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仁宗和辽兴宗的谈判:一次成功的敲诈
前言
厚重的城墙无声地诉说着他们身上经历过的伤痕,是战争、是刀枪留下的痕迹,中国历史已经随着时间流逝,他们留下的痕迹却是永不磨灭。
起因
公元1005年,宋朝和辽国建立了潭渊之盟,双方互不侵犯,而宋朝每年给辽国岁币三十万,这种盟约的开启,就是长达百年。
▲潭渊之盟
结果
宋仁宗决定推行范仲淹所说的改革方法,对朝廷内外进行改革,决定辞退一些官员。
▲宋仁宗
始末
一、辽国的敲诈
在潭渊之盟以后,辽国和宋朝可以说保持着兄弟之间的友谊,互不侵犯。这种关系持续时间很长,但是很快在公元1042年,辽国使臣来到宋朝,即将打破这种缓和的局面。
辽兴宗最开始的时候,朝廷大权还是被自己的母后把持着,导致辽兴宗并没有什么实权,后来还是在自己弟弟的帮助下,才成功的获取权利,但是太后一党的势力还存在,于是辽兴宗决定威胁宋朝,获取利益,壮大自己的能力。
他们带来了辽兴宗所认为的罪名,分别是窃取河北中原以南的地区;还有宋太宗出兵,并且进攻契丹的朋友西夏,以及宋太宗在辽宋边界上修建军事防御。
面对辽国使臣来势汹汹,宋仁宗顿时害怕了,他十分担心自己国家被辽国攻打,于是决定听辽国怎么说。
但是辽国要求增加岁币,否则就出兵攻打,而且辽国使臣信誓旦旦地告诉宋仁宗,他们修建的水系工程没有任何作用,他们用个竹竿就能过来。
▲辽国、宋朝
二、双方谈判
面对辽国的挑衅和罪名的排列,宋仁宗马上解释,表示地盘被占领,不是我们宋朝做的,而是周世宗;攻打西夏也不是我们想要的,而是西夏称帝,还不断骚扰宋朝边界,我们忍无可忍,才决定出兵的。
至于在边防地区修建军事防御,增加军队,这都是很正常的,只是为了巩固边防。所以宋朝自始至终都没有违背,至于辽国所说的赔偿,自然不算。
无论是从事实角度来说,还是从其他方面,宋朝做得没有错处,但是宋仁宗十分担心被辽国攻打,所以虽然他做得对,这封信写的也非常认真,但是宋仁宗还是非常担心。
▲富弼
于是决定派了富弼前往辽国谈判,虽然说宋仁宗理直气壮,但是在国家实力上,宋仁宗瞬间底气不足。
于是专门和富弼说,这一次去只不过是告诉辽国,他们的做法都是对的,但是辽国要是执意赔偿,我们还是可以妥协的。
皇帝懦弱,但是臣子并不是,富弼自然清楚宋仁宗担心战争,于是富弼来到辽国,找到辽兴宗就表示,辽国和宋朝交好,要是辽国不出兵,自然是皆大欢喜的;但是辽国出兵,伤害的是国家利益,获利的是辽国大臣。
辽国身为一个游牧民族的国家,自然也清楚自己手底下大臣的想法,毕竟他们不像真正的宋朝管理一样,每一个人手中都有兵权,如果打仗,大臣可以趁机拓展自己的势力。
所以这个时候辽兴宗沉默了,富弼见状,马上乘胜追击!
▲辽兴宗
三、宋仁宗的妥协
对于辽国提出的事情,富弼带着宋仁宗的书信给辽国看,而且表示宋朝可以给岁币,也可以联姻,但是现在只能选择一种。
如果辽国能够阻止西夏侵扰宋朝,岁币可以是二十万,如果不可以,岁币就会减一半,只有十万。
思来想去,辽兴宗最终决定,接受岁币,而且还会帮忙解决西夏的问题。不过很快又有新的问题了,就是盟约中关于岁币的说法,辽国想要献,但是富弼并不同意。
献就表示宋朝是附属国,可是宋朝和辽国是兄弟国,辽兴宗继续改着说法,但是富弼始终都不同意。
辽兴宗也知道,宋仁宗害怕他们,富弼这方面说不通,他可以去找宋仁宗。很快宋仁宗见到辽国的使者,知道了事情的原委。
宋仁宗认为不能一拖再拖,万一出现改变了呢!于是宋仁宗决定答应辽国的请求。毕竟在他看来,相对于损失钱财,打仗反而更耗费人力、财力,所以还不如向辽国每年给二十万岁币,换取宋朝边界的稳定。
▲西夏
小结
在重熙增币以后,宋朝和辽国之间的关系缓和,但是辽国干预西夏和宋朝的战争,导致辽国和西夏又有了怨恨。
与此同时,宋朝也开始决定改革,壮大自己的势力。
【参考资料】《宋史》、《资治通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