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非常吊诡,命运终会轮回,但站在同样命运面前的人却不一样……
朱高煦不是他的父亲朱棣,朱瞻基也不是建文帝朱允炆,叔叔要造反篡位,这道题到了这个时候,难度早已经下降了。
毕竟,朱高煦等了二十多年,连侄子辈的朱瞻基都当上皇帝了,他的心里又怎么能痛快呢?
这就好比我们在上学的时候排队打饭,最后一碟红烧肉居然被插队的毛头小子给买走了,当时心里的那种窝囊气,怎能忍得?
于是,汉王朱高煦气哄哄地昭告天下,明明白白地告诉大家:我要造反!
结果,朱高煦却让自己变成了一个“造反喜剧人”。
我对此真的表示非常怀疑:朱高煦是不是把父亲朱棣的剧本倒着看了,他居然连造反的流程都没有搞清楚,也憋不出一个正当一点的理由,竟然还是那种简单的清君侧。
接下来,我们就来仔细地看一看,这位憋屈的藩王究竟干出了什么样的蠢事?在面对自己英明神武的侄子朱瞻基的时候,朱高煦最终又是怎样一副搞笑的嘴脸?而朱瞻基在生擒了自己的叔叔之后,他又会不会手下留情呢?
叔叔谋反心不死,想要再演“靖难”之戏
看到年轻的侄子朱瞻基登基当了皇帝,一直觊觎皇位的叔父汉王朱高煦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临了,天天就想着如何造反当皇帝,很想把父亲朱棣之前篡夺建文帝的“靖难之役”再演一次。
在朱棣发起的“靖难之役”当中,身为朱棣的儿子,朱高煦武艺高强,表现得也非常勇武,在白沟、东昌等战役中都曾立有奇功,关键时刻也立有大功。
特别是“江上之战”,朱棣当时都已经从南京撤兵回走,准备回北平休息了,结果多亏了朱高煦率领生力军及时赶到,喜得朱棣连骗带哄,同时也夹杂着两三分的诚意,拍着朱高煦的肩膀委婉地说道:“吾病矣,汝努力,世子多疾!”
言下之意:如今我(朱棣)身体不好,你大哥(朱高炽)又有病,日后的世子之位肯定非你(朱高煦)莫属了!
狂喜之下,朱高煦也是拼命死战,终于大败明军,间接地奠定了燕兵攻克南京的胜利基础。
因此,当朱棣杀入南京称帝之后,他马上就封自己的二儿子朱高煦为“汉王”(封国云南),三儿子朱高燧为“赵王”(封国彰德)。
面对父亲朱棣的封赏,朱高煦当时非常恼怒,气冲冲地说道:“我何罪之有?你竟然给我开了一张空头支票,斥我于万里之外……”
见朱高煦对自己如此不敬,朱棣也很生气,就在这个时候,仁德的皇太子朱高炽站了出来,力劝朱棣不要生气,最终也使得二弟朱高煦暂时不用去封国云南,一直留在京师。
封王之后,朱高煦就求取了一支名叫“天策卫”的御林军,作为自己的护卫军,然后就趁着朱棣心情好的时候,又给自己增加了两支护卫军。
自此之后,朱高煦常常自夸于人:唐太宗曾为天策上将,如今我也有天策军,得之岂非偶然呢?
朱高煦的意思很明显:说不定我就是下一个唐太宗!
有一次,朱棣命令皇太子朱高炽与汉王朱高煦,以及皇太孙朱瞻基三人一同前去拜谒朱元璋的孝陵。
大家都知道,朱高炽一直体弱多病,腿脚也不利索,还是一个大胖子,而在谒陵的时候需要步行到陵墓跟前,因此朱高炽就需要两个小太监一左一右扶着他,才能一瘸一拐地慢慢向前挪步。
可即便如此,朱高炽依旧时不时地会弄一大趔趄,样子看起来也确实非常狼狈。
作为朱高炽的二弟,朱高煦生得虎背熊腰、身强力壮,但他非但没有上前帮忙,反而在背后讥笑自己的哥哥:“前人蹉跌,后人知警!”
