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预判大师”赵光义所推行的“将从中御”实属是低效的战权约束

“预判大师”赵光义所推行的“将从中御”实属是低效的战权约束

古代战争史,迫于通讯周期的漫长,往往每遇征战,中央皇帝与征伐将领之间,便会出现一定特征的军权矛盾。若是一些如李世民与尉迟恭这类,“君厚于臣,臣忠于君”极为和谐的君臣关系,倒还不存在太过严肃的政治问题,但若如“澶州之战”中,宋真宗和定州王超的关系,那则是一不小心,君子江山都要易主!

解决北宋“君将矛盾”

太祖:部分参与,部分权力下放

北宋蜕胎于后周,赵匡胤的崛起,有着很浓重的人情成分在其中,“义社十兄弟”是赵宋最初的跟脚仪仗,也是隐患。于是,宋太祖只好遵守政治规律,杯酒释兵权。实行“将兵分离”,“重兵集权”的一系列主要举措,避免重蹈覆辙。

但是在宋太祖时期,兵权的转移和集中,调整和手段主要表现是柔和以及静态的,其根源在于,宋太祖本身军威极高,有他的加持,辅于政治调节,仍能镇压乱象。因此,在北宋统一战争之中,赵匡胤只做战前的思路分析,不会过份干扰将军在战争期间的主观性策略,这也被赵匡胤称之为“所用之将专而不疑”。

太宗:完全参与,阻断将领自主思想

可在宋太祖之后,太宗登基,赵二皇帝对“帝兄”管前不管后,下沉高度自主权给征战将领似乎很不满。于是,宋太宗在原先“内外相维”的基础上,还增加了“在外将领,仍受君命”的规则,史称“将从中御”。

这个军权的收缩手段主要体现在“监军、战略部署、战争过程”三个方面,这种深化版本的“远程监军”,与之前的不同的则是,宋太宗把“战略部署”变成了封闭化的战争布局,将领的参与度低,等同于“纸上谈兵”。

而后,宋太宗还通过监军的方式,控制战争过程和战争步骤,高度削弱征战将领的战略主观性,但是由于这一过程中,需要的前瞻性非常高,几乎不可能在“君主在中央,战事在边疆”这样的大跨度信息缺失的情况下完成,因此,宋太宗也可以被称之为“预判大师”!

“将从中御”的特点

将从中御可以说是君主自私性极高的一种,错误调控,因为这个政策的手段本身,就是君主过分敏感下的“制衡过度”的体现,太宗使出这个手段,和太祖所比较,则是“蜕变以上,功成未满”,也因为没有尺度地调整,导致将从中御,有一些邯郸学步的形式在其中!

特点一:监军拥有一票否决权!

在北宋太祖陨落后的诸多次战争中,主将的高权力就是出现了被分流,甚至还低于监军。如在“雍熙北伐”的西路军中,在东路军败退之后,杨业所提出的撤退阻击方案就被王侁一票否决,而潘美在其中也只能保持理智地沉默。再如公元988年的唐河之战中,李继隆和袁继忠想要出城抗击耶律隆绪,林延寿拿出赵光义的“禁战圣旨”阻止之,而后还是李继隆说出“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这样不要命的话,才得以出城横扫辽军。

这两次战役中都可以看出,无论是主将还是监军,他们都有着高度的默契,那便是,“监军有着高度控制主将行为和思想”的权力,所以,每当遇上这种情况,主将要不就是如杨业一般,听着皇帝的话,眼睁睁地犯错误去送死。要不就是如李继隆一般,抗旨不要命完成自我战略的攻伐,由此可见,监军所携带的临时权力之高!

特点二:赵光义预判“阵型”,提前布局战争走位!

赵光义这位皇帝的军事才能具体多高且不论,在军事科学的角度来说,历史上,没有哪一位军事天才可以完成时时刻刻的战争预判,并且提前制定具体化的战争部署。但是赵光义却是违背这个科学的人,他善于“战前赋予监军阵图”,将领出征的时候,赵光义就把自己胜利的方式给制造好了!

