳飞撤兵,而是让他根据战场形势判断,以保全军队为上策。无奈之下,岳飞只得撤军。
之后,宋金双方达成绍兴和议,合约的内容当然是可耻的,但也反映了宋金双方的真实情况,宋朝无法恢复中原,金朝无法完全灭宋,双方处于一种均势的状态。此时对于赵构来说,此时最危险的不是北方的金兀术,而是手握重兵的岳飞!
——————————————
品读千年变革,感悟人生冷暖,更多精彩,请关注【纵横五千年】
微信公众号:纵横五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