岂料,此时还是少年人的朱瞻基却非常英锐,马上跟在叔父朱高煦之后接口说道:“更有后人知警也!”
朱高煦回头一看,侄子朱瞻基正盯着自己,不禁大惊失色,心里顿时觉得这位侄子不是什么好欺负的善茬,相比起自己的大哥要强硬多了。
仁宗宽厚不追究,汉王失势有因由
根据史书记载:汉王朱高煦身长七尺有余,大高个子,矫捷善骑射,两肋如龙鳞者数片。
实际上,“龙鳞”就是我们现在说的“牛皮癣”,但对于当时的朱高煦来说,两肋生出了牛皮癣,他就觉得自己是真龙!
永乐十三年,明朝朝廷把他的封国改为青州,但他仍然不愿前往,于是又在私下里招募了三千多人作为自己的卫士,而且这些人也不隶属于国家的兵部。
此后,朱高煦就时常纵使这三千多人四处抢劫,干了不少的坏事。
当时,朝廷的兵马指挥徐野驴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抓了朱高煦手下的人,对他们严刑拷问,朱高煦闻讯大怒,立刻冲进了衙府,用手中的铁瓜当头就把徐野驴给活活砸死了。
在外出征的朱棣回到南京,得知此事之后大怒:“岂有此理?简直无法无天,竟然敢擅杀我的朝官……”
于是,朱棣马上下令,把儿子朱高煦囚禁在了西华门内,准备将其废为庶人。
此时此刻,幸亏朱高煦的大哥皇太子朱高炽在朱棣面前泣劝,最终才使得父亲朱棣在盛怒之下打消了废除他的念头,只是把他的两支护卫给削夺了,而后又把他改封到了山东乐安州。
见父亲朱棣余怒未消,朱高煦心里也很害怕,因此才不情不愿地去到了自己的封国。
到了乐安之后,朱高煦的内心非常怨恨不满,一直想要造反,想将大哥朱高炽的皇太子之位夺过来。
对于弟弟朱高煦,皇太子朱高炽一直都很担心,为此还曾多次写信告诫于他:如今父亲怒气未消,你一定要遵守法令,千万不要再犯法了。
朱高炽(明仁宗)继位之后,朱高煦就把自己的儿子朱瞻圻派往京城做眼线,但凡朝廷还是皇帝有任何举动,立刻一五一十地向自己通报,有时一个昼夜就要往来六七趟信史。
关于朱高煦和朱瞻圻父子间的间谍行为,当时的明仁宗朱高炽全都一清二楚,但他并没有怪罪自己的二弟,依旧对其相待甚厚,成倍地增加弟弟的岁禄,动不动就赏他黄金白银。
不久之后,朱高煦在自己的封国之内只因为一件小事,居然把儿子朱瞻圻的生母给杀了,朱瞻圻怨恨之下就在京城上书,揭露父亲的种种罪恶。
得知自己的儿子揭发自己,朱高煦也不顾父子之情,向朝廷揭发自己的儿子,说他暗地里在京城侦查朝廷的政府事务,早就存有谋反之心。
明仁宗毕竟是个厚道人,看到这两父子狗咬狗,不禁叹息道:“尔父子何忍也!”
因此,明仁宗没有处罚朱高煦,而是斥责朱瞻圻以子反父,并把他罚到凤阳去看守皇陵。
明仁宗朱高炽崩逝的时候,皇太子朱瞻基正身在南京,就在他得知噩耗奔丧回程的时候,朱高煦还想在半路上埋下伏兵,将自己的侄子一网打尽,结果却因为准备不充分,事情也没办成。
试探宣宗初得逞,内鬼出卖露反心
朱瞻基(明宣宗)继位之后不久,汉王朱高煦就想试探一下自己的这位侄子,于是他假惺惺地上表,表中内容就是献上四策,利国安民。
明宣宗朱瞻基与父亲朱高炽的性格非常相似,也挺厚道仁德,因此他还曾拿着叔父的奏表对身边的侍臣说:“永乐年间,皇祖常对皇考及朕说,朕的叔父一直心存异心,要对其多加防备,但皇考却待之极厚。如今,他又能上陈利国安民四策,如若真是出于志诚之心,那应该就是他的旧心已变了!因此,我们要把皇叔上陈的四条计策施行于朝廷!”
