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的皇帝在位的时间都比较短,皇帝更迭速度也比较快,造成这种现象是因为明朝的皇子们对皇帝宝座的争执更为激烈。明朝一共有200多年的历史,平均每一个皇帝却在位不到20年。
开国皇帝朱元璋更偏爱为人宽厚、注重仁孝的子孙,所以更加地喜爱自己的长子和长孙。后来朱元璋更是立朱允炆为皇太孙,朱棣作为朱元璋的四子,各个方面都是更为优秀的,但是少了一些仁厚,因为这一点不算毛病的事,自己父亲把自己排除在外,这让朱棣十分不满,便在朱允炆登基后发动政变。
朱棣是一个既有才学又军事能力很强的皇帝。他杀伐果断,从不拖泥带水。朱棣登基后便扫清一切障碍,不仅是让自己的皇帝当得更舒心,也为自己后代铺了一条路。
一个是长子,一个是能力和性格与自己更为相似的次子。朱棣在选择谁当太子的事情上,也是十分的犹豫。虽然说朱高炽的能力综合下来不如朱高煦,但是朱高炽儿子有着传世之孙的光环,古代人都是非常迷信的对此深信不疑。
朱棣在立储的事情上犹豫再三,大臣们是赞成立嫡立长的原则的,希望立朱高炽为太子。但是朱高煦听到这个消息后十分不满,自己明明比大哥优秀那么多,朱高煦觉得自己父亲就是偏心。于是便密谋杀死朱高炽,没有了阻碍天下就会掌握在自己手中。
朱高炽对朱高煦采取了怀柔政策,并没有打压他的权力和地位,还反而给了他很多的福利。可是朱高煦的野心却没有停止,表面上的风平浪静都是假象,他一直在秘密筹划着,希望有一天能够东山再起。
朱高煦同时也通过密探得到了这个消息,此时朱高煦距离京城更近,非常有信心能够在朱瞻基回京途中将其一击毙命。但是没想到,虽然等到了朱瞻基的回京队伍,但是并没有等到朱瞻基本人,野心已经暴露只能殊死一搏。
历史上有很多人猜测,众说纷纭。有人说是这是朱高炽用自己的死为自己的儿子铺的最后一条路,希望自己的生命来诱发朱高煦的造反,最后将其一网打尽。
总结:还有一种猜测就是十分阴暗了。说朱高炽的死亡跟朱瞻基有关,朱瞻基早已经筹谋好自己当皇帝的路。朱高炽和朱高煦的斗争,不过是他成功路上的垫脚石。因为在自己的父亲死后,他虽然说不必大办登基仪式,但是他登基所需要的东西却是早已准备齐全。
不可能是朱高炽为自己儿子准备的,谁会想到自己快点死呢?所以朱瞻基是以哪种心态将这些东西都早早准备齐全的,往事已经成为历史,人们只能各自猜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