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犬戎和郑齐楚秦,谁为周朝灭亡负责?东周衰落500年发生了什么?

犬戎和郑齐楚秦,谁为周朝灭亡负责?东周衰落500年发生了什么?

公元前771年,西周被诸侯国西申国和鄫(zēng)国联合犬戎灭亡,西周末代国君周幽王被犬戎军队杀死在骊山下,西周灭亡。第二年,包括西申国、鄫国、许国和郑国等诸侯国立了周幽王的儿子宜臼为新的周王,也就是周平王。不久之后,周平王在晋文侯、郑武公和秦襄公的护送下东迁到了洛邑(今河南洛阳),建立了东周。但几乎与此同时,另一个诸侯国虢(guó)国的国君虢公翰则指责周平王称王不正,自行在携(今陕西西安北)又立了一个周王,也就是周携王。而就是在这种混乱的局面中,东周的历史拉开了帷幕。那么当时诸侯之间为什么矛盾重重?东周建立后又是否恢复过元气?它最后又是怎么衰落的呢?

犬戎之祸

根据近年一些新史料的解读,很有可能传统上被认为灭亡了西周的犬戎在这整个事件中只是起到了次要的作用,而当时的混乱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周王室内乱。而内乱的起因是:周幽王之前将西申国国君申侯的女儿申后给他所生的儿子宜臼为太子。但后来周幽王有了新宠褒姒,就想废掉宜臼,改立褒姒的儿子伯服为太子。

后世描绘“烽火戏诸侯”的画作,但烽火戏诸侯未必是史实

而宜臼看到这种情况,很快出逃,逃到了自己外公家西申国(可能位于陕西郿县)。而周幽王对此当然不能善罢甘休,于是率领大军去攻打西申国。本来这个西申国并不是周军的对手。但这西申国可能有一些西戎的背景,所以此后不久,西申国搬来了犬戎为自己撑腰。而犬戎的到来让周幽王措手不及,最终兵败身死,褒姒被犬戎抢走,西周也随之灭亡。

那么这段历史就被称为了犬戎之祸。但是根据上面我们所介绍的这些记载,宜臼和拥立他为周王的西申国以及鄫国可以说在犬戎之祸的过程中也都起到了一定的助推作用,所以当时虢公翰指责宜臼称王不正也就不算特别奇怪了。而被虢公翰所拥立的周王名叫余臣,是周幽王的弟弟。因为他称王的地方叫携,所以他在后来就被称为了周携王。

周平王是在异常混乱的局面中成为周王的

所以在东周建立的时候,连周王室都已经处在了一种分裂的状态之下,而这种分裂一直持续了20年。也就是在这20年中间,周朝其实是有两个国王,而不同的诸侯也曾在此期间分别站队,支持不同的周王。直到公元750年,支持周平王的晋文侯为了讨好周平王,率军攻杀了周携王,才终结了东周二王并立的局面。当然,因为这段历史目前能看到的相关记载还是比较少,而且不同记载对于事情的具体经过和事件年份都有出入,但东周建立时局势非常混乱还是没有太大疑问的。

周郑交质

所以从上面这段历史大家也可以看出来,其实即使是在西周时代,周王室直接控制的区域也主要是集中在周朝首都镐京(今陕西西安)周边地区,而稍微远一些的地区都已经是由不同的诸侯国所控制了。在当时周王室能拥有天下共主的地位,主要还是因为它的实力确实要强过其它诸侯国,能够在其它诸侯国不听号令的时候通过实力将其制服,并且能够率领各诸侯国压制周边其它族群。

西周时期周王室相对于诸侯实力超强

但周王室东迁之后,其实是迁离了自己之前控制的核心区域。而这也就意味着原来作为周王室实力基础的土地和人口都已经不复存在。虽然东迁之后周王室仍然直接控制有一些土地和人口,也就是王畿(jī),但相比西周时期差距是非常明显的。比如,当时周王室凭借王畿连粮食都无法实现自给,长期需要郑国、卫国和晋国等等诸侯为其供应粮食,等于始终存在先天不足,所以周王室渐渐受制于人也就非常正常了。