很快,明宣宗朱瞻基还给朱高煦写了一封亲笔信,在信中对自己的皇叔表示感谢。
转年(公元1426年),也就是宣德元年正月,朱高煦还派出了不少人马,表面上以给朝廷献元宵灯具为名,实际上却是派他们沿路入京,窥伺朝廷的武器装备与政府安排情况。
而后,为了试探皇帝对自己的态度,朱高煦又向侄子朱瞻基索要骆驼和马匹,朱瞻基马上照准,立刻就赐给了他四十匹大骆驼,以及一百二十匹名马。
见明宣宗对自己的要求不敢怠慢,朱高煦又接着向其索要袍服,明宣宗马上又命人给他准备了很多上好锦罗绸缎制作的袍服。
眼看这位侄子皇帝挺好说话,汉王朱高煦就幼稚地认为:明宣宗朱瞻基很怕自己!因此,日后也就更加放肆了。
当时,朱高煦就暗约朝廷驻守济南的山东都指挥使靳荣,告诉他只要自己这边一起兵,靳荣就马上作为内应把济南献给自己。
之后,朱高煦又授自己手下的指挥王斌、朱烜一众人太师、都督等官职,也就是事先答应他们,等自己当上皇帝之后,只要是支持他的,个个都能当大官。
除此之外,朱高煦还命令他的世子朱瞻垣负责驻守王城,而且又让另外四个儿子各监一军,他自己则率领中军准备起兵进攻北京。
就在朱高煦起兵之前,他还自作聪明地派手下一个名叫枚青的人进入北京,约英国公张辅为自己的内应。
作为朱棣“靖难之役”的第一功臣张玉之子,张辅听枚青如此劝自己,再一看汉王朱高煦的亲笔信,他又哪敢“怠慢”?
于是,张辅立刻下令把枚青捆了起来,连夜送入宫内。
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朱高煦的谋反之心也已经昭然若揭,但明宣宗依旧还挺厚道,马上派出了手下一个名叫侯太的太监,让他带着自己的亲笔信前往汉王朱高煦的封国乐安,询问他是何情况……
侯太到达乐安之后,朱高煦南面高坐、陈兵相见,不但没有拜领皇敕,而且还命令作为皇使的侯太跪于阶下,听自己叱骂。
朱高煦厉声说道:“我何负朝廷哉?靖难之战,非我死力,燕之为燕,未可知也。太宗信谗,削我护卫,徙我乐安,仁宗徒以金帛饵我。今又辄云祖宗故事,吾岂能郁郁无动作?速报上,缚奸臣来,徐议无所欲。”
大意是指,我爹朱棣在位的时候,把我的护卫给削了,我大哥仁宗皇帝在位的时候,只会用金银财宝来哄骗我。当初,如果没有我奋力死战,燕国又怎么可能占领全国呢?如今你也不要跟我废话了,把朝中那些奸臣马上给我绑过来,听我的处分就可以了。
不得不说,朱高煦此时的语气、语态,与当初他的父亲朱棣反建文帝的时候,几乎是同出一辙!
可惜的是,明宣宗派出的这个太监侯太就是一个胆小鬼,他当时害怕汉王会杀了自己,所以只会一个劲儿地趴在地上磕头,当场就吓尿了。
朱高煦宣告造反
侯太回到北京之后,明宣宗就马上召见了他,看着眼前的这个太监面无人色,明宣宗就问道:“你此次前去,汉王都跟你说了些什么?”