如在满城之战中,李继隆就带着赵光义提前给的“八方阵图”预备指挥战斗,但奈何,实际情况和赵光义设想的出入实在太大,最后,还是由李继隆和崔翰做担保,刘廷翰违诏临时改变阵法,才打赢了这场战争。但是看满城之战的主将策略背后,本质也是违诏,若是败了,李继隆、崔翰、刘廷翰的结果必然很惨。由此可见,“预判战争”这一点,是赵光义最不合理的一点!

特点三:君主眼光即为战争主调,将领能动性极小!

赵光义自诩“朕每出兵攻伐,意颇精密”,一开始或许还只是说说而已,到了后来,赵光义就把这个观点上升为战略层面的金科玉律,并说:“将兵之人丁宁逾之,不听者多至败事”。因此,赵光义就这样把战略的全面性拿到自己的手上,每一次战争,其实都有赵光义的独断特色在其中!

如雍熙北伐的三路分军,就是赵光义一手策划的。其实雍熙北伐整体的军事路线实属适当,在这场战争中,的确可以看得出赵光义个人的全局性,并不算差。但是这也仅是理想层面的,当东路军遇到“心机男孩”耶律休哥后,就一败再败,而赵光义则是又在开封干着急,时不时丢一把火给曹彬,导致曹彬自主性完全丧失,才导致岐沟关惨败,从而导致的全面失败!

其实纵观雍熙北伐中的东西两路失利,这都和赵光义的过度“将从中御”有着极大的根源的,因此,雍熙北伐的失败,拥有一定的先天根源在其中!

将从中御的形成根源

:赵光义自身的性格问题,多疑,想要掌控一切!

赵宋的起家,过去不可深究,这是对于北宋而言的。那么赵光义的起家则更是“不可直视”,因此,赵光义登基后,他的政治手段偏激和决绝倒是可以理解。他对于君将问题,不仅做到了深化赵匡胤的分离之法,而且还矫枉过正,把手伸到了细分领域,令将领压根没有一丝可以“短暂且全面”操控军队的机会,这相当于把“更戍法”实施到了极致!

所以赵光义的将从中御,在本质上来说,有着很强烈的个人特色在其中,这个政策不是一个符合时代或者国家正向利益的政策,而是仅仅符合赵光义个人私欲的一种维护手段,具有局限性和针对性!

:北宋武将过多,将从中御是一种过渡的手段!

北宋虽说一直被认为弱势,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北宋的将领却是非常不少。从赵匡胤的“义社十兄弟”到其他一票后周以及五代末的将领,几乎都集中在了中原赵宋。压制武将的过分发展,或者说压制武将的野心,就必然需要皇帝从中干涉,将从中御,其实也可以认为是北宋早期的一种过渡手段。

只是皇帝本身的过渡能力并不强,导致政策看起来显得漏洞百出。其实只要将北宋早期的“猛将”们熬过一部分,这个将从中御的必要性倒是不太高了!

、部分官员的过度浮夸赞美,导致赵光义看不清事实!

赵光义喜爱操控战略,这一点倒不是天生就有的。自他当上皇帝以来,从说出自己“身经百战,深然敌况”的话之后,就一直有官员和臣子拍马屁,过分称赞赵光义。比如在《宋会要》里就有记载,一位文臣对于赵光义自大无比的话附和到:“陛下料敌攻伐,天之所授,顾非臣下所测度也”。

“天之所授”一句话,正好是中了赵光义“恐惧不正统”的下怀,古代皇帝究竟多注重君权神授的问题,如何现代人不可感同身受,但起码,赵光义的的确确是抱着天之所授的情绪和自我蒙蔽去做了这些事情。因此后来的诸多战争,赵光义的不顾一切,胡乱指挥,都能看出一种十分盲目的格局性在其中!

