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明朝军队中的的暗甲和明甲

明朝军队中的的暗甲和明甲

明代中后期时,布面甲已经成为主流装备。

布面甲由于其甲片暗藏于布料之下,因此又称“暗甲”。与之对应的是“明甲”,即甲片外露的盔甲,因暴露在外的铁质甲片需要打磨明亮,故有此名。

一般意义上的明甲包括两种类型:第一种即普通的札甲;第二种仍用布料将甲片缀连,但局部甲片暴露于布料之外。

▲白兰王布面甲,萨迦寺藏

明朝记载,暗甲、明甲各有优劣,暗甲容易打理,明甲则较为美观。

吕坤《摘陈边计民艰疏》中记载,吕坤巡视雁门关边军时,边军士兵向其哭诉,言及明甲容易生锈,因此士兵耗费大量金钱和精力来拆装、打磨盔甲,苦不堪言,而明甲唯一的作用不过是“接送上司,眩耀观瞻耳”。

因此吕坤向朝廷建议,既然明甲的优点是美观,实用性不如暗甲,因此不如只为将官配备明甲,而士兵只配发暗甲即可,如此既节约军费,也降低了士兵的劳动负担。

▲西藏札甲,大都会博物馆藏

从明代记载中看,不少关于明甲的记载均来自京营。

如《明旧例》中记载“后上直红盔,将军披明甲”。《大明会典》中记载,万历十年,“令在京两厂,造明盔甲五千副,给京营军士”。

这可能间接证明了明甲最大的优点是美观。京营士兵不参与作战,主要任务是参加操练和检阅,因此对盔甲的美观性要求更高。

《平番得胜图》中,作战的明军骑兵大多着身穿布面甲,但身兼作战和仪仗两种职责的主将卫队则身穿明甲。这也与吕坤的建议相符。

▲《平番得胜图》

需要注意的是,古人的说法并不能全信,关于雁门关明军拒绝明甲的真实原因还有一种可能,即他们可能是出于私心做出的建议。

布面甲甲片在内部,外观上无法看出是否锈蚀,便于军队舞弊。戚继光《练兵实纪》中说过“今我之盔甲,外面新表可观,内里铁叶,一片数个眼,锈烂惟存铁形,还是好的,其空落如筛子一般,敌射可透,刀砍可破”。

雁门关明军声称明甲需要浪费大量时间去打磨,但布面甲同样会生锈,虽然其甲片位于内部,生锈也不影响美观,但

如不修理,必然会导致防御性能的下降。

▲锈蚀的清代布面甲

明代后期虽然普遍装备布面甲,但明军的敌手如蒙古、后金(清)均大量使用明甲,因此可见明甲在实用性上并不差。

《皇明经世文编·卷三百三十二》中记载,俺答汗麾下的精锐骑兵“精兵戴铁浮图。马具铠。长刀大镞。望之若冰雪然”。

《满洲实录》中记载,努尔哈赤灭叶赫时,“满洲兵盔甲明如冰雪,旌旗剑戟如林”。

《徐光启集》中记载: “(后金)虏多明光重铠,鸟铳之短小者未能洞贯”。

《李朝实录》中提到,“(后金)别抄着水银甲,万军之中,表表易认,行则在后,阵则居内,专用于决战”。这里的“别抄”即后金的精锐部队“巴牙喇”,所谓水银甲,即表面鎏银的铁札甲,朝鲜《世宗实录·五礼·军器篇》中记载:“甲以铁为札, 灌以水银, 用靺韋编成曰水银甲”。后金的巴牙喇每牛录十人,是其用于决胜的精兵,因此其盔甲亦当为后金装备中较为优良者。

《明季南略》中记载,郑成功进攻镇江时,“镇江告急于南京,南京发洪承畴麾下罗将军铁骑千人赴援,其兵铁甲如雪”。

《永历实录》中记载,永历元年,清军进攻常德,“敌骑漫野,甲光炫日”。

▲西藏札甲,利兹皇家军事博物馆藏

除了上述记载外,《皇明经世文编》中王崇之《辽阳时政疏》还有“明甲可以御敌、青甲不能遮体”的说法,似乎表明彼时布面甲的质量不如明甲。总体来说,明末

虽然布面甲为主流,但明甲并不少见。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盔甲,士兵,明军,布面,满洲实录,吕坤,明甲,后金,军队,水银,观点评论,布面甲,吕坤,暗甲,明甲,甲片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盔甲,士兵,明军,布面,满洲实录,吕坤,明甲,后金,军队,水银,观点评论,布面甲,吕坤,暗甲,明甲,甲片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盔甲,士兵,明军,布面,满洲实录,吕坤,明甲,后金,军队,水银,观点评论,布面甲,吕坤,暗甲,明甲,甲片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