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太祖朱元璋,虽然祖上皆是赤农,到朱元璋的时候,更是差点饿死,后来没办法送到寺庙里去当和尚;以朱元璋的条件,无论是习文还是习武,似乎都是一个玩笑,但是就是这么一个人,似乎天生什么都会,无论是兵法韬略还是治国理政等等。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对于如何永保大明万世基业下足了功夫,最终通过总结西周以来的历代统治经验,施行郡县制与分封制相结合的统治体制,即设立官府管理百姓,分封藩王拱卫朝廷。
当时,残元势力虽已退回岭北行省,但仍很活跃,时常南下侵扰,对明朝构成严重威胁。于是明太祖效仿春秋战国诸雄侵夺夷狄土地,尊崇周室天子的做法,实行“诸王靖边”的策略。
这样游牧民族就无法击破像秦、晋、赵、齐、燕这样的前线尊王攘夷诸侯来实现对中原的征服,岭北行省的游牧民族反而要时刻面对来自诸侯侵夺牧场领地的威胁。
先后分封辽、宁,燕、谷、代、晋、秦、庆、肃九王,分布在从东北到西北的漠北边防线上。因为他们拥有军权,镇守着边塞,故称之为塞王。每个王府约配备三个护卫指挥使司、二个围子手所、一个仪卫司,约有万余人。
朱元璋的长子朱标,肯定是最理想的皇位继承人,朱元璋称吴王时,立朱标为王世子,随宋濂学习经传。自幼受到悉心教导,明太祖对他寄予厚望,多方培养。
朱标天性仁慈,对兄弟十分友爱,秦王朱樉、周王朱橚及晋王朱棡等曾多次有过错,朱标从中调护求情,使他们免受责罚,在诸王中威信颇高。奈何朱标早死啊,否则朱元璋也不会为了长皇孙朱允炆顺利登基,而杀死那么多开国功臣了。
朱元璋次子叫朱樉,后来被封为秦王,就藩西安,并成为为宗人令。1391年,因其在藩国多过失,被召还京师,后经皇太子朱标解劝,次年放还藩封。1395年,朱樉受父命率平羌将军宁正等人征洮州,获胜,受赏赐甚多。同年三月朱樉病死。
朱元璋三子朱棡,后来被封为晋王,就藩太原。修目美髯,顾盼有威,多智数,学文于宋濂,学习书法于杜环。朱棡骄纵,在国多不法。有人上告晋王谋反,朱元璋大怒,欲治罪,幸得太子朱标全力保护。
1391年,朱标巡视陕西归来,朱棡随朱标来朝,敕归籓,越加恭顺。朱元璋非常看重燕王朱棣和晋王朱棡,大将如宋国公冯胜、颍国公傅友德皆受节制。1398年病死。
朱元璋四子朱棣,明朝建立后被封为燕王,就藩北平之后,多次受命参预北方军事活动,两次率师北征,加强了他在北方军队中的影响。建文帝即位后采取削藩政策,不仅监视朱棣,还欲调走他的军队,朱棣发动靖难之役,起兵攻打建文帝。1402年在南京称帝。
朱元璋十三子朱桂,后来被封为代王,就藩大同。但是受晋王朱棡节制,后来因性格暴躁,犯下罪过,被废为庶人。但是明成祖朱棣对这个弟弟还算不错,后来恢复了朱桂的王爵,但是这个朱桂屡教不改,后来只得将其圈养了起来。
朱元璋十四子朱楧,后来被封为肃王,就藩甘州。署理陕西行都司甘州五卫军务。1397年,令督军屯粮,由长兴侯耿炳文跟随。后来44岁的时候就病死了。
朱元璋十五子朱植,后来被封为辽王,就藩广宁州。朱植很有能力,手握重兵镇压辽东地区,但是建文帝担心朱植会帮助朱棣,于是就将朱植改封为荆州。后来朱棣篡位后,觉得这个弟弟当时没帮自己,于是就不怎么喜欢他,把他的护卫都消减了,只留下军校厨役三百人供他差使。
朱元璋十六子朱栴,后来被封为庆王,就藩宁夏。本应移驻封地宁夏镇城,因为当时宁夏地近边外,是一个新设立卫所的战区,尚难保障亲王的安全和承受王府庞大的经济负担。朝廷命令庆王暂时改驻韦州城,就近由延安、绥德、宁夏的租赋供给。1395年授权管理庆阳、宁夏、延安、绥德诸卫军务。
1397年始建府邸。朱栴好学有文,忠孝出天性。明成祖非常赞赏,令每年到韦州度夏。1426年,朱栴上言宁夏卑湿,水泉恶,乞仍居韦州。不许,令岁一往来,如明成祖时。不久有护卫人参奏朱栴不法,又有宦官马安住诽谤朱栴,朱栴不自安。后来朱栴屡屡请调以避嫌,但是朱棣都不准许,后来朱栴郁郁成疾,一病不起而死。
朱元璋十七子朱权,后来被封为宁王,就藩宁国。朱权朱权带有甲兵八万,战车六千,所属朵颜三卫骑兵均骁勇善战。朱权多次会合诸王出塞作战,以善于谋略著称。但是在靖难之役中被朱棣绑架,共同反叛建文帝,朱棣即位后,将朱权改封于南昌,并加以迫害,朱权只好将心思寄托于道教、戏剧、文学,郁郁而终。
朱元璋十九子朱橞,后来被封为谷王,就藩上谷宣府。1391年册封为谷王。他积极贯彻朱元璋提出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治国方略,构筑长城,戍边御敌,做出贡献。后自恃迎成祖进金川门有功,骄横霸道,陷害忠良,于永乐十五年被废为庶人,宣德三年在狱中去世。
朱元璋二十子朱松,后来被封为韩王,就藩辽东开原。朱松为人谨慎,聪慧机敏,博览群书,通古今。在王位十七年,未就藩,于1407年病逝于南京,年28岁。谥号宪王。葬于南京安德门外。
这些漠南塞王起先权力很大,有兵权,可以调动地方部队,任命王府官吏。朱棣本身就是九大塞王之一,深知塞王军队的强大,朱棣造反之后,将塞王南迁,整个北部边境就出现了巨大的危机。
不能说朱棣“鼠目寸光”,只是朱棣看待问题的方式和朱元璋不一样,朱元璋要的是朱氏子孙建立的大明万世流传,而朱棣担心的是自己的兄弟,或自己的后代会被这些藩王夺位。其实,最合理的就是朱标继位,朱标登基,这些兄弟们没有一个人敢反,毕竟这个长兄恩威太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