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唐玄宗李隆基为何一日之内连杀自己三个儿子?

唐玄宗李隆基为何一日之内连杀自己三个儿子?

唐玄宗李隆基一生有过两位绝世宠妃,除了大名鼎鼎的杨玉环之外,还有一个受宠时间更早的妃子,她是武则天的堂侄女,也就是杨玉环的前婆婆武惠妃,而李隆基之所以一日之内连杀三子,正是因为武惠妃。

李隆基在历史上是有名的风流天子,早在他在当临淄王的时候,他就妻妾成群了,而这其中有一个人很特别,她就是后来的赵丽妃。

赵丽妃出身寒微,原本只是潞州地区的一个歌女,有一次李隆基外出私访,偶然见到了赵丽妃,被她的美貌所吸引,于是为其赎身并娶为小妾,二人婚后感情十分和睦,而且生下了一个儿子李嗣谦(即李瑛)。

后来,李隆基对赵丽妃十分宠爱,胜过其他所有妃子,因此在李隆基称帝之后,就册封赵丽妃为三妃之一。不仅如此,因为李隆基的结发妻子王皇后无子,赵丽妃又受宠,因此赵丽妃之子李瑛也水涨船高,先是被封为王爵,后来又在九岁的时候被封为皇太子。

除了赵丽妃之外,李隆基在登基之前,还有两位妃子比较受宠,她们就是出身良家子的皇甫德仪与刘才人,这两人分别为李隆基生下儿子李瑶和李琚,李隆基登基后,李瑶和李琚都被封为王爵。

不过,事情在李隆基登基后数年发生了一些变化,因为他遇到了一个让他欲罢不能的女子,这个人就是武惠妃。

武惠妃出生于599年,是武则天堂侄武攸止的女儿,由于武攸止死得早,所以她很小就被武则天接入宫中抚养。

李隆基继位的时候,武惠妃只不过十四岁,有一次李隆基在宫中偶然遇见她,见她美貌绝伦,便纳其为妃。

不过,武惠妃虽然受宠,但因为当时整个朝堂反武风气很盛,因此她的地位一直都不太高,对赵丽妃等人也没有产生什么大的威胁。

但随着时间流逝,武惠妃连续生下四子三女,成为李隆基妃子之中子女最多者;再加上她聪明乖巧,善于奉承,因此越发得李隆基的宠爱。

开元十二年,李隆基一度想要立武惠妃为皇后,但因为朝臣阻止,他便立武惠妃为三妃之一的,另外两妃即赵丽妃和华妃。

虽然是三妃并立,但武惠妃的待遇明显更高,由于王皇后被废,她的地位其实等同于皇后,负责管理后宫。

而随着武惠妃的地位暴涨,赵丽妃等人开始受到冷落,太子李瑛以及兄弟李瑶、李琚都会各自母亲的遭遇感到愤愤不平,还说了很多怨恨的话。

而武惠妃也不是个善茬,由于她的前两个儿子早死,因此她有意扶持第三子寿王李琩成为太子。

开元十四年,赵丽妃因病去世,武惠妃由此彻底坐稳了宠妃的位置,而李琩也因此受益匪浅,成为李隆基最喜爱的儿子之一。

不过,李隆基虽然喜爱李琩,但他考虑到江山社稷稳固,起初并没有动过改立太子的念头,在这种情况下,武惠妃决定采取行动了。

武惠妃有个女儿咸宜公主,是李隆基最喜爱的女儿之一,她在开元二十二年的时候下嫁给卫尉少卿杨洄,杨洄是个极有野心之人,为了自身利益考虑,他决定帮助武惠妃废掉李瑛的太子之位。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杨洄派人盯梢李瑛,只要李瑛有一点过错,就立马报告武惠妃,而武惠妃则添油加醋地报告李隆基,致使李隆基对李瑛越发失望。

有一次,武惠妃对李隆基说,太子结党营私,为了保住太子之位,竟然想要铲除她与儿子李琩。

太子阴结党与,将害妾母子,亦指斥至尊。

李隆基当然知道李瑛的处境了,李琩正是太子之位的最大威胁,因此相信武惠妃说的话是真的,于是大怒,就准备下诏废黜李瑛。

不过,宰相张九龄得知这件事后,知道李瑛是被冤枉的,于是上书李隆基,劝他不要轻易废黜太子,还拿江充、贾南风与独孤皇后等人故事作为说明,李隆基由此打消了废黜李瑛的想法。

