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皇帝想要把自己的生母李贵妃封为皇太后,还要加上额外的尊号,与父亲隆庆皇帝的陈皇后地位平等,这是严重违反礼法的事情。如果换成夏言、高拱,他们绝对不可能同意。
然而张居正却妥协了,他认为当今万历皇帝对待他的两位母亲都很孝顺,两位太后亲密无间,她们的封号不应该有区别。建议在两宫皇太后的称号上面,各加两个字,表示尊崇。这样既符合祖制,也能体现皇帝的一番孝心。
两位太后和万历皇帝对张居正的建议十分满意,于是就这样决定了。隆庆的皇后陈氏,被尊称“仁圣皇太后”,而皇贵妃李氏则尊称“慈圣皇太后”。到万历六年,又给两位母亲各加了两个字,陈皇后称为“仁圣贞懿皇太后”,李太后加称为“慈圣宣文皇太后”。
陈皇后体弱多病,明朝的真正主人就是小皇帝万历和他母亲李贵妃,所以对他们妥协,就是保证内阁与皇室同心同德,张居正变通礼制难能可贵。张居正之所以这样做,也是迫不得已的。他目睹朝堂上数十年血雨腥风的斗争,始终是围绕着皇帝的喜好来进行。
张居正在十年当政中,也做了一些让人有些肉麻的事。他将白色的燕子和并蒂莲花一起,作为吉祥物呈送给了皇太后。用他出色的文笔,写了《白燕曲》和《白莲颂》,来歌颂皇太后和皇帝,称赞皇帝孝顺有德,皇太后万福吉祥,两宫太后和小万历皇帝十分开心。
当年李太后要做功德,建涿州二桥的时候,张居正写了一篇《敕建涿州二桥碑文》。李太后建承恩寺、海会寺、东岳庙、慈寿寺、万寿寺,张居正又是每一处来一篇碑文,极力讨好信佛的李太后,居然自称“益信佛氏之教”。
冯保与张居正不是一类人,张居正是第一流的奇才,冯保毕竟只是个出类拔萃得太监。论地位来说,张居正是顾命大臣,内阁首辅,掌握天下大权,冯保只不过是个伺候皇帝的太监。冯保关心的只是自己发点财,多收藏些文物珍品。
张居正从不放过向冯保示好机会,只要冯保好好做自己的太监,不干政,他完全可以迁就冯保。
冯保要在家乡建牌坊,张居正称赞他是“仁智忠远”得好太监,还说冯公公足以和天地日月同寿,永垂不朽。这可以看作是张居正对冯保的吹捧,也可以看做对冯保的鼓励,希望冯保和他相互配合,共同辅佐皇帝,把国家建设好。
张居正对冯保的这种结交,是出于从政的需要,吸取了数十年来从夏言、严嵩、徐阶、高拱身上的教训。按明律,禁止太监干政,从理论上说,他们的最大权力,无非是帮助皇帝拟定下章程,或者掌管东厂西厂的特务机关。这点儿权力,按说在内阁大学士面前,根本就不堪一击。
张居正知道,太监的真正力量是皇帝的信任。太监与皇帝朝夕相处,太监的一言一行,都可能对皇帝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就算皇帝天资聪明或者太监胡说八道,天长日久,水滴石穿,常在耳边的吹风总会有作用的。
现在皇帝年幼,最听得进的是他母亲和身边太监的意见。张居正便采用了这种手法,不能不说很成功。
万历朝前十年,万历皇帝的大伴冯保,张先生张居正,以及万历的生母李太后,结成了自然融治的联盟,共同担负着对皇帝的教育。李太后拜佛,冯保贪污,张居正改革,他们配合默契,让大明王朝在改革中滚滚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