侯太趴在那里想了一会儿,战战兢兢地回答说:“汉王无所言。”(汉王什么话也没说。)
但作为侯太随行护卫的锦衣卫军官,他们毕竟还身怀着监察的特务任务,因此当时就向明宣宗把情况一五一十都汇报了。
听锦衣卫军官如此一说,宣宗皇帝不禁大怒,指着侯太说道:“事定必治汝!”(此事结束以后,朕一定要将你治罪!)
当时,汉王朱高煦为了给自己的造反制造一个理论根据和事前铺垫,他就派人上疏朝廷,还给很多官员写信,指斥明宣宗朱瞻基违背了洪武、永乐旧制,而且还公然宣扬宣宗一朝所谓的罪过。
同时,朱高煦又指斥宣宗皇帝最亲信的大臣夏原吉等人,说他们擅权为奸,因此就要求明宣宗交出这几个人,把他们押往自己的封国,公开处决。
除此以外,朱高煦还私下写信给当时朝廷中的公侯重臣,其中更是骄言巧诋,污蔑明宣宗违背祖制,没资格当皇帝。
事情已经到了这个地步,宣宗皇帝不禁感叹:朱高煦真是要造反了!
朱瞻基决意亲征
要知道,叔父要造侄子的反,绝非一件小事情,因此明宣宗朱瞻基就开始与朝臣们集体商议,想决策。
原本,朝廷当时准备派阳武侯薛禄率兵讨伐朱高煦,但大学士杨荣却认为不妥,他还以建文帝时期的李景隆为先例,劝宣宗皇帝一定要亲自出征。
此时,大臣夏原吉也站出来表示:“臣见高煦命将而色变,退语臣等而泣,知其无能为也。且兵贵神速,宜一鼓而平之,所谓先声有夺人之心也!”
意思是说,为臣常去朱高煦的封国,也曾亲眼看到他派手下将领出发的时候脸都白了,和臣等说话的时候还眼泪汪汪的,我当时就知道此人色厉内荏,实际上就是个无胆鼠辈。用兵之道贵在行动迅速,陛下如今就应该御驾亲征、先声夺人!
这个时候,英国公张辅也自告奋勇,自请两万兵马前去平定朱高煦。
对于张辅的请求,宣宗皇帝表示:“以爱卿的能力,的确可以击败这个叛贼,但朕如今新即帝位,难保会有小人怀有二心,亲征之事就此决定,爱卿就等着朕的好消息吧!”
明宣宗当时虽说年纪轻轻,但绝对算得上是少年老成的英睿果决之主。
因此,在公元1426年,也就是宣德元年秋八月,经过周密的部署,祭过天地、宗庙、社稷、山川、百神之后,他就亲自率领大军,五营将士大举出征。
一路上,讨伐大军旌旗招展,号带飘摇。
行至杨村,明宣宗就询问左右大臣:“诸位爱卿,你们认为朱高煦将如何与朕对兵呢?”
听皇帝有此一问,在场的一位大臣回答道:“乐安城小,叛军必先取济南为大本营。”
此时,另一位大臣又说:“朱高煦先前一直逗留在南京,此次造反定会引兵南去。”
听了大臣们的议论,明宣宗摇了摇头:“不然!济南虽近,未易攻取。闻朕大军将至,亦无暇攻取。高煦护卫军多家在乐安,不会弃家往南京方向征战。高煦为人外似诡诈,内实怯懦,临事狐疑,辗转无断,今其敢反,轻朕年少新立,众心未附,又以为朕不能亲征。今闻朕亲行,已经胆裂,岂敢出战乎?至则擒矣!”
由此可见,明宣宗朱瞻基确实判断得非常正确。
于是,作为名正言顺的当朝皇帝,明宣宗还是御驾亲征,因此他在路上就不停地派出使者,向汉王朱高煦传达自己的诏旨,给他引经据典,晓谕逆顺祸福:张敖失国,始于贯高;淮南被诛,成于伍被。今六师压境,王即出倡谋者,朕与王除过,恩礼如初。不然一战成擒,或以王为奇货,缚以来献,悔无及矣!