但是,李瑛的处境并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他依然是既无靠山也无外援,除了两个与他较好的兄弟李瑶和李琚,以及张九龄等正直的大臣之外,再无他人可以依赖了。

开元二十五年,张九龄因为举荐的人不称职而被罢免宰相之位,大奸臣李林甫则替代他成为宰相。

李林甫上台之后,极力巴结武惠妃,他揣测武惠妃有意拥立李琩,便明里暗里表示认同李琩成为太子,武惠妃因此很高兴,她觉得有了宰相的支持,是时候彻底解决问题了。

于是,以武惠妃为首,李林甫、杨洄等人为辅的政治利益集团就形成了,他们的目标直指可怜的太子李瑛。

事实上, 李瑛虽然贵为太子,但在他人生最后几年,受宠程度远不及李琩,尤其是在李琩的婚事上,就可见一斑。

开元二十二年,咸宜公主的婚礼在洛阳举行,被寄养在洛阳的三叔杨玄璬家的杨玉环也应邀参加,李琩在婚礼上与她偶遇,被她的绝世容颜所吸引,因此在婚礼结束后,就央求武惠妃聘,要去杨玉环为妻。

皇子的婚礼不比平常人,是需要考虑到方方面面的,但李隆基宠爱武惠妃,便想都不想就答应下来,还为李琩与杨玉环举办了盛大的婚礼。

反观李瑛,虽然李隆基也为他娶了女儿唐昌公主驸马薛锈的妹妹为妻,但婚礼的规模并不大,显然无法与李琩相比。

因此,当李琩的婚礼举办之后,许多大臣就揣测,李琩未来取代李瑛成为太子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正是从这时候开始,李林甫便有意扶持李琩。

因此,当李林甫坐上宰相之位后,就积极向武惠妃和李琩靠拢,并在随后发生的事情里采取了实际行动。

开元二十五年四月,武惠妃、李林甫、杨洄设计了一条轨迹,准备将李瑛、李瑶和李琚一网打尽。

有一天,杨洄跑去告诉李瑛、李瑶、李琚及薛锈,说宫中出现了盗贼,要他们带兵前去抓捕,还说这是武惠妃的意思。

李瑛作为太子,当然有保护皇子的职责在内,因此他没有怀疑,就穿着铠甲,与李瑶、李琚及薛锈率军进入皇宫。

而李瑛等人入宫之后,武惠妃却突然跑去赵李隆基,说李瑛等人造反,已经率军打到宫中了,李隆基因此大怒,便派人将李瑛等人全部抓捕。

既然是造反,那就应该有厮杀才对,可李隆基见到李瑛等人的时候,他们的开加上连一滴血都没有,这怎么能叫造反呢?

这事连平常人就想得到,作为一国之君的李隆基怎么会想不到呢,可他还是认为李瑛等人造反,还召来李林甫,问他该怎么处理这件事。

李林甫老奸巨猾,他为了掩饰自己与武惠妃等人是同谋,便对李隆基说,这是陛下的家事,我不方便掺和。

事实上,这句话的潜台词是,既然李瑛等人造反,就应该处死,但这话不是他一个臣子该说的,得由李隆基自己做决定。

李隆基心领神会,便下令废黜李瑛的太子之位,与李瑶、李琚一起废为庶人,薛锈则被流放。

不久后,李隆基又下令,将李瑛、李瑶、李琚赐死于城东,当时京城百姓都知道此三人是被冤枉的,只有李隆基登上少数人认为他们确实造反。

就这样,在一天之内,李隆基便杀死了三个儿子,而这一切都是武惠妃策划的,那她的阴谋最后得逞了吗?