将从中御的影响

赵光义的手段一出,这实则在为后世子孙树立了一种角度清奇的制衡手段。将从中御其实是“重文抑武”的一种方式体现,只是矫正用力过度罢了,本质并非是错误的,制衡君将权力矛盾,这点决然是不会错误的,唯一错误的就是,宋太宗本人的执政手段特色,给这个政策带有了劣质的颜色,而且还对后世的子孙存在着极大的影响!

:扼杀武将的主观性!

每到战争,监军便等于皇帝的分身,这一点是让将领心里存在极大芥蒂的。于是,久而久之,将领们就会失去主观判断,更甚者,失去主攻伐的那种狼性,例如潘美对“杨业赴死”无言也不干涉,再例如曹彬,带领十万军队,竟被赵光义在开封呼来喝去,导致后来的错乱兵败,这都反映了,将从中御这一种手段,让主将十分忌惮,忌惮之余,便是战争嗅觉的退化。

导致“虚伪官员、将领”愈来愈多!

后世王安石在神宗朝曾说到赵光义时代的“用兵缺陷”,其中就提到了王超以及傅潜两人,他们为将则是十分听信赵光义的话,这不是一种战略上的崇拜或者绝对信任,而是他们两人非常听话,如何听命,令赵光义开心,这本质上来说,就出现了将领和官员,为了讨好赵光义,就把这“皇帝的新衣”越说越完美,导致官员是虚伪的,赵光义也永远走不出幻想!

、令北宋后来的皇帝都走上这条路,战争的输赢与皇帝的决策能力绑定,造成军事结构病态!

澶渊之盟后,北宋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几乎没有大型战争。而包括澶州之战中,宋真宗自己都是带着两张阵图给予部下去安排战斗的,而在之后的宋仁宗抗击西夏的时候,也同样效仿祖宗的“预判神功”,“内臣监兵”以及“以阵图授诸将”。由此可见,赵光义的“将从中御”,对后来的子孙影响是非常深的。

这也导致了皇帝个人的战争能力,和战争的输赢捆绑成为一体,而北宋自澶渊之盟后,战争极少,这就导致了,后来的北宋军事越来越弱,如宋神宗时期,他彻夜规划阵图,所导致的灵州大败以及永乐大败,这都和赵光义的盲目传承有着极重的根源!

结语:

自将从中御形成,北宋军事臃肿化,低效化就无可避免。倒不是说赵光义本人没有军事才能,其实赵光义的差评,更多来自于,他既没有超越自古以来所有军事家和战略家的能力和眼光,却又把战争的指挥和微调核心拿在自己的手里,纯属,“筷子翘地球,但是找不到平衡点”。

君不放权,将不得权,无头无脑的真正约束,就导致一系列错误发生。北宋和契丹的战争,其实容错率极低,不然也不会因为几次重大的失败,导致国运受阻。在初期如此,到了宋神宗那一代,则更是豆腐“政权”,极易随意被打碎蹂躏!

因此,将从中御,是一种失败的政治调节产物,没有复制价值,更不应该获得好评。到了南宋,有一些皇帝就开始“拒签”,退货先祖给予的“超时空坑人快递”,虽然后来没有挽救宋朝的败落,但起码也曾存在过自主战略,影响国家实力的将领,例如,岳飞!

参考史料:《宋会要》《咸平集》《宋史》《续资治通鉴长编》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低效,雍熙北伐,战略部署,太宗,太祖,战权,赵光义,将领,战争史,李继隆,观点评论,赵光义,将领,战争,北宋,李继隆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低效,雍熙北伐,战略部署,太宗,太祖,战权,赵光义,将领,战争史,李继隆,观点评论,赵光义,将领,战争,北宋,李继隆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低效,雍熙北伐,战略部署,太宗,太祖,战权,赵光义,将领,战争史,李继隆,观点评论,赵光义,将领,战争,北宋,李继隆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