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一零六三年,宋朝的第四位皇上赵祯去世,享年54岁。王城之内,上至文武百官,下至平民百姓,都悲痛不已焚纸痛哭。就连辽国耶律洪基也难过不已,要给赵祯建一座衣冠冢,以表示哀思。因为赵祯在人们心中地位非常崇高,所以当时就人们为他订了一个庙号:仁宗。
公元一三六二年,当时朱元璋正在与头号大敌陈友谅、张士诚对抗,早在“鄱阳湖之战”前,徐达就收到家信,信里说徐达的老婆谢氏生下一个女儿,也就是徐达的长女。朱元璋知道后,就嘱咐妻子马氏准备贺礼送往徐达家中。
因为明朝早是嫡长子继承制,朱棣即使不喜欢朱高炽,朱元璋也还是按照体制,册封了朱高炽为燕王世子,要是朱高炽的堂兄,朱允炆不实行削藩的话,朱高炽就注定只是燕王。可是呢,世事无常,朱高炽最后成了大明朝第四任皇上。
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去世,朱棣听闻赶忙急来奔丧,可是半路上建文帝的一道圣旨把他拦住了,建文帝害怕诸王动荡,不让藩王离开自己的封地。在万分悲痛的情况下,朱棣只能把自己的三个儿子朱高炽、朱高煦、朱高燧派往南京代替自己行孝祭奠朱元璋了。与此同时,黄子澄、齐泰一干人等,力谏建文帝实行削藩,而燕王朱棣是当时最有实力的藩王,所以黄子澄就建议让建文帝把朱棣的三个儿子给扣押,以此来胁迫朱棣,然建文帝心软并不这么做。接着,徐辉祖来见建文帝,对建文帝说:在这三个外甥中,朱高煦非常,凶悍,且此人“不忠”、“不孝”,如不杀之,怕是要放虎归山。(徐辉祖,徐达的儿子)可是建文帝并没有听从,还是放了朱高炽三兄弟回去了。
朱高炽虽然胖,但是他并不是怂包。
那时天寒地冻的,朱高炽立即派人往城墙上洒水,水落成冰,当李景隆率大军,来到城下时,面对滑不溜秋的城墙一点办法也没有。当时朱棣正在宁王那“骗”取朵颜三卫,正是朱高炽的防守为朱棣争取到了时间。后来朱棣带着的朵颜三卫从背后杀来,李景隆只能落荒而逃。
因为朱棣不止一个儿子,对于追求无上权利的朱棣来说,或许,权利便人性。同时也可以想象,如果起兵失败,死的也不会只有他一个,这也是朱高炽委屈的地方。
靖难之役打了整整四年,朱棣带领的朱高煦、朱高燧在外冲锋陷阵,他们是“上阵父子兵”,可是,打仗还要有人镇守后方,因为,援兵,粮草辎重等都是要依靠后方的供应。朱高炽在靖难之役中所担任的角色就是这一个,可是事成之后,人们第一个记得的总会是登上城墙的那一个,却很少人关心他们是怎么登上城墙的。
四、为父分忧
永乐七年,朱棣御驾亲征蒙古,无暇顾及内政,他决定把大明朝堂事务交给太子来临时掌管,此时朱高炽成为来临时董事长。
然而,朱棣毕竟不太放心,于是他把政务交给儿子打理,自己却把牢牢把军权抓在手中。朱高炽每天起得比鸡儿还早,忙到很晚才入睡,他想要施展拳脚,又怕父亲生疑心,朱高炽的监国生活,也真够令人忐忑不安的。
永乐二十二年,朱棣在他第五次讨伐漠北的途中病逝,就此陨落。与此同时,杨荣、张辅这些老臣担心朝野混乱,不敢把消息透露出去,假装没发生过。日常生活照常进行;另一方面则命人火速回京禀告太子朱高炽。朱高炽知道父亲驾崩后,立刻嘱咐儿子朱瞻基前去接回父亲的灵柩,然后为预防叛乱,便封锁京城,并且从监狱中释放出那些被朱棣关押的忠臣良将,向他们询问计策。
朱高炽取消朱棣生前的政策,并不是他对父亲不孝,而是朱高炽晓得,父亲一生连年征战,不顾民生之苦,如果这条道一直就这么走下去,大明朝恐怕危矣。因为他知道,民众犹如水,可以承载船,也可以倾覆船,免除减免黎明百姓的赋税,免费为百姓提供粮食和种子。
朱高炽的这一系列操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在短短几个月里,明朝的老百姓渐渐恢复了往昔生机,“仁宣之治”,从这时拉开了序幕。朱高炽不仅爱民如子,礼贤下士,他性格宽厚,每当有大臣谏言时有冲突,他从来不会报复,这样的一种性格,或许只有当年宋仁宗能与之媲美了。此外,朱高炽还下令让建文旧臣们平反,因为看过太多悲剧,他知道,同室相残,阋墙之争,是大明的内伤。他不面对,后人总要面对的。
朱高炽还是太子时,心理压力非常大,外加身体本来不好。以至于,刚登基不久朱高炽的身体就出现异样了。朱高炽的死有很多人争议,有人说是因为纵欲而亡,即使《明史》记载的很模糊,但不管这样的记载属实否,都掩盖不了朱高炽所拥有的政绩。
公元有一四二五年,朱高炽驾崩,享年47岁,他实际掌权大明王朝的时间只有短短10个月,在这么短的时间里,他还没来得及实现抱负,这才是他心中最大的不甘最大的委屈。在位虽然只有短短10个月,但朱高炽对得起大明王朝,对得起黎明百姓,同样也经得起历史考验,他是问心无愧的。
所以说啊,这样的成就是朱高炽的爷爷朱元璋,还有父亲朱棣,达不到的。
若是上天再给朱高炽多些时间,大明可能会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辉煌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