李瑛去世之后,太子之位空缺,李隆基便召李林甫商议储君之事,李林甫当然极力推荐李琩了。

但李隆基在这件事上很谨慎,他认为李琩虽然是他的爱子,但第三子忠王李玙(也就是唐肃宗李亨)也不错,因为李玙“年长,且仁孝恭谨,又好学”。

一个是自己宠妃的儿子,另一个则更加优秀,究竟该选谁呢?李隆基拿不定主意,便暂时搁浅了这件事。

而不久之后,武惠妃却突然生病了,史书上说她得了疑心病,时常梦见被她害死的李瑛等三位皇子,因此精神状态很差,身体素质也下降了许多。

为了解除心魔,武惠妃派人给李瑛等人改葬,并用活人陪葬,结果各种办法都用了,病情就是不见好转。

到后来,武惠妃连觉都睡不着了,时常处在惊吓之中,一遇到风吹草动,就胆战心惊。

没过多久,武惠妃就在惊吓中去世了,时年三十八岁,李隆基十分伤心,为她举办的隆重的葬礼,还追封她为皇后。

而随着武惠妃的去世,李隆基也变得郁郁寡欢,虽然后宫佳丽三千,却没有一个人合他的心意。

有一天,一个阿谀奉承之徒对李隆基说,寿王妃杨玉环天生丽质,可以召入宫中,李隆基寂寞难耐,便顾不得什么道德伦理了,下诏让李琩送杨玉环入宫,李琩虽然不舍,但也只得遵旨而行。

武惠妃薨,后廷无当帝意者。或言妃(杨玉环)姿质天挺,宜充掖廷,遂召内禁中

杨玉环入宫后,深得李隆基喜爱,但杨玉环毕竟是他曾经的儿媳,他与杨玉环如何面对李琩,就成为他一个心病。

因为这一缘故,李隆基对李琩的宠爱日渐稀少,而李琩成为太子的可能性也更小了,但李隆基并没有完全排除李琩。

开元二十六年,坊间关于李隆基和杨玉环不伦恋的议论越来越多,李隆基因此越发难以面对李琩,但他也难以下定决定立李玙为太子,因此有些不开心。

恰在此时,李隆基的贴心小棉袄高力士对他说,何必为这事烦劳,只要立最年长的儿子就行了,这样就没人敢再争了。

推长而立,谁敢复争?

当时李隆基的大儿子李琮因为狩猎而伤及面部,失去了成为太子的可能,二儿子太子李瑛也已经死了,因此高力士所说的最年长的儿子,其实值的就是李玙。

李隆基听高力士这么说,于是下定决心,不久后就下诏立李玙为太子,李琩因此彻底没了成为太子的可能,而武惠妃生前的谋划也因此化为泡影。

再回过头来看李隆基连杀三子这件事,极有可能是为了平衡政治势力的一种做法。

前文说武惠妃诬陷李瑛等人造反,李隆基不辨真伪,就处死了三个儿子,难道他真的这么糊涂吗?

事实上,李隆基在开元年间还是很英明的一个人,他之所以连杀三子,可能并不完全是受武惠妃的蒙蔽,而是他故意装糊涂,顺势将三个儿子杀死。

道理其实很简单,当时李瑛饱受攻击,他的太子之位是很难坐稳的,而且引发了朝堂纷争。

尤其是,李瑛的母族太过羸弱了,支持他的人又很少,因此根本没人帮得了他,让这样一个人未来当皇帝,他能坐稳皇位吗?

因此,李隆基不得不考虑选一个母族更强大、支持者更多的人作为太子,武惠妃的儿子李琩是个合适的选择,杨贵嫔(弘农杨氏)的儿子李玙也比较合适。

起初,因为张九龄等人的阻扰,李隆基未能废黜李瑛,但李林甫上台后,虽然没有明着对抗李瑛,但也不支持李瑛,因此他笃定李林甫可能支持李琩,因此当武惠妃诬陷李瑛等人造反的时候,他就顺势而为,将李瑛等三个儿子给处死了。

这种做法当然是很残忍的了,所谓虎毒不食子,但李隆基为了朝局稳固考虑,不得不牺牲这三个儿子了。

但实际上,李隆基这么做的效果,其实也不太好,因为无论是李林甫,还是后来的宰相杨国忠,都不支持李玙,结果引发了朝廷内斗,李玙最后迫不得已,在安史之乱爆发后不久,就发动马嵬兵变,夺取了皇位。

因此,李隆基连杀三子,他并不是受益者,武惠妃和李林甫也不是,可见并不是心狠手辣,就可以得到想要的结果的。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因为,李瑛,李隆基,皇太子,赵丽妃,婚礼,儿子,杨玉环,唐玄宗,惠妃,观点评论,李瑛,李隆基,武惠妃,李琩,赵丽妃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因为,李瑛,李隆基,皇太子,赵丽妃,婚礼,儿子,杨玉环,唐玄宗,惠妃,观点评论,李瑛,李隆基,武惠妃,李琩,赵丽妃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因为,李瑛,李隆基,皇太子,赵丽妃,婚礼,儿子,杨玉环,唐玄宗,惠妃,观点评论,李瑛,李隆基,武惠妃,李琩,赵丽妃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