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龙阳亭侯司马顺:曹魏权臣司马懿侄子,为何反对堂侄司马炎篡魏建晋

龙阳亭侯司马顺:曹魏权臣司马懿侄子,为何反对堂侄司马炎篡魏建晋

大家好,我是尼摩船长,欢迎乘坐鹦鹉螺号,尼摩船长带你遨游知识的海洋。

泰始元年十二月(266年2月),曹魏权臣司马炎迫使皇帝曹奂禅让而建立了西晋皇朝。龙阳亭侯司马顺是司马炎的堂叔,却对此表示不满,反对司马代魏。司马顺作为司马家族的一员,家族君临天下,他可以加官进爵,享受荣华富贵。那他为何还要对此表示反对呢,船长为你细细道来。

一,出身名门

司马顺是河内郡温县人,为曹魏司隶从事司马通之子,所以他出身河内司马氏,是重臣司马懿的侄子。史书并未记载司马顺的生年,不过从他父亲司马通在魏明帝时被司隶校尉孔羡征辟而出仕推断,他应当生于黄初元年(220年)曹魏建立以后,是完完全全的魏臣。

司马通虽是司马懿的亲弟,但除了司马朗、司马懿、司马孚三个年长的兄弟在史书上有详细的记载外,司马通与司马馗、司马恂、司马进、司马敏等五个年幼的兄弟事迹不详,在《晋书》中连传记都没有。可见司马通等五人在司马家族篡夺曹魏江山的过程中没起多大作用,甚至都没活到晋朝建立的那一天。

二,效力曹魏

任城景王陵,字子山,宣帝弟魏司隶从事安城亭侯通之子也。初拜议郎。泰始元年封北海王,邑四千七百户。(晋书·司马陵传)

司马通有三个儿子,分别是:司马陵、司马顺、司马斌。而司马顺与两个兄弟都在曹魏出仕为官,其中司马陵担任议郎、司马斌担任中郎,司马顺则无记载。议郎与中郎在汉朝都是比六百石的中低级官员,为皇帝近侍,所以司马顺的官职应当与其两个兄弟差不多,也是比六百石的郎官。

曹魏大体承袭汉制,只是把官员的品秩改为一到九品。而议郎与中郎等郎官品级较低,所以司马顺出仕当在高平陵之变以前。正因为司马顺是接近皇帝的郎官,且在曹魏任职多年,所以他才对曹氏政权有深厚的感情,以魏朝忠臣自居。

通子顺,封龙阳亭侯。(三国志·魏书十六所引裴注晋书)

正始十年(249年),太傅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而铲除了手握大权的大将军曹爽,由此成为曹魏的实际掌权人,也开始了司马代魏的进程。随后大批的司马氏子弟进入曹魏的中高层任职,逐渐掌握朝廷的核心权力,为以后篡魏打下基础。司马顺是司马懿的亲侄,也是司马师与司马昭的堂弟,自然是家族的重要骨干,于是就被封为龙阳亭侯(《晋书》为习阳亭侯)。

嘉平六年(254年)与甘露五年(260年),曹魏相继发生司马师废魏帝曹芳与司马昭杀魏帝曹髦事件,虽然史书没有记载司马顺对此事的态度,但以他后来反对篡魏的态度判断,应该是对两位堂哥的所作所为是很不赞同的。

三,反对代魏

西河缪王斌,字子政,魏中郎。武帝受禅,封陈王,邑千七百一十户。(晋书·司马斌传)

泰始元年十二月丙寅(266年2月8日),权臣司马炎篡魏称帝,完成了父祖三代四人的努力。司马氏由大世族跃升为皇族,家族成员也跟着加官进爵而享受荣华富贵。例如司马陵与司马斌因为支持堂侄司马炎代魏而分别获封北海王、陈王。

及武帝受禅,顺叹曰:“事乖唐虞,而假为禅名!”遂悲泣。由是废黜,徙武威姑臧县。虽受罪流放,守意不移而卒。(晋书·司马顺传)

司马顺对此心知肚明,但他宁愿放弃可能受封的王爵,也要以魏朝忠臣自居,对曹魏灭亡痛哭不已而叹息说:“这不是唐尧与虞舜的做派,而是假借禅让的名声!”

晋武帝司马炎听了很不高兴,认为堂叔司马顺此举是不知天命,于是削去他龙阳亭侯的爵位而废为庶人,将他流放到偏远的武威郡姑臧县。但司马顺对此毫不在意,以魏臣自居直到逝世。

及武帝受禅,陈留王就金墉城,孚拜辞,执王手,流涕歔欷,不能自胜。曰:“臣死之日,固大魏之纯臣也。”诏曰:“太傅勋德弘茂,朕所瞻仰……封为安平王……(晋书·司马孚传)

司马顺的伯父司马孚也以曹魏忠臣自居,但其所作所为却比侄儿差不少。司马孚先是在高平陵之变助哥哥司马懿夺权;在皇帝曹芳被废时不发一言;在皇帝曹髦遇害后只是痛哭罢了;侄孙司马炎篡位时只是抱着皇帝曹奂痛哭,更坦然接受了晋朝安平王的爵位直到富贵而终。由此可见司马孚对曹魏的忠心远不如侄子司马顺,并非大魏纯臣,而司马顺才是真正的大魏纯臣。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司马代,司马炎,侄子,司马懿,晋书,司马顺,皇帝,亭侯,曹魏,权臣,司马炎,司马懿,司马通,司马顺,司马陵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司马代,司马炎,侄子,司马懿,晋书,司马顺,皇帝,亭侯,曹魏,权臣,司马炎,司马懿,司马通,司马顺,司马陵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司马代,司马炎,侄子,司马懿,晋书,司马顺,皇帝,亭侯,曹魏,权臣,司马炎,司马懿,司马通,司马顺,司马陵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