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检于公元1627年接替天启皇帝朱由校成为明朝皇帝,改年号为“崇祯”,朱由检是明光宗朱常洛第五子,明熹宗朱由校异母;朱由检最终成为了明朝的亡国之君。
朝代更替普遍有个规律,历朝历代的末世皇帝,不是荒淫残暴的昏君就是被架空的傀儡皇帝,比如隋朝的杨广和东汉的刘协,而16岁即位的明末皇帝朱由检,即位之初,大力铲除阉党,勤于政事,厉行节俭,平反冤狱,颇貌似明君。
南明大臣甚至把崇祯帝抬举到千古圣主的地步,如礼部郎余煜在议改思宗庙号时说:“先帝(崇祯)英明神武,人所共钦,而内无声色狗马之好,外无神仙土木之营,临难慷慨,合国君死社稷之义。千古未有之圣主,宜尊以千古未有之徽称。”
但从《明史》等史籍所记载的史实看,末世之君崇祯真是一位明君吗? 作为明朝的亡国之君,却留给后世一种假象——很多人都认为崇祯皇帝是一个勤政的好皇帝,为了挽救积重难返的明朝,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最终无力回天,又以身殉国,亲身实践了“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理念,明朝的灭亡都是因为大臣的罪过,但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崇祯皇帝真的毫无责任吗?
答案是否定的,崇祯皇帝对明朝的灭亡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从其在位17年时间里的用人就可以窥见一斑。 崇祯在位期间一直不停的杀大臣,换官员,追其原因还是因为崇祯这个人自身比较多疑,他总认为大臣都有自己不可告人的秘密,所以他谁都不相信。
如果碰到身边有人说这个大臣有问题,那么他甚至连调查都省了直接在心中就认为这个人有罪。
在位期间“说一套做一套”,六下“罪己诏”不过是作秀之举
纵观崇祯帝的6份“罪己诏”,堪称空话连篇,文过饰非,但不可否认,里面依然不乏真诚的忏悔和自责。 毕竟,崇祯帝以“乾纲独断、励精图治”自诩,对他来说,低头向天下臣民做自我检讨,比杀他的头都更尴尬。
然而,崇祯帝的6份“罪己诏”,为何依然救不了大明王朝?
究其原因,与崇祯帝“说一套做一套”有关。
在这6份“罪己诏”里,崇祯帝对明朝面临的各种内忧外患进行了深刻的剖析,也给出了解决之道。 如果按照这些解决办法,踏踏实实地去施行,就算不能中兴明朝,至少也可以延缓灭亡的趋势。
崇祯帝在位17年,除了最初清除魏忠贤及其余党,体现出有为之君的一面,其余时间昏招不断、错误不绝。 没错,他总是唠唠叨叨自责自己“有罪”,可是,板子无一例外都打在大臣的屁股上。17年间,他杀掉了7个总督、11个巡抚;先后撤换了17个刑部尚书和50个内阁大学士。14个兵部尚书,杀的杀、关的关、贬的贬,几乎每一个落得好下场!
这样一看,崇祯帝的“罪己诏”,不过是作秀之举,让他在不断的自责中完成自我感动从而在下一次犯错时,心理上稍微好过一点。
无驾驭群臣的能力,换“宰相”如走马换灯,17年换50相
古代的宰相相当于现在的总理。但朱元璋改制后明代已不设宰相一职,因而内阁的首辅被视同宰相。 在崇祯时代,首辅一职更换之频、之多,史所罕见,简直如走马换灯,几乎年年换,有时一年几换,最离谱的是,李自成已兵临城下,城破在即,也就是在崇祯上吊自杀前夕,还换了一任首辅。
据有关资料,崇祯在位十七年,共任用了五十位首辅,后人称之为“崇祯五十相”。
据《明史》记载,崇祯的第一届内阁成员是:前南京吏部侍郎钱龙锡、礼部侍郎李标、礼部尚书来宗道、吏部侍郎杨景辰、礼部侍郎周道登、少詹事刘鸿训俱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据说这一届内阁的排名是抽签决定的。