在这道诏书中,明宣宗以汉朝时期两位王爷的典故为例,意在劝导朱高煦:“你应该是受了他人的蛊惑与欺骗,我相信你的本意肯定不是想要造反。如今大军已经压境了,你只要把那些怂恿你谋反的人交出来,我就可以免除你的过失,以往的恩惠和礼遇依然不变。不然的话,只要一开战,你要么被我们抓住,要么就会被你的手下人当成奇货,绑起来献给我,到那时你再后悔可就来不及了!”
不得不说,年轻的明宣宗绝对是英畅神武、词旨明壮!
如此一来,明朝大军的斗志也显得非常旺盛,因此龙旗钲鼓,千里不绝。
可以想见,当初建文帝如果有明宣宗这样的远识和胜略,能够御驾亲征的话,估计走到一半,北平城内肯定就会有人把燕王世子朱高炽,包括燕王朱棣给生擒活捉,绑来献礼了!
朱高煦服软投降
皇帝亲率大军一路鼓行而进,径直来到了乐安城北,立刻就把乐安城围了个水泄不通。
惊惶之余,城内的守军竟然吓得做出了一件很不理智的事情:站在城上发炮,想要制造一些大动静,吓唬城外围城的明军!
换言之,他们其实就是想给自己壮壮胆!
不料,围城明军的精良武器更多,他们发放神枪铳箭,声震如雷。
城内的汉王朱高煦以及手下的守城将士们,看到如此多的明军围城,旌旗号带、衣甲鲜明,不断向城内发射火器,顿时就吓得股栗胆寒、两腿发软。
此时,明宣宗手下的大将就向他请示:“陛下,不如我们现在就攻城吧?”
明宣宗摆了摆手:“不急,慢慢来!”
接下来,宣宗皇帝依旧派出一位使者,带着自己的亲笔诏书前去晓谕朱高煦,让他主动投降。
面对明宣宗给自己的一次机会,朱高煦并没有表态,而是把使者扣押在了自己的城中。
于是,宣宗皇帝又命令手下人将自己的敕谕誊写了好多份,全部用箭射入城中。
明宣宗这次的敕谕内容很简单,也是他给朱高煦的最后通牒:前敕谕尔备矣。朕言不再,尔其审图之。
意思是说,我先前该跟你说的话都说了,也就不再劝你了,你赶紧下最后的决定。
而后,明宣宗又派人用箭绑着“招降归正”的好多份敕书向乐安城里射,以此来对城中的军民告以福祸逆顺。
由此,乐安城内的不少军民就想先把朱高煦给绑了,再献给宣宗皇帝。
说来也挺可笑,朱高煦这位王爷从明仁宗到明宣宗,大大咧咧张狂了那么久,如今自己的侄子皇帝真正提兵前来,他反倒却狼狈失措了!
于是,这位有贼心没贼胆的汉王,在内殿徘徊思虑了大半天,想来想去也没什么应对方法,因此就只得秘密派人前去哀求明宣宗:宽息自己一天时间。今夕与妻子别,明旦出归罪。
意思是说,请给我一天的时间,今天晚上我就和妻子、儿子告别,待明日一大早,我就出城去给您叩头请降。
听闻朱高煦的请求,明宣宗二话没说,马上就答应了。
当天晚上,朱高煦就把多年来私自打造的兵器,以及先前与众人往来密谋造反的文书信札,全部都给烧掉了,以销毁罪状。
对于朱高煦的这一举动,史书上是这样记载的:城中通夕火光烛天。可见,朱高煦为了造反,准备的东西也太多了!
转天一大早,朱高煦正准备出城投降,其手下一位比较有血性的大将王斌就站出来劝他:“宁一战而死,就擒,辱矣!”