在周平王还在位的时候,就曾经先后任命郑国两任国君郑武公和郑庄公担任卿士,也就是周王室的执政官,等于把国政大权都委托给了这两个人。郑武公时期,对于周王室的工作还比较尽心尽力,和周王室建立了良好的关系。但久而久之,郑国借机壮大自己,对周王室的差事应付了事也就很难避免了。所以到郑庄公担任周王室卿士的时候,就把主要精力放在了扩充郑国实力上。

郑国在东周前期是主要诸侯国之一

而这很自然又招致了周平王的不满,所以周平王就想摆脱对郑国的依赖。但周王室这时候确实没有实力,所以要想摆脱对郑国的依赖,就只能借助别的诸侯的力量。而这时候周平王就想到了当时另外一个实力很强的诸侯,也就是虢国。虽然这虢国之前不久还曾经拥立过周携王,但这时显然不是周平王记仇的时候。所以周平王就想提拔虢国君主虢公忌父来制约郑庄公的势力。

但郑庄公得知周平王的这种意图之后,表现出了强烈的不满。而这时周平王又意识到自己还得罪不起郑国,所以赶忙灭火,在公元720年把自己的一个儿子王子狐送到了郑国做质子,以表明自己和郑国仍然是一条心。

郑庄公也是“礼崩乐坏”的标志性人物

而这件事在当时可是极具象征意义的一件事,因为周天子作为天下共主,之前是从来没有向诸侯国派出质子的。虽然当时郑庄公也给了周王室一定面子,把自己的长子公子忽也派到王畿做质子,但这种交换人质的做法,其实已经把郑国放在了和周王室平起平坐的位置上。所以后来这件事就被《左传》视为了东周“礼崩乐坏”的一个典型事件。

而在此事发生后不久,周平王就死了。他的孙子周桓王继位之后,还是想摆脱对郑国的依赖,所以又重新想起了提拔虢公为卿士,制衡郑国这事。而郑庄公得报之后,立即采取了严厉的行动,他派军队进入王畿,收割了当地的麦子和谷子。而我们刚才已经说了,当时周王室本身就在粮食上不能自给,所以这件事对于周王室来说是既有不再将其视为天下共主的象征意义,又有对其实施经济制裁的实际意义了。

春秋时期周王室实际只能控制王畿地区了

公元前716年,郑庄公更进一步,不经周桓王批准就自行和鲁国达成了领土交换协议,使周郑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恶化。公元前706年,周桓王免去了郑庄公卿士的职位,郑庄公自此不再朝见周王。而周桓王又以此为由,联合蔡国、卫国和陈国军队攻打郑国。这场战争在今天河南省长葛市境内打响,史称繻(xū)葛之战,但结果郑国击败了周王室联军,周桓王本人还被郑军用箭射伤。而此战的失败也就宣告周王室在实际上失去了天下共主的地位。

周鼎易秦

不过当时一些强盛的诸侯虽然已经不听周王室号令,但毕竟当时大诸侯国对其它数量众多的小诸侯国也没有绝对优势,所以周王室天下共主这个名分还有相当价值。所以当时许多强大的诸侯还是会经常拉拢周王室,利用周王室仍然存在的影响力抬高自己在诸侯中的地位。

比如在公元前8世纪末,齐国国君齐僖公就曾经以宋国和郕(chéng)国不朝见周天子为理由,联合其它诸侯讨伐这两国。而且在此期间,他还曾多次以周王室为号召主持各种诸侯的会盟,在诸侯中间建立了很大的影响力。后来这段时期也会被称为“僖公小霸”,之后以齐桓公为代表的春秋五霸也可以说是这种做法的延续和升级版本了。

齐桓公也加速了周王室的衰落

不过虽然此时诸侯还会利用周王室的余威,但诸侯称霸根本目的还是为了增强自己的实力。各个大诸侯国借称霸乃至争霸攻灭或臣服其它小诸侯国,使其自己的实力不断增强,所以周王室在此期间不但没有得利,而且跟大诸侯国的实力差距越拉越大。