如此儿戏的乱用人,哪怕是天下太平,哪怕再正常的时局和事务,恐怕也会被搅成一锅粥,更何况此时的明朝,已是内忧外患,千疮百孔,大厦将倾。而导致加剧这乱象的重要原因,无疑与崇祯的无识人之明,走马换人如过江之鲫有极大关系。
残暴猜忌,对自己极度不自信,最后自取灭亡
纵观崇祯一生,他的内心内心深处肯定怀着一种很大程度的不自信,因此他才会对他人的评价特别敏感,有时候简直就是一种病态。 这病态的表现形式之一就是对于身边所有人都怀着一种深刻的怀疑和猜忌。
皇帝的这种病态心理在他统治后期尤其明显,往往使得朝臣们处于一种两难的境地不能自己:如果大臣们表现得平庸无能,这当然会让自以为高明的皇帝十二万分地看不起,其结果肯定无法得到皇帝的欢心;而表现得精明能干却又颇易遭到神经过敏的皇帝的猜忌,以至于让他怀疑大臣们是在看不起他,那样的后果将更为严重。
在崇祯朝的17年里,崇祯一共任用过50位内阁大学士,不论是在明代还是历朝历代,都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最高记录,六部和都察院的首长更换也同样频繁,走马灯似的令人眼花缭乱:他共用过吏部尚书13人,户部尚书8人,兵部尚书17人,刑部尚书16人,工部尚书13人,都察院左都御史132人。
结果换来换去,仍然没有换出任何一个让崇祯满意的官员来。真不知是大明气数已尽,老天故意不让贤臣生在当世,还是崇祯皇帝自己的脑袋出了问题。
朝中大臣走马灯似地换,也许还有些说词,但崇祯对于前线领兵作战的高级将领,同样是怀疑加猜忌,不能不说是兵家之大忌。 他先后用过袁崇焕、杨嗣昌、孙传庭、卢象升、洪承畴、熊文灿、陈新甲等人率兵分别同后金以及农民起义军作战,但这些人却几乎没有一个得到了善终。 不是被崇祯处死就是孤军被围而无人过问,最后只得坐守孤城被敌生俘;或者是被逼仓促上阵战死。
一代名将袁崇焕因为擅自杀了总兵毛文龙,于是被崇祯所疑忌,皇太极仅用了一个从《三国演义》中学来的拙劣的反间计,就使生性多疑的崇祯相信袁真的与后金有密约,立即将其逮捕下狱并凌迟处死。
崇祯的失误还在于他在位之际,总是企图用空洞的儒家道德来约束文武百官,但晚明时期,士大夫虽然满口仁义道德,道德水准却惊人地低下,包括一批名闻遐迩的理学大师。 即便是为后人所称道的东林党人,事实上也不是我们曾经认定的那样光明磊落,相反,却往往打着光明磊落的旗号行卑劣下流之事。
整个社会对于享乐的贪图,拜金主义的风行,官员的贪婪,军队的低能,政治的黑暗与经济的凋敝,使整个晚明时期呈现出一幅犬儒主义的百丑图。 大批高级官员为了保证头上的乌纱,不惜拜宦官魏忠贤为干爹,将这位文盲的生祠建得富堂堂皇,直到称颂其为九千岁,这些事件都深深地说明了我们这个帝国的执政者们到底有多无耻和下作。
当崇祯的道德济世的理念无法实施,而内忧外患反而更加激烈时,他认定“朕非亡国之君,诸臣尽亡国之臣。 ”对亡国之臣有何客气呢?因此崇祯晚年便带着一种说不出的阴损刻薄来看待手下的臣子们,“在崇祯执政的最后一两年里,他一直处在对朝臣的刻毒怨恨和对自己怀疑、自责两种情绪中。
两种情绪交替在他身上起作用,就表现为一时对朝臣痛下毒手,一时态度又相当温和谦虚。 这种双重人格交替呈现的情况不但使得群臣摸不着头脑,也加深了他本人的心理苦痛。刻毒的报复引起进一步的自责,自责刺伤了自尊心,又导致更刻毒的报复。恶性循环,他的心中永无宁日。”(引自著《崇祯帝》)
崇祯在位期间,死于他手下的高级官员共计有:辅臣(相当于总理)1人、尚书4人、总督、督师7人、巡抚11人,侍郎以下的官员则难以计数。 到了崇祯后期,一向渴望仕途通达的官员们甚至也认为出相入阁乃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因为说不定哪一天就会因某一件事情得罪这位喜怒越来越无常的天子,转瞬之间从位极人臣到脑袋搬家。
明朝危难当头,崇祯帝一天却处死了36个大臣? 明朝初年的时候,明朝的开国君王朱元璋就对开国功臣们举起了屠刀,进行大肆的杀戮,规模最大的牵连了上万人,比如说著名的蓝玉案。后来到了明朝末年的时候,崇祯帝统治期间,也曾经发生过一次针对大臣的大肆屠杀行为。
