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西晋八王之乱到底怎么回事儿?为何说司马炎是倒行逆施?

西晋八王之乱到底怎么回事儿?为何说司马炎是倒行逆施?

司马炎篡魏建立西晋到灭亡,不过只有短短51年,从八王之乱起到西晋灭亡,有25年。从八王之乱终到西晋亡,有10年。可见八王之乱直接导致了西晋的灭亡,外敌入侵不过是一个助推器。西晋政坛的混乱再次证明,任何在历史进程中倒行逆施的做法,都将遭到现实疯狂的反噬。

司马氏篡夺曹魏政权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到司马炎终于美梦成真,公元265年,司马炎取代曹魏,自立为帝,国号晋,定都洛阳,司马炎成为晋朝的开国皇帝。

“八王之乱”是西晋统治集团内部为争夺皇权而进行的战乱,主要参与者有汝南王司马亮(司马懿第四子)、楚王司马玮(司马炎第五子)、赵王司马伦(司马懿第九子)、齐王司马冏(司马炎侄子,与司马伦一党)、长沙王司马乂(司马炎第六子)、成都王司马颖(司马炎第十六子)、河间王司马颙(司马炎堂弟)、东海王司马越(司马炎堂弟),但实际上参与这场争斗的皇族成员远不止八王。

所谓八王之乱并非八王群起叛乱,颠覆西晋政权 ,他们目的仅是为夺权而斗争,且相继而起。话说这些大王如何拥有竞相逐权的实力,这要感谢司马炎。

八王之乱与九子夺嫡有相似之处,同是皇权内部斗争,为何前者导致了灭国,而后者则只是一人插曲。其主要原因在于司马炎建立的西晋之”封建“,与大清时代的封建制并不相同。八王手中的权力远胜于清室的九子,八王相当于春秋战国时代的诸侯国,他们都是有装备有自己军队的“一国之君”,而清室的九子没有军权这一条就限制了他们的实力。也就是说,西晋没有引用秦始皇创立的中央集权的专利成果,而是让历史倒行回到了西周时期的分封制。

那么,司马炎为什么要重新启用分封制呢?这是因为在他的人生历程中,亲眼见证了曹氏皇族是如何被司马家族羞辱的过程,正是曹氏的羸弱给了司马氏夺权的机会。但更重要的是,因为西晋是建立在大士族大贵族的拥护之上的,实行分封也是维护他们的利益。

因此,司马炎建国后认为,实行分封制更能维护皇权的地位,于是他分封了很多宗室为王,令其设军参政。其出发点与周朝的分封制大致相似,而且导致的结果也一致,那就是诸侯王割据,各自为政,都不听使唤了,最后陷入混战,这就是“反噬”。

但是周朝统治了八百年,为何到西晋这里只有短短几十年。这也是司马炎的杰作,不论古今,一个国家的领导人明智与否太重要了。不能全盘否定司马炎,但说他明智也真的算不上,将一个国家的前途交到一个智力低下的人手上,这个国家能好?那还真是千古奇闻,不过凭借此事,司马炎也可获封“千古一帝”。

据说司马炎有25个儿子,除了基因强大,好色也是主因。雄性天生好斗,因此儿子多的直接后果之一就是互殴。普通家族小打小闹,皇室家族那是要动用真刀真枪的。在皇室权力的角斗场里,不见血腥称不上一场赛事。

儿子多加上叔叔们也多,在皇室家族必然要酝酿一场历史大戏,而这个大戏的开端就是司马炎之死。司马炎死后,按照中国传统的宗法秩序,长子早亡,次子司马衷成为合法继承人。司马衷智力低下,据说司马遹四岁,他才知道这孩子原来是他的。司马炎对这个儿子不是不了解,也经过了一番测试,但司马衷都成功过关,这背后都是太子妃贾南风的功劳。

女人在历史的长河中看似柔弱,但以柔克刚,充分发挥了她们的特长,千万不要小觑女性。贾南风是贾充之女,贾充曾经为晋朝的开创立下了汗马功劳,他曾经指使属下成济杀了曹髦 ,事后成济成为弑君的替罪羊,而贾充则被司马昭加封,贾南风能做太子妃也是得益于此。

俗话说虎父无犬子,同理也无犬女。贾南风的凶残与他爹比,有过之而无不及。不过得到的结果却是不同的,贾充的凶残成就了司马氏,而贾南风的凶残则是在捣毁司马氏。

司马炎死后,指定的辅政大臣是晋惠帝司马衷的外祖父杨骏,但是新晋皇后贾南风为了自己家族的利益,勾结楚王司马玮发动了禁卫军政变,杀掉了杨骏。但遗憾的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贾家并没有掌控大权,政权落到了汝南王司马亮手中。

