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常言道,最是无情帝王家。这一句话,不仅呈现了帝王之家各方势力的角逐,更是将皇权之下的矛盾展现得淋漓尽致。
通常我们认为,关于皇权的竞争,只存在于君主的子嗣之中。但实际上,君主与储君之间,也有无形的矛盾。如九子夺嫡之中的胤礽,分明从两岁开始便被立为太子,但最终却在与康熙的矛盾之中被废除。
但这之中也有一个例外的存在,懿文太子朱标。他从朱元璋称帝开始便被立为太子,父子俩由于理念不合常常吵架,但朱元璋却从未想过另立太子,甚至朱允炆能够继承大统,都是因为朱元璋看到他对朱标的一片孝心。
作为特例的朱标,究竟有何特殊呢?
朱元璋的掌中宝
朱标的出生,于朱元璋而言本就具有很大的意义。都说老朱家的皇帝是情种,起带头作用的便是朱元璋与马皇后之间的感情。
朱元璋二十四的时候加入红巾军,并得到郭子兴赏识。为此,郭子兴将养女马氏嫁给了他。在当时时代背景之下,二十五岁成家立业已然属于晚婚范畴,更何况两人虽然恩爱有加,但两三年了都还没有爱情的结晶,这可苦了朱元璋。
眼见自己奔三了,一个孩子都没有,那能咋办,只有不断收养子了。但当朱元璋率军攻打南京那年,突然传来马皇后诞下儿子的消息,抑郁多年的朱元璋看着大好的形势,听着传来的喜讯,可谓是快乐加倍。一高兴就在当地的山上刻石:“到此山者,不患无嗣。”
虽然朱标出生之后,朱元璋还处于不断的征伐之中,但他一点儿都没有忽视自己得来不易的儿子。自己一生艰苦,从未接受过正规教育,但如今自己有了条件,孩子的教育还是得早点抓才行。于是,朱标五岁那年,朱元璋就请了宋濂等有名的儒生教他功课。
朱标十岁那年,朱元璋自立为吴王,随即便将他立为世子;又过四年,朱元璋于南京称帝,旋即立朱标为皇太子,直接确立了他的接班人身份。
为了将朱标打造成完美的接班人,朱元璋不仅在宫中为朱标大搞图书馆,还深刻贯彻了所谓的熏陶政策。凡为朱标伴读,无一不是品学兼优的青年才俊,在这样的环境之中,即使想长歪都不行。
而且,朱元璋还对那些老师说,教我的儿子,不是让你们去监督他的背诵和功课,而是让你们教他怎么当一个好的君王。直接将朱标以皇帝的规格来进行培养,其他皇子根本就没有这样的机会。
不仅如此,朱标从二十二岁开始,便在朱元璋的授意下处理朝政。群臣的奏闻和所有的政事,怎么告诉朱元璋的,就必须一并告知朱标,自此以后,朱标也开启了艰难的处理朝政之路。
不过,由于两人生长环境以及经历不同,因此自从朱标开始处理朝政之后,两人的矛盾就没有间断过。
传闻,朱标曾因朱元璋太过狠辣,两人因此产生争执,朱标直接气得跳河。而朱元璋听了急得不得了,导致那些没有跳下河救朱标的侍卫还被处斩。
皇权是最不容触犯的存在,但朱元璋为了朱标,却从来没有心怀猜忌或是因此与朱标疏远。不同于其他朝代的君主不许皇子结党营私,朱元璋还亲自为朱标打造辅政班子,李善长、徐达、常遇春等人,不是太子太师就是少傅与少保。
朱标的待遇,不仅令其他弟弟们望尘莫及,即使放在整个历史之中,也不会有第二人如同他一般备受自己父亲的宠爱。也难怪别人都说朱元璋的儿子只有两种,朱标与其他。
宽厚仁慈之心,掌生握死之权
能被朱元璋悉心教导且早早地得到辅政班子,朱标本身所拥有的政治筹码就很大了。但朱标的恐怖之处不仅在于这些显而易见的权力,还在于当下他个人的魅力以及对朱元璋的影响力。
与朱元璋杀伐果决的独断个性相反,朱标自小接受儒家教育,加之生长环境不同,因而个性更为谦逊仁和。
也正是在这种对比之下,使得朝臣巴不得朱标早点上位,免得朱元璋坐在上面令他们胆战心惊。当然,群臣的这种想法朱元璋也乐得开心,毕竟支持自己的儿子也算为大明的将来做贡献。
除了在群臣之间的影响力之外,朱标在兄弟之中的声望也很高。
朱元璋对群臣心狠,对自己的其他儿子也不姑息。秦王朱樉是朱元璋的第二儿子,与朱标同为马皇后所生。按理来说,朱元璋对这个儿子也应当不错。
但是朱樉却因为就藩之后鱼肉百姓、荒淫无度,被朱元璋召回南京之后直言要将他赐死。朱标听了之后,立马就跑到朱元璋面前求情,朱元璋一见朱标来了,不仅松口赦免了朱樉的死刑,还让他重新回到了自己的封地上。
除了同母所生的弟弟外,朱标还曾多次为晋王、周王乃至朱棣求过情。他的求情直接到了影响朱元璋决策的地步。
也就是说,虽然此时的朱标只是太子,但从某种程度上,他已经通过自己对朱元璋的影响力拥有了掌生握死的权力。
有权但不滥权,且对弟弟们格外包容,这便使得朱标不仅在朱元璋眼中是完美,在群臣与弟弟们眼中也是无可替代的存在。而这才是朱标真正恐怖的地方。毕竟君主收权容易,收人心难,朱标却做到了权与心的统一。
英年早逝,天命难违
在大明历史上,既没有第二个太子有朱标这么大的权力,也没有第二人能比他优秀。但上天往往喜欢跟人开玩笑,朱元璋没想到自己那么大一个好儿子,偏偏死在了自己前面。
即便如此,朱元璋也难以从对朱标的感情中割舍开来,最终将皇位传给了朱标的儿子朱允炆。但之后的历史就如我们所见一般,朱允炆仅当了四年皇帝便不知所踪,取而代之的便是明成祖朱棣。
如果朱标不死,朱棣会篡位吗?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首先,朱标背后的政治筹码异常强大,群臣上下一心,朱棣根本就没有与之相较的能力。其次,朱标在众兄弟之间声誉极高,还曾为朱棣解难,即使朱棣不念这份恩情,朱元璋的儿子们也会立马与朱标站在同一战线。再者,朱棣造反的直接原因便是建文削藩,但朱标对弟弟们极为有爱,自然不会用强硬的手段对待他们。
因此,如果朱标不死,朱棣必然不会篡位,那么如今我们所熟知的历史,自然也就被改写了。或许这样,等建文帝以大明第三任皇帝登基的时候,也会是一个十分不错的守成之君。
尾声
朱标是大明乃至整个封建社会中权力最大、最有影响力的太子。
朱元璋为其解决了储位之争的矛盾,且为他打造了一个强有力行政班子,而朱标自己又德才兼备,正常剧本走下去朱标定然能够创造一个盛世。
然而,大明最有希望的继承人,还没即位便早早死亡,这使得无数后来人为之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