崇祯帝是明朝的亡国之君,其实从他上位的时候,明朝就已经无法挽救了,而崇祯帝本身是一个比较有抱负的君王,大部分的时候,也是比较仁德的,而之所以会发生在一天的时间内,杀死三十六位大臣也都是因为一个人。
在崇祯十一年的时候,多尔衮对大明王朝虎视眈眈,几次带兵进犯,而明朝的将领,还没有开始打仗呢,就开始露怯,一路逃窜,也正是因为他们的无能,才导致了多尔衮军队一路势如破竹,夺走了济南,对济南的百姓们烧杀抢掠,而济南的藩王朱由枢也被清军给带走了。
后来那些败将回去向崇祯帝复命,一个劲的向崇祯帝说清军是多么的厉害。崇祯帝越听越生气,恨他们的无能,不仅不能为自己保卫江山,甚至连自己的兄弟都被敌军俘虏,于是崇祯帝就起了杀机,下了一道旨意,颜继祖、祖宽、倪宠、邓希诏、孙茂林等36位文武大臣在北京西市被集体问斩。
崇祯帝的这个行为堪比朱元璋当初对功臣的杀戮行为,一样的狠辣无情,但是话又说回来了。这些将领们临阵脱逃,没有保卫到江山,还把藩王给弄丢了,大明王朝的里子面子都被他们丢尽了,对于崇祯帝来说,这是莫大的耻辱。
1644年,即崇祯十七年三月十八日,李自成的大军将北京围得水泄不通,李自成派人告诉崇祯,如果他宣布退位,尚可保住身家性命。
但这对心性甚高的崇祯来说,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为此,他在这一天下了最后一道圣旨,一方面痛骂诸臣误国,一方面轻描淡写地作了自我批评。
最后却无异于痴人说梦似地宣布,他赦免除李自成以外的所有农民起义人员,而如果有谁能将李自成生擒或杀死,则封万户侯。
当天,崇祯还想照例召开御前会议,但已没有大臣到会了。晚上,他知道大限将至,命太监为他和其家人准备了最后的晚餐,酒至微醺,这位风华正茂的皇帝拔出剑来,当场杀死了妻子,在杀女儿时,他长叹道:谁让你生在帝王家呢?
然后,他带着一个老太监登上了煤山,从煤山山顶,可以看到北京城外李自成军队的营帐里灯火通明,宵鼓阵阵。明天,他们就要攻城了。崇祯叹了口气,他用衣带草草地写好遗书,遗书中,他再次强调他不是亡国之君,只因他的臣子们皆是亡国之臣。凌晨时分,崇祯恨恨地上吊自杀。
崇祯皇帝在位17年,即位初期,铲除了大太监魏忠贤以及依附于他身边的阉党集团,在很多人看来觉得这是大快人心,但是对于此事,历史上又有两种论调。 一种对崇祯皇帝消灭魏忠贤持正面观点,他们认为魏忠贤和阉党集团蛊惑天启皇帝、为祸朝廷、欺压百姓,崇祯一举将其消灭,展示了明君风采; 另一种则持完全相反的意见,他们认为,魏忠贤的倒台导致了东林党等文官集团失去了制约,引起朝政失衡,这才导致了明朝的灭亡。
面对千疮百孔、摇摇欲坠的局势,崇祯皇帝也想通过励精图治挽救国家命运。 铲除魏忠贤阉党集团虽然还有争议,但是崇祯皇帝的其他用人表现则可以清晰地看出崇祯皇帝的用人策略是有问题的。 但他又急于求成,对待臣下刻薄寡恩,缺乏宽容。
他只要一不开心那么大臣就要下台,下台还是最轻的,有些直接就被杀死。崇祯皇帝只要看到一个大臣有一点点的问题那么就必然把他更换。而如此频繁的更换大臣以及杀害大臣让属下的人自然人心惶惶,人们也根本不想着如何上位。 毕竟对于人们来说,还是性命最为重要。崇祯在位期间杀人太多,换句话来说,杀掉自己的大臣非常多。可能在他的心中,只要大臣有问题,那么一杀了之才是最快的做法。无论是内阁大学士还是总督或者是刑部尚书,在他的心中都是想换就能够换的。他从来不考虑这样的行为是否不利用国家的稳定。
在崇祯手下做官真的不容易,而崇祯如此高频地更换官员,正说明了这是崇祯自身的问题,而不是官员的问题。 因为崇祯皇帝生性多疑,又容易听信小人的谗言,总是害怕自己的政权被其他人夺走,特别是身居要职的官员,只要不听从他的命令就大开杀戒。
明朝灭亡固然是积重难返,但是崇祯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崇祯一登基,便仇视着太监这个群体,听着东林党文官对魏忠贤等阉党的坏话。 崇祯铲除魏忠贤的阉党集团,收获民心,意图控制朝政。但掌控朝中诸多臣子,并不是那么简单,当时能与文官集团扳手腕的只有魏忠贤代表的太监。