当然,贾南风不会善罢甘休,她让司马玮杀掉了汝南王司马亮,然后又诬陷楚王司马玮矫诏擅杀大臣,导致司马玮被处死。至此,八王之乱中的两王被贾南风送上了西天。

为了独揽西晋的大权,她马上废掉了太子司马遹(司马衷与谢淑媛之子),然后将其杀害。贾后的倒行逆施立即引起了晋朝皇族和朝廷大臣的普遍反对,没过多久,贾南风被赵王司马伦和齐王司马冏所杀。

历史到此,杀戮似乎应该收场了,弱智皇帝司马衷也该归位了,但司马伦又觊觎起了皇位。在诛杀了实权派贾南风之后,作为叔祖辈的司马伦自己登上了皇位,尊称晋惠帝为“太上皇”,这样历史滑稽的一面又出现了,侄孙成了叔祖的太上皇,这不是滑天下之大稽吗?

司马伦名不正言不顺的得了皇位之后,屁股还没坐热,驻守许昌的齐王司马冏随即起兵声讨,接着,镇守邺城的成都王司马颖,和镇守关中的河间王司马颙,都相继起兵响应声讨。陷入众叛亲离之中的司马伦,很快就沦为了刀下之鬼。

之后晋惠帝司马衷终于复位,摄政的是齐王司马冏,同样没多久,也被征讨。这次要灭他的是河间王司马颙,和洛阳城中的长沙王司马乂,结果毫无例外,司马冏被杀。

这样摄政权又落入了长沙王司马乂之手,次年,他又遭到了河间王司马颙和成都王司马颖的讨伐。但鉴于以往经验,司马乂也做了充分的准备,奈何祸起萧墙,洛阳城里的东海王司马越联合部分禁军密谋活捉了司马乂,并将其交给了河间王司马颙的部将张方,张方将司马乂活活烧死。

此后,成都王司马颖摄政,自任丞相,他吸取经验教训,没有留在洛阳,而是回到了他的大本营邺城,但他并没有因此而逃脱被诛杀的命运。

东海王司马越挟持晋惠帝北上进攻邺城,与司马颖的军队在荡阴狭路相逢,不幸兵败,手里的晋惠帝也丢进了邺城。就在司马越和司马颖大战之际,河间王司马颙也没闲着,趁着热闹,他派部下张方攻占了洛阳,这样司马越就被挤出了洛阳城。

俗话说黎明前尤其黑暗,八王之乱结束的曙光就是让混战来得再猛烈一些吧。司马颖顶住了司马越的第一波进攻,但没能再次顶住第二波进攻,为了自保,带着从司马越手里抢来的晋惠帝逃往长安。

司马颙在洛阳也没住多久,便被司马越拿下。随着司马颖和司马颙的相继被杀,晋朝大权最后落入了司马越手中。他将晋惠帝迎回洛阳后,没多久,傻皇帝便死了。晋惠帝之死,有人说是遭司马越毒杀,有的说是病逝,两者相比,笔者认为前者更符合当时的历史真实。

最终历史将权力之棒落在司马越手上,傀儡皇帝就是晋怀帝司马炽。至此,长达16年之久的“八王之乱”告一段落。

“八王之乱”结束了,但西晋的历史还没结束,但经此一乱,元气尽失。五年后,司马越死,洛阳被匈奴人攻陷,晋怀帝司马炽被俘。两年后太子司马业在长安称帝,是为晋愍帝。又过了三年,晋愍帝向入侵的匈奴人投降,至此西晋亡。

在司马皇氏们互相厮杀时,民间也不太平,流民问题严重,各地农民武装暴动此起彼伏。而在西晋之外,北方的匈奴、鲜卑等游牧民族也没有闲着,他们也趁着乱世,入侵中原。上述攻陷洛阳和长安的胡人,作为助推器, 送了西晋最后一程。

从此,中国北方进入了长达300年的五胡十六国的混乱时代。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司马乂,家族,司马炎,何说,历史,八王之乱,贾南风,儿子,司马伦,回事儿,司马炎,晋惠帝,司马越,贾南风,司马衷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司马乂,家族,司马炎,何说,历史,八王之乱,贾南风,儿子,司马伦,回事儿,司马炎,晋惠帝,司马越,贾南风,司马衷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司马乂,家族,司马炎,何说,历史,八王之乱,贾南风,儿子,司马伦,回事儿,司马炎,晋惠帝,司马越,贾南风,司马衷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