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驾崩,孙子朱允炆登基,是为建文帝。朱允炆即位后,决定削藩,燕王朱棣实力最强,朱允炆深感威胁。刚开始,削藩行动进展的比较顺利,朱棣看到自己的兄弟被这个年轻皇帝一个个收拾掉,决定给予回应。
建文元年到建文四年,朱棣发动一场被称为“靖难之役”的反抗斗争,最终获得了胜利。建文四年六月,朱棣兵临南京城下,谷王朱橞与曹国公李景隆开金川门迎降,南京城被破。
朱棣进入南京城时,皇宫大火,建文帝下落不明。关于建文帝下落,是明史第一谜案。建文帝被烧死了?暗中逃走了?去当和尚了?这三种说法,最常被人提及。
十年前,贵州下辖的地级市安顺市开发区幺铺镇出现了一个大新闻,这里出现了一枚相传为建文帝流亡时铸造的大印,名曰“大仃国王都行省之印”。大印的拥有者名叫朱永斌,据此人介绍,这枚大印是家族流传下来的,而且父辈还告诉祖上有一个人当了皇帝。
这枚大印分为三个部分,分为印纽、印台、印面,重达0.6公斤,印高2.25寸,上铸辟邪神兽,卧镇印台之上,印面为长方形。印台厚0.65寸,,长2.7寸,宽2.1寸。 从制式来看,这是一枚辟邪用印。
印文的九个字“大仃国王都行省之印”,为九叠文篆书体。之所以说这枚大印是建文帝使用过的,专家给出了原因。所谓的“大仃国”并非指国家,而是表达了拥有该印的人颠沛流离,孤苦无依。
就是说,国家发生了大的灾难,君王流落人间,四处逃命,被迫使用“王都行省”作为自己的署事名位。专家的这种说法,有没有一定的可信性?还真有。有一种说法,说的是建文帝从南京城逃走后,在锦衣卫的护送下,来到了安顺西秀区、镇宁、紫云三县交界处,躲藏在苗族聚居的深山老林中,建文帝最终也死于这里。
正是这样的经历,建文帝临死前留下一个命令,“不与谢姓人开亲,不与谢姓人结仇。”一方面说明两人是“君臣”关系,另一方面则是表达两人关系非常密切。建文帝面对追兵,使用“大仃国王都行省”字号也是正常的一件事,说明了他并没有在宫中被大火烧死。
参考资料:《明史·本纪第五·成祖》、《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