朝中诸多大臣,大多会尽全力维护自己及家族的利益,枉顾皇帝和朝廷利益是常事。 崇祯一上台就铲除魏忠贤阉党,又重用着自己心目中理想的太监制衡东林党。 崇祯仍采用太监监军,并给予他们极大的权利。例如负责京城城防的九门提督,正是由太监王承恩担任。
崇祯还不是像先辈万历、嘉靖、天启等皇帝一样,重用太监。可惜太监势力在崇祯的打击下,已不剩多少,没什么强势人物带领他们。 由于崇祯杀袁崇焕比较有争议,在此就不讨论了。以两任兵部尚书王洽和陈新甲为例,后金已打到北京城下。有人说,当年嘉靖把兵部尚书丁汝夔杀了,敌人就退走了。
于是崇祯就把兵部尚书王洽关起来准备杀掉,后来崇祯派新任的兵部尚书陈新甲偷偷去议和,结果消息泄露,搞得崇祯很没面子,于是就把陈新甲杀了。 兵部尚书好歹是正二品官,实打实的大权在握。而明代一品官都是加的荣誉虚衔,这正二品的朝廷重臣,说杀就杀。崇祯一朝共有14个兵部尚书,十个兵部尚书或自杀或下狱死或问斩或战死或发配边疆死,仅有四个革职查办捡回小命。
当时的兵部尚书不是肥差,而是索命的阴魂。崇祯这么搞的直接后果,就是没人跟他干了。李自成打到北京时,叫大臣来上朝,没一个肯来的。崇祯曾六下罪己诏,但他临终的遗言却还是“诸臣误朕也。
崇祯是勤政,他胡乱更换内阁,随意滥杀大臣,导致许多大事发生时,许多重要机关常年处于瘫痪状态。崇祯以这种手段和官员们博弈,到最后仿佛嗜杀成性,不信任任何人。
燕云总督赵光抃,被崇祯冤杀。漕运总督杨一鹏,被崇祯斩首,崇祯十六年恢复名誉。蓟辽督师范志完,被斩首。六省军督熊文灿,被崇祯斩首。兵部尚书杨嗣昌,自杀。宣大总督卢象升,被逼战死,死后八十天才给收尸,三年后才追封官职。三边总督郑崇俭,被崇祯冤杀。蓟辽总督刘策,被崇祯斩首。
十七年更换五十个首辅,地方巡抚让他杀了十几个,边区督师更是换个不停,简直就是亡国之象。以至于督师对自己防区的各种情况不明,权利混乱,而出了事,崇祯直接统统杀死了事。让崇祯折腾了十七年没有亡,这可不是气数已尽。若是天启皇帝没死一定又是另一种局面。
公元1644年晚春四月,京城却风雨如晦。 就在李自成大军浩浩荡荡地开进京城之际,崇祯帝却在司礼太监王承恩的陪同下,登上煤山(景山)。也许有过一番徘徊,也许有过一番犹豫,但最终,崇祯帝还是断然自缢于山腰一棵歪斜的老槐树上。
崇祯帝终年33岁。享国276年的明朝帝国就此寿终正寝。
这一刻,离登基之日才17个年头。
临死前的崇祯帝,一定会想起他16岁登基称帝时的踌躇满志。的确,崇祯帝登基之初,颇有几分恢弘之君的气象。
他勤于政务,每天累得跟狗一样。他清除阉党,将祸害朝廷百姓的魏忠贤一党干净利落地铲除了,人心大快。他勤俭节约,为了节省宫中开支,下令遣散部分宫女太监。
他平反冤狱,起用了袁崇焕等一批被罢黜的官员。他用于自我批评,一次得了小病,想不上班,遭到大臣批评,赶紧作检讨,下不为例。
有人说:明朝的勤勉之君,朱元璋算一个,崇祯帝也算一个。这话很有道理。但反过来讲,崇祯帝在刚愎自用、残忍无情方面,还胜于朱元璋。虽然朱元璋在明朝建立后,也杀掉了一批开国功臣,可在打江山的时候,对手下兄弟们还是很好的。
崇祯帝就不同了。大明帝国已经深陷内忧外患之中,他倒好,举起刀对着这个国家的顶梁柱,一阵杀杀杀。杀得人心惶惶,杀得群臣背离。以至于后来,吊死煤山的那一天,他在皇宫前殿鸣钟,召集文武百官,居然没有一个相应号召前来。
看到此情此景,崇祯帝不无伤心、不无恼怒地说:"诸臣误朕也,国君死社稷,二百七十七年之天下,一旦弃之,皆为奸臣所误,以至于此。"
你看,到了这时候,崇祯帝还一昧埋怨大臣,将所有罪责退给大臣,不觉得自己做错了什么。
崇祯在位17年,为何换了19任首辅和7个兵部尚书? 崇祯帝在位期间,为何频繁戮杀大臣? 十七年间撤换杀害朝廷重臣近百人,崇祯为何嗜杀成性? 17年换了19任首辅,杀死了7个兵部尚书,崇祯究竟有多不信任大臣?
