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开门见山先说结论吧:个人认为如果朱棣不谋反的话,被说善终了可能会死得很惨。所以说随着建文帝暴力削藩开始就注定了朱棣必反,否则就只能等待抄家吧。这个根本不用怀疑,看看周王、齐王、湘王、代王几个最先被削藩的藩王下场就可以得出这个结论。
朱元璋在做吴王时就册封长子朱标为世子,到大明王朝建立后自然顺理成章地做了太子之位。也本无可厚非,诸位大臣和朱元璋都把朱标作为储君来培养。但是宽厚仁慈的太子朱标英年早逝一下子打破了朝局的平衡。
朱元璋是嫡长子继承制的忠实拥趸,所以根本没有考虑其他皇子继位的可能性。直接宣布册封朱标的儿子朱允炆为皇太孙。但是由于朱元璋已经年迈,已经没有充足的时间来亲自调教皇太孙。为防止主少国疑,朱元璋只能操起屠刀屠戮功臣来确保皇太孙的皇位稳固。无数功臣宿将或杀或贬,否则也轮不到兵部尚书齐泰、太常卿黄子澄这两位来撺掇建文帝轻易的削藩。
但是削藩这个大事在一个没有经验的帝王和两个理想化的大臣的轻率决定下粗暴的就展开了。建文帝无视藩王手中的军队和影响力,天真的以为一道圣旨下去藩王还不束手就擒。所以削藩手段简单粗暴:短短数月之内:周王、齐王、湘王、代王、岷王等亲王废为庶人;齐王和代王被软禁;湘王为保名节举家自焚。这么惨烈的削藩行动,建文帝居然还不收手。
俗话说兔死狐悲,那些藩王不但是大明的臣子还是王府的当家人。上下上千口人,影响手下文臣武将的前程能束手就擒吗?不可能。再说每个藩王手里还有3000-15000范围的军队。
朱棣起兵造反
由于朱棣为燕王,濒临蒙古边境。曾亲自率军北伐蒙古,所以整个北方除了宁王以外就属他的影响力大。况且此时皇子中从老大朱标到老三都已经去世,老四朱棣成了诸王之首。所以削藩,朱棣的燕藩是重中之重。
况且燕王要声望有声望,要战功有战功。所以真是建文帝猜忌的对象。所以如果朱棣放任束手就擒,最好的结果也是终生圈禁。显然,这距离所谓的善终十万八千里。所以朱棣不得不铤而走险,骗取宁外的精锐军队起兵靖难。
我是历史纵横帝,欢迎您的关注;如有瑕疵,劳烦斧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