说起来,王斌和朱高煦的经历差不多,他也曾经跟随明成祖朱棣征战沙场,可以说身经百战,非常能打仗。
但此时的朱高煦早已经没有了先前的胆量,因此转过身对王斌说道:“我们乐安城实在太小了,根本打不过皇上带来的兵马。”
为了苟活于世,朱高煦还是从地道偷偷地溜出了城,穿着一身白衣,跪伏于自己的侄子皇帝面前,顿首自陈:“臣罪万死万死,生杀惟陛下命……”
按理说,无论你是皇帝的亲叔叔,或者皇帝的亲兄弟,一旦造反,绝对都属于大逆之罪,不光自己性命不保,就连家人也活不了。
但此时,看着跪在自己面前浑身发抖的叔父,明宣宗依旧十分仁德,并没有依据刑法对其“明正典刑”。
朱高煦投降之后,明宣宗对他的待遇还是很好的,在西安门内(北京城内)又给他修建了一座宫室,把他们一大家子关在了一起。
事实上,这种“关”其实属于最高级别的软禁,好吃、好喝、好待遇,而且朱高煦身边的美人们还都可以继续伺候他,生活方面与之前在乐安当王爷的时候没有任何两样。
班师之后,宣宗皇帝仅仅下令:诛杀逆党王斌,以及军校六百多人,至于其他被裹胁的士兵,一概不问。
朱高煦自寻死路
身为一名高级囚徒,朱高煦此刻大宫殿住着,大酒大肉吃着,诸多美女依旧享受着,妻儿也在身边陪着,按理说也算其乐融融了。
如果说,朱高煦肯装装孙子、哀乞苟活,再怎么也可以混个善终的结局,可他却总是不肯消停……
有一天,明宣宗处理完朝政大事之后,心情非常不错,于是就亲自前往朱高煦的宫室,看望这位被拘禁的皇叔。
岂料,朱高煦这天不知道哪根筋又给搭错了,竟然倨傲不拜,而且横坐于地,冷眼观瞧明宣宗。
当时,宣宗皇帝围着这位皇叔转了几圈,原本是想好言安慰几句,叔侄二人叙叙旧,聊聊亲情。
不料,朱高煦忽然伸出腿,使了一个大绊子,一下子就把宣宗皇帝绊倒在地。
明宣宗勃然大怒,马上命令手下的力士(朝廷负责站岗的军士)从门外抬了一口三百斤的大铜缸进来,当时就把朱高煦扣闷在缸里。
别说,这汉王的身板儿就是好,可以说孔武有力,只见他用脖子一使劲,再一挺腰,居然把缸给顶了起来,而且还晃晃悠悠地朝着宣宗皇帝逼近。
盛怒之下,明宣宗立刻派人抬来了数百斤木炭,全部堆压在大铜缸上,之后就下令点火烧之。
不久,炭烧铜熔,汉王朱高煦就变成一道“罐焖炖鸡”了。
烧死朱高煦之后,宣宗皇帝余怒未消,于是又马上下令:将朱高煦的儿子全部处死,其中还包括先前被明仁宗贬到南京看守皇陵的朱瞻圻。
结语
纵观汉王朱高煦的所作所为,比起他的父亲朱棣确实相差太远了,绝对称得上是判若云泥。
可以说,朱高煦本人既无深谋远虑,手下又没有能将谋臣,更没有坚城广地,而且作为皇叔,他还为老不尊、仓促起兵,最终落得个困守孤城,叩头请降。
即便如此,你说你失败就失败,投降就投降,认命就拉倒,肯定还可以保全自己的性命,包括家人的性命。
岂料,这位王爷却伸出一只臭脚,把堂堂一国之君绊了一跤。
从这些下三滥的行径就可以看出:朱高煦只是一介赳赳武夫,根本就没有任何大计大谋,简直就是粗人一个!
历史往往会惊人地相似,有时候是喜剧,有时候是悲剧,有时候是笑剧……
不幸的是,朱高煦却拔了末筹,与父亲朱棣相比,可谓是虎父犬子、十分不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