崇祯帝自缢前,为何连下十六道旨意,疯狂斩杀忠臣良将? 首先,崇祯皇帝在位17年之间,更换了50位内阁大学士,要知道内阁大学士可是朝廷重要决策人物,居庙堂之高,他们的稳定影响到政策的稳定和持续性,但是遇到了崇祯皇帝这样一个毫无定性又很急躁的皇帝,大学士就不可能稳定了。
据不完全统计,崇祯皇帝在位的十七年年间,光内阁大学士就换了五十人,而整个大明朝二百多年间,内阁大学士总数也才一百六十多人;换掉了19任首辅大臣,而死在他手上的内阁首辅就有两个。崇祯皇帝任用的第一任首辅是天启皇帝留下的黄立极,登基三个月之后就让其致仕回老家了,然后换了附媚魏忠贤的施凤来当首辅。魏忠贤党羽被打击的差不多后,当了四个月首辅的施凤来也被崇祯皇帝撸了下来,换上了自己的人李国,从李国开始,崇祯皇帝就显示出了自己猜忌多疑,用人善变的性格特点。
李国干了俩月,换来宗道,来宗道干了一个月,换周道登,周道登干了六个月,换韩爌,韩爌干的长些,当了一年又一个月,又被撸了,换李标……就这么着,一连换了19任首辅,干的最长的一个是干了三年的周延儒,一个是干了四年的温体仁,就这俩人还被明朝人认为是误国辅臣的典型代表(明朝李清《三垣笔记》)。换了19任首辅,换到最后首辅落到了魏藻德头上。在李自成兵逼京师时,崇祯命官员捐款"助饷",魏藻德这个人作为首辅,第一个表示没钱,反对征饷。李自成攻破京师后,魏藻德投降,被逼捐出白银数万两,而刘宗敏不相信一个内阁首辅只有这些钱,于是用刑五天五夜后把他打死了。
19任内阁首辅走马观花
崇祯皇帝在位十七年,竟然更换了十九任内阁首辅,如此频繁的更换国家最高首辅大臣,一个国家治理的好,就奇了怪了,来看看这十九任内阁首辅都是谁吧:
TOP、1 施鳯来
施鳯来曾是明万历三十五年的榜眼;授编修,积官少詹事兼礼部侍郎,以礼部尚书入阁。施鳯来素无节概,以和柔媚于世,依阿权势。施鳯来才高八斗,但由于其在当朝做官时,附媚太监魏忠贤。随着魏忠贤权势的壮大,满朝文武自然对其谄媚至极,浙江巡抚潘汝桢更是首次提出要为魏忠贤建生祠,成为此举的始作俑者。后来在崇祯上台不久,施鳯来就下台了。
TOP、2 李国
李国是万历四十一年进士,由庶吉士历官詹事。后来超擢礼部尚书入阁,在施鳯来下台后,就由李国担任内阁首辅。李国与魏忠贤是同乡,原本魏忠贤还想拉拢李国,但是他并不依附魏忠贤;后来更是以登极恩进左柱国、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但是不久李国就请辞了。
TOP、3 来宗道
来宗道也是万历超时期的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历官光禄大夫、少傅兼太子太傅、户部尚书、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七次进阶,显赫一时。朱由校驾崩时,身为顾命大臣的来宗道在拥立信王朱由检中,起过相当作用。并担任内阁首辅,但因党争激烈,遂告老还乡,过起田园生活。
TOP、4 周道登
周道登是宋朝理学的鼻祖周敦颐的后裔,万历朝进士,被选为庶吉士,进入翰林院供职。说到周道登入阁,还真是天赐的运气,或许说也是老天爷不保佑大明江山,竟然是抓阄抓来的内阁首辅,周道登究竟是愚蠢木讷还是大智若愚?不得而知,但是根基浅薄而能得以全身而退,这在崇祯朝时期是极为难得的。
TOP、5 韩爌
韩爌是东林党元老;万历朝进士,历任、少詹事、礼部尚书、内阁首辅等。明朝中后期天启、崇祯年间发生的诸多大事,如“红丸案”、“魏党案”等,韩爌都曾参与其中,且都起了相当的作用。后因袁崇焕冤案所累,罢职还乡,但却享有了“先后作相,老成持重。引正人,抑邪党,天下称其贤”的美誉。
TOP、6 李标