而周王室对于诸侯的这种目的当然也非常清楚,所以也曾经抵触他们的这种行为。比如齐桓公称霸初期,当时在位的周惠王就不给齐桓公霸主称号,甚至还曾经命令南方楚国的楚成王征讨南方的不服之国,以制衡齐桓公的势力。但在公元前656年,齐桓公联合九国诸侯击败楚成王,确立了在中原地区的绝对优势。而3年之后,周惠王去世,齐桓公介入周王室王位继承事宜,支持周王室太子姬郑力压周惠王晚年所宠爱的王子带成为周襄王,而周襄王登基之后,才正式加封齐桓公为霸主。

春秋时期的鼎,当时鼎是权力的重要象征

所以虽然春秋五霸都曾以“尊王攘夷”为号召,但他们争霸的过程在实质上却是不断打压周王室实力,削弱周王室影响的一个过程。而在齐桓公之后,晋文公和秦穆公也相继称霸,在此期间秦晋争霸曾非常激烈,而这个过程还使周王室直接控制的区域,也就是王畿也大幅缩小。以至于在公元前619年周襄王去世的时候,周王室甚至已经困顿到一度无钱将其安葬的地步。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才出现了13年后楚庄王进军东周首都洛邑南郊,并询问周朝镇国之宝,也就是象征天下共主的九鼎大小轻重之事(问鼎中原),而这一举动其实就带有要逼周王室臣服的象征意味。

此后,周王室就逐渐沦为了周边诸侯国的傀儡,曾经再次出现了不同诸侯支持两个周王并立的局面。而公元前386年,源自陈国的田氏家族在夺取齐国政权5年之后被周王正式认可为诸侯,许多人认为此事标志了春秋结束,战国开启,而这个事件也差不多是周王室最后一次在历史上参与的重要事件了。

战国时代,洛阳周边小块区域为周王室控制区域

公元前367年,周王室再次发生内乱,赵国和韩国介入其中,将周王室本就很小的领地又一分为二,形成了东周国和西周国两个微型封国,两个小国各自有自己的君主,而周王室虽然继续存在,但已被完全架空。公元前344年,魏国君主魏婴开始称王,此后其它战国诸强也先后称王,使周王室在形式上的天下共主地位也不复存在。公元前315年,之间居住在东周国的周慎靓王去世,之后东周国表示不愿再供养周王室,继承了王位的周赧(nǎn)王只能求助于西周公,最后迁居到了西周国。

公元前256年,楚考烈王合纵诸国抗秦,这时他想再利用一次周王的名号,所以派人到周赧王那里要求他以天下共主的名义下达组建联军。当时已经困顿不堪的周赧王知道还有人想用自己天下共主的名号自然喜出望外,赶忙找西周公也组建军队,参加联军。这样他们倾尽国力组建了一支6000人左右的军队。但最后来会盟的诸侯只有楚国和燕国,而大家凑起来的兵力根本没法和秦军抗衡,所以当场散伙。

周赧王留给后世最大的遗存就是成语“债台高筑”

而西周国组建的军队是由周赧王出资,但他自己根本没钱,是向当地富商借了高利贷,并许诺打嬴了仗用战利品还债才拼凑起了军队。但这事最终血本无归,富商来讨债的时候,周赧王只好躲进了宫殿里的一座高台(债台高筑成语出处)。

但没钱还债还是小事,真正可怕的是:秦国国君昭襄王很快以此为由,派出大军攻打西周国。而组建6000军队就债台高筑的西周国和周赧王一看这架势就知道抵抗没有意义,立即投降了。之后秦军将天下共主象征九鼎带回秦国。周赧王也很快病死,周朝和西周国都在公元前256年灭亡了。此后,东周国虽然又存在了7年,但已经无法代表周王室,最终也在公元前249年被秦国灭亡。至此周朝不复存在,它所代表的列国分封制度也走向尽头,也可以说间接为秦最终建立大一统王朝铺平了道路。(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告知删除)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诸侯国,郑庄公,东周,西申,实力,郑齐楚,西周,郑国,周幽王,周朝,观点评论,郑庄公,诸侯,周平王,周王室,郑国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诸侯国,郑庄公,东周,西申,实力,郑齐楚,西周,郑国,周幽王,周朝,观点评论,郑庄公,诸侯,周平王,周王室,郑国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诸侯国,郑庄公,东周,西申,实力,郑齐楚,西周,郑国,周幽王,周朝,观点评论,郑庄公,诸侯,周平王,周王室,郑国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