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太宗李世民,一代皇帝,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在位23年,对内文治天下,对外开疆扩土,知人善任,从谏如流,整伤吏治,政治修明,薄赋尚俭,发展经济,开创了“贞观之治”。
同时,李世民深知,国家的强盛不止靠强大的军事力量,文化教育也不可或缺。他本人爱好文化艺术,也着力推动,开设文学馆、弘文馆以招纳文人贤士。
李世民有容纳百川的胸怀,敢于直面大臣们的谏言,善于虚心听取不同意见,对忠肝义胆、刚直不阿之人,知人善任、委以重任。这类即是重臣又是忠臣的人里,比较典型的就是魏徵和萧瑀。
让我们一边赏析他的诗作,一边扩展阅读。
••
下面这首诗,是魏徵病逝后出殡时,李世民写的送别诗。
大家都知道,魏徵于公元643年正月病逝,李世民亲往吊唁,失声痛哭,当时他说了一段流传千年的话:“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我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镜矣。”
随后,魏徵出殡下葬,李世民深感悲痛,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诗:
《望送魏徵葬》
李世民
阊阖总金鞍,上林移玉辇。
野郊怆新别,河桥非旧饯。
惨日映峰沉,愁云随盖转。
哀笳时断续,悲旌乍舒卷。
望望情何极,浪浪泪空泫。
无复昔时人,芳春共谁谴。
——驾乘金鞍、玉辇,走出宫门,走过上林苑,朝廷上下都来送别魏徵。在长安城的荒郊,不是以前饯酒礼送壮行,而是悲伤的与魏徵告别。苍白的太阳映照山峰,愁云笼罩着灵柩,日月无光,山河暗淡。哀乐断断续续,棂幡也悲痛般卷动。看着这场景,悲情无限,此时无语唯有泪千行。魏徵已经故去,不会再回来,美好的景色、秀丽的河山不再有人共赏了!
此诗,表述出李世民的痛苦悲情,以及他与魏徵往日的深情厚意。
——简要说下李世民与魏徵的君臣之事。
魏徵是隋唐政治家、思想家、文史学家,是我们石家庄现在的晋州市人。家境贫寒,好读书,曾出家当过道士。最初,是跟着瓦岗李密,降唐后跟随前太子李建成当幕僚,还曾多次建议李建成对秦王李世民先发制人。宣武门事件后归顺,李世民没因以前的事怪罪他,反而提拔重用,根据他的特点和才能,让他担任谏官一职。李世民登基后,任命他为尚书左丞,官居要职,成为重臣。
魏徵喜侍明主,知无不言,性格直爽,敢于犯上进谏,竭尽心力辅佐,忠心不二,成为一代忠臣。李世民经常在內廷或卧室召见魏徵,商讨治国之策以及得失,魏徵总是直言不讳,总有两百多事,李世民全然接纳。
魏徵去世后,李世民在他家得到了魏徵刚写不久、字迹模糊的几行遗表,大体意思是:用善人、用贤人,国家就可以安定、兴盛。李世民深以为然,以此自省。
还有一件事。魏徵去世后,李世民下召厚葬,魏徵妻以魏徵素来简朴、厚葬有违其志为由拒绝,只以小车装载灵柩,李世民召百官出城相送,并亲自刻书碑文。
••
下面这首诗,是李世民赞扬萧瑀的。萧瑀也是重臣、忠臣,与太宗有很深的渊源和不少故事。
赐萧瑀
李世民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勇夫安识义,智者必怀仁。
——如同在疾风骤雨中能识别草的坚韧一样,萧瑀是坚贞的人;混乱、动荡时局,证明了萧瑀是个忠臣。见识短的莽夫,不知道识大义、识大体;有大智慧、懂大道理的人,必有仁心和忠心,萧瑀就是这样的人。
——萧瑀与李世民的渊源,要追溯到他父亲李渊。萧瑀与李渊同在隋朝做官,交情不错,不止如此,李渊和萧瑀的妻子是姑舅表兄妹,李世民管萧瑀叫姑父,这是亲戚。
李渊占据长安后,托李世民给萧瑀带了封信,意思是:国家需要你这样的人才,请速来京,共辅社稷。萧瑀即刻把兵马交给李世民,马不停蹄赶赴长安。唐高祖拜其为户部尚书,封宋国公。
萧瑀小的时候,就以行孝道闻名,好学、善书法,本性刚正、磊落。在朝上议事直率、严厉、认真,直言进谏、据理力争,一心为国、忠心耿耿。也因此得罪过不少大臣,也引起过李世民的不满甚至被激怒。
有一次,太宗当朝议事,萧瑀与其他大臣争论起来,声音吵闹,越吵越凶,闹得朝堂一片混乱。李世民制止几次无果,气的拂袖而去。萧瑀也因扰乱朝政、忤逆圣意被罢官,还得了大病。李世民觉得自己过份了,毕竟都是为了大唐江山,就把他召请了回来,不仅任命他为太子的老师,还把女儿许配给了萧瑀的儿子,亲上加亲了。
这是萧瑀第一次被罢免、又被召回。他忠心、清正,心气高、脾气大,不容人、不善于关系,得罪了不少人,李世民有时也气的不行。他这一生,整了个六起六落:六次拜相,六次被罢相,最严重的一次被削官为民、贬出京都。
唐太宗李世民曾经跟房玄龄说过:萧瑀此人,不可以厚利诱之,不可以刑戮惧之,是真正的社稷忠臣。
••
一朝天子一朝臣,忠臣遇明君。
君臣一心匡社稷,义重情也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