李标历官礼部尚书、户部尚书、少保兼太子太保,武英殿大学士,曾两次出任内阁首辅。在任期间,正值明末,朝廷党派林立,相互倾扎,李标中立无党,极力反对党派之争。李标为官清正,性耿直,敦大礼,顾大局,明辨是非曲直,敢于直言谏君,每事持大体,以风节显。
TOP、7 成基命
在非常时刻,成基命证明自己是一名理智的顾问,但他稳重的政治理念不符合毅宗求治的急切心情,因此难以在朝局中立足。在东林后起钱谦益、重臣钱龙锡相继去职的情况下,缺乏领袖之才的成基命无法博得毅宗的信用,最终使得崇祯初年富于东林色彩的内阁一改旧貌。其人生性宽厚,对党争对手也怀仁心,但于晚明时局无补。
TOP、8 周延儒
周延儒20岁时连中会元、状元,授修撰。后来备受崇祯皇帝重视,1630年担任内阁首辅,周延儒在担任首辅仅四个月后为温体仁所排挤,告病回乡,由于朝堂局势复杂,周延儒又被起任为内阁首辅,清兵入关后,周延儒自请视师,却假传捷报蒙骗崇祯帝,崇祯帝不知内情,对周延儒褒奖有加,特进太师。后锦衣卫指挥骆养性上疏揭发真相,其他的官员也相继弹劾,因而获罪流放戍边。
TOP、9 温体仁
温体仁是万历朝进士,改任庶吉士,授予编修官,累任到礼部侍郎。崇祯初年升为尚书,协理詹事府事务。1630年以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阁辅政。入阁后他逼迫周延儒引退,自己成为首辅。翻阉党逆案,排斥异己。1638年,被罢官回家,第二年在家中病死。
TOP、10 张至发
张至发也是万历朝进士,历任知县、礼部主事、御史。时齐、楚、浙三党势力方炽,他属齐党。1632年升光禄卿。精核积弊,多所厘正,遂受于知帝。累迁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继何吾驺为首辅。一切守温体仁所为,而才智机变比不上体仁。被弹劾,乃上疏,自谓当去者三,而未曾借口有病。忽得旨回籍调理,时人传为笑语,以为遵旨患病。
TOP、11 孔贞远
孔贞远是孔子六十三代孙,万历朝榜眼,孔贞运在任南京礼部侍郎时,为正民风,禁游女,毁淫祠,使南都靡丽之风为之一变。迁礼部尚书后,对明末江南学子“复社”诸人,力主从宽结案。晋太子太保。代为辅相时,适逢郑三俊、钱谦益与原辅相温体仁进行权力之争,钱失败,贞运竭力营救,俱从宽处置。编著有《词林典类》等书。
TOP、12 刘宇亮
刘宇亮也是万历朝进士,屡迁吏部右侍郎。1637年,擢礼部尚书,与傅冠、薛国观同入阁。一个喜欢击剑,不喜欢读书的人,后来竟然成了内阁首辅,但是刘宇亮却没什么作为,后来也就离职了。
TOP、13 薛国观
薛国观也是万历朝进士,崇祯即位后,薛国观奉命巡视北疆,严查将吏克扣兵饷事。后因先前曾附魏忠贤,被南京御史袁耀然弹劾,罢职归里。1636年,任礼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入阁辅政;后升任礼部尚书,加太子太保、户部尚书,进文渊阁;再加少保、吏部尚书,进武英殿。1640年因受贿被吴昌时弹劾免职,最后赐死。
TOP、14 范复粹
范复粹万历朝进士,范复粹中进士后在河南开封任推官,崇祯元年进京任御史,在毛文龙是否迁移回内地等问题上对崇祯作了进言,极力为袁崇焕辩解。因告发董懋中等,受到崇祯赏识。之后范复粹先后巡按江西,陕西,对两地的财政、防务进行了有效的改革,受到崇祯褒奖再次回京在大理寺任职,后担任内阁首辅,数次因病或弹劾请辞,崇祯皆不允。
TOP、15 张四知
张四知是天启年间进士,崇祯时官至礼部右侍郎。公元1638年廷推阁臣,张四知位列其中,给事中李淳力陈其贪污状,张四知力辩,薛国观亦力援之,明年五月遂入阁。张四知在位四年,碌碌无为。明亡降清,授济宁道御史。
TOP、16 周延儒
这个就不多说了,整个明朝就这人担任过两次内阁首辅。
TOP、17 陈演
陈演是天启年间进士,崇祯即位后升至翰林院掌院,崇祯十三年升至礼部右侍郎,协理詹事府。陈演善于勾结内臣,崇祯十三年四月从内侍口中暗中得知次日崇祯要问的问题,第二天对答如流,崇祯大喜,后来担任内阁首辅,陈演才质平庸且为人刻薄,为官期间大肆排除异己,公报私仇,欺瞒崇祯,作为周延儒罢免后崇祯的头号宠臣,陈演无所筹划,屡屡犯错。
李自成占领北京后欲出兵攻打吴三桂,因害怕明朝旧臣趁机在北京作乱,决定杀掉一批明朝旧臣,陈演倾其家产,仅获四天自由便被捉回斩首。
TOP、18 蒋德璟
蒋德璟明是泉州晋江福全人,其父蒋光彦,也是进士出身,官至江西副使,广东布政司参议,有武功政绩,因忤当事,弃职宦场,返乡归养。蒋德璟从小受到书香教育,受到父亲耿直性格的陶染,这对其以后成为明朝一代著名的政治家,无不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蒋德璟历事天启、崇祯、福王、唐王,最后眼见没法挽回大势而不得志还里归家。
TOP、19 魏藻德
崇祯年间状元,授修撰。崇祯十六年以疏陈兵事召对称旨,骤擢东阁大学士,入阁辅政。居位一无建白,仅倡议令百官捐助。次年,诏加兵部尚书兼工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为明朝最后一任内阁首辅。李自成破京师,被执,勒令输金,受刑而死。
其人擅长辞令,有辩才,且深通崇祯的谋略,故总能迎合崇祯的心思,然有才无德,又不能以天下为己任,想出治国之策。终至投敌后惨死狱中。
崇祯换过14任兵部尚书,七个被他弄死
除了19任首辅,崇祯还换过14任兵部尚书,其中七个都被他弄死了:崔呈秀、阎鸣泰、袁崇焕、王洽、张凤翼、梁廷栋、陈新甲,死的最惨的当属名气最大,功劳也最大的袁崇焕:凌迟处死。最后一任兵部尚书张缙彦,是和最后一任首辅魏藻德差不多一样的软骨头,不仅无能误国,崇祯死后,他先是降了李自成,李自成败后,又降了清朝,顺治年间被抄家下狱,流放宁古塔,最后死在了那里。
崇祯在位17年,兵部尚书就更换了14位,基本1年多就要换一个国防部长,真是如走马灯一般。而且,这14位国防部长中,被处死的7位,被革职查办的6位,只有1个光荣退休。如此神操作,莫说战乱时期,即便是和平时期,也经不起这么个折腾法。经过崇祯帝的一番折腾,大明王朝奄奄一息,最终彻底葬送了276年的国家。
这些国防部长的命运,可以分为四类。
一类是跟魏忠贤关系密切的两个国防部长:崔呈秀、阎鸣泰。他俩都是魏忠贤党羽,崇祯继位后清理魏忠贤,这俩自然难逃清理。崔呈秀自缢身亡,尸体又被凌迟;而阎鸣泰被发配边疆,死在了那里。
第二类是因失职渎职被革职查办的6个国防部长:王在晋、申用懋、熊明遇、傅宗龙、张国维、张缙彦。
王在晋在天启年间就是兵部尚书,但他能力不行,因为丢失辽东被罢免,但崇祯上台后,觉得他还可以,又重新启用他。结果自然可想而知,被后金打过了长城。但他比较幸运,仅仅被革职回家,没有要他的命。可能崇祯觉得那时候形势还不错,没到气急败坏的程度。
申用懋是典型的官二代,他爹是万历朝的内阁首辅申时行。他运气也不错,上台恰巧碰上后金退兵,以为地位就稳固了。可那些勤王兵领不到饷,居然造起反来。小申只好下台了。但他下台后能回江南老家享受生活,算是可以了。
熊明遇是因为替花钱买平安的巡抚沈棨说好话,被罢官。傅宗龙有些能力,曾在云南镇压奢安起义有功被提拔当了国防部长,也是因为多说几句话,劝崇祯节省开支量入为出,被革职关进监狱。后来被李自成杀了。
张国维因为反清不力导致李自成占领开封、清军打到连云港,被革职入狱,花了很多钱才放出来。张缙彦是崇祯最后一任兵部尚书,那时已经没有回天之力了。他个人也起不了什么作用,后来他归降大清。
第三类是被崇祯撤职投进监狱或者处死的5位国防部长,包括王洽、梁廷栋、张凤翼、杨嗣昌、陈新甲。
王洽完全是个又倒霉又幸运的孩子。他当了国防部长,仍然像前任王在晋一样失败,崇祯就拿他撒气,把王洽关进监狱准备杀了祭旗。还没等杀,王洽就狱中病死了,躲过了血光之灾。死了还没完,崇祯帝还要"寻论罪,复坐大辟"。
梁廷栋当兵部尚书,愁于没钱给官兵发工资,建议让崇祯除征收打旗兵的辽饷之外再征收打农民军的“剿饷”,弄得怨气沸腾,他只有引咎辞职,后来自杀殉国了。
张凤翼在14个兵部尚书里任期最长,在任期间是形势急转直下的转折期。南边起义军蹂躏了凤阳祖陵,北边后金军蹂躏了北京十三陵。实在是无颜见山东父老。最后和梁廷栋一起自杀了。
杨嗣昌算是有些本事,但也太单纯。他又打又抚,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让李自成、张献忠消停一会,但没想到二人卷土重来,先后攻陷襄阳、洛阳,连杀襄王、福王。杨嗣昌也只好服毒自杀了。
陈新甲是死得最冤枉的一个,替崇祯背了口大黑锅。崇祯见情势不对,想对大清求和,让国防部长陈新甲研究研究,结果议和材料被仆人传了出去。舆论哗然,崇祯为了挽回面子,把陈新甲作挡箭牌,给砍了。
第四类就是光荣退休的唯一一位:冯元飙。他是14人里面结局最好的。不是他能力强,而是他当尚书时已身患重病,就当了3个月,啥事都没干,就是丢了很多城市。到最后病得话都不能说了,才被允许退休,没过多久就挂了。
崇祯说他不是亡国之君,臣是亡国之臣。其实,他这么频繁地更换国防部长,急于求成,亡国责任更大。
而崇祯皇帝对于大臣的不信任,在刑部尚书的更替中更是显露无遗,《乔允升传》中写道:“帝在位十七年,刑部易尚书十七人。”作为一个尚书级别的高官,平均一年更换一次,难道这十七人都不行?如此的更换频率无疑说明了崇祯皇帝的急躁性格,或者对这些刑部尚书的不满意。而这十七人中,得以善终的只有胡应台一人,其他人或被遣戍边疆,或被逼退休,或被下狱,下狱之后没多久死在狱中。以至于最后朝廷里剩下的大都是些阿谀奉承、媚上欺下之徒,把帝国管理得乌烟瘴气,一塌糊涂。
除了朝中的首辅之外,地方上最大的官员非总督莫属了,明朝在巡抚之上再增设总督,为的就是协调几省军事和后勤,也是为了应对北方边境和内部的军事复杂形势。虽然总督是高官,但是对于崇祯皇帝来说,还是想杀就杀。杀死七个总督(蓟辽督师袁崇焕、陕西三边总督郑崇俭、熊文灿、刘策、杨一鹏、范志完、赵光忭)。
试问一下,看到前任的下场,哪还有人愿意承担责任和工作,或者主动去冒险以取得不可预知的成绩呢?
袁崇焕是明朝末期少数能够与清军抗衡的大将之一。他长期守卫山海关及辽东,取得宁远大捷、宁锦大捷、京城保卫战等胜利,他所构建的"关宁锦防线",让清军望而生畏、难以逾越。换句话说,袁崇焕几乎是以一己之力,使得清军至少晚进关10年。不幸的是,生性多疑的崇祯皇帝受到清军的离间计,恼羞成怒,以擅自与后金军议和、擅杀毛文龙两条罪名,将袁崇焕凌迟处死。
因他而死的巡抚11个,被他关进监狱的高级官员更是多达三位数。由此不难看出,崇祯是一位比永乐,比嘉靖,比万历更难伺候的朱皇帝。崇祯最大的一个缺陷就是生性多疑,疑心太重。所谓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如果崇祯能够多大臣们多一点信任,说不定大明也不会这么快就灭亡在他的手中了。崇祯并不是傀儡皇帝。应该有着完全的实权,而且他能够像换鞋一样的换首辅。
随着局势的日益严峻,崇祯帝的滥杀也日趋严重。大臣稍微犯了过错,往往遭到怒斥、问罪,以至于砍头、凌迟。
崇祯帝不但杀大臣,连自己人都不放过。就在崇祯帝登上煤山自缢之前,他在皇宫中大开杀戒。他逼死了周皇后、张皇后、袁贵妃,亲手杀掉了6岁的幼女昭仁公主,砍伤了15岁的长平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