邑姜:西周周武王姬发王后,也是姜太公的女儿,此女温柔贤淑,内治后宫,是灭商兴周的功臣之一。
武王早逝以后,又辅佐两朝君主,使得国家兴旺,让西周达到了一个高度繁荣和统一的时期。
今山西太原市西南有一座专为祭奠邑姜的宋代建筑“圣母殿”,已有近千年的历史。
有一天,周王姬发陪姜太公在丰邑湖边钓鱼,垂钓之余,两个人聊起了天。周王向姜公请教治理国家的方法,姜公一一作答,并送给周王很多的建议。姬发听完说:“原来做一个好的君主这样难啊,我一定把您刚才送我的那五句话和五帝的戒律作为座右铭。争取能做一名合格的君主。”
姜太公说:“你也不必如此担心,万事只要做到顺其自然就能游刃有余了。我看你年龄也不小了,这七年你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了勤勉做事上,把先王留下来的大周江山管理得繁荣昌盛,真的是成绩卓著啊。而且你也到了娶妻生子的时候了。”
姬发一听这话,心怦怦地跳了起来,没想到姜公竟然主动说起来了。周王激动地说:“我不是不想早些结婚,是因为没有看到中意的啊。周公、召公不知为我张罗了多少女孩,都不中意。我自己心中已经有了一个女孩,我下定决心,如果她这一辈子不肯出嫁,我就终生造福天下百姓,再也不想娶妻的事情了。”
姜太公很好奇:“谁家的女孩这样没眼力,竟然还看不上国王。你说出来,我帮你去牵牵线如何?”
姬发支吾了半天,说,“正是姜公您的女儿。”
姜太公先是一震,盯着周王的眼睛,仔细端详了一会儿,仿佛看一个陌生人一样道:“如果是我的女儿,那应该没问题,我就当家了。不过,我女儿好像比周王你小十几岁呢。恐怕不合适的。”
姬发说:“邑姜不是小孩了,也快20岁了。我求她嫁给我,她就是不说行,也不说不行。我看,她是在等您老人家的话。只要您答应了,我看她肯定能同意。”
话音刚落,远处就传来一个年轻女子轻脆的声音,美妙而动听:“父亲,父亲,我和母亲给您和姬发哥哥送水果来了。”
姜公回头一看,见邑姜母女走过来,朝女儿点点头,然后就起身拉着夫人到大树后面,道:“周王想娶邑姜为王后,你看怎么样?”
马氏说:“我正想跟你商量这事呢,我试探过邑姜了,只要你同意,她肯定没问题。”姜太公心里有了底,他决定一会儿就当着他们两个人的面把这事说开了。在湖边,姬发和邑姜两个人站在一起,正说着什么,声音很小,邑姜还不时地微笑着低下头。
“邑姜,我和你母亲商量过了,打算把你嫁给国王为后,不知你是否愿意啊?”邑姜见父亲走过来,刚要跑上去撒娇,一听他说自己和姬发的事,不禁羞得满脸通红,赶紧躲到母亲的身后,小声说:“我听父亲的就是了。”
周王见邑姜终于答应了,立即起身,走到姜太公和马氏前,正了一下衣襟,边鞠躬边说:“小婿拜见岳父岳母,小婿从今日起改称太师为岳父了。”
“不如这样,你就称老夫为尚父吧。尚乃我的名,这样也好区别君臣之礼。”周王应允,从此以后,尚父便成了姜太公的别称了。
邑姜嫁给周王姬发后,两人愈加地恩爱。当年便生下了世子姬诵,十三年后,姬诵接替父亲周武王姬发成为大周朝的第二代王——周成王。
灭商兴周,女中豪杰邑姜从小就受父亲的耳濡目染,有着不同于常人的政治才华。当时商朝的江山已经岌岌可危,周武王姬发出兵灭纣,并获得了全胜。
贤王背后必定有能臣,姬发也不例外,他认为周朝的天下,是在十位治世大臣的辅佐下才夺取和安定下来的,这十个人中,就有邑姜。
邑姜的功劳不是在外出征杀敌,而是内治,她仁厚贤德,为人明理正直,以身作则,把后宫治理得井井有条,妃嫔之间和睦相处,几乎很少有矛盾发生。而邑姜也受到了朝廷内外的敬爱,武王对她更是关爱有加。
早年丧夫,辅政两朝人有旦夕祸福,灭纣的第三年,周武王就去世了,邑姜悲痛不已,一连很多天都没有睡觉。儿子姬诵继位,是为成王,当时只有十三岁。
小成王的天子位是很危险的,因为周武王的兄弟很多,况且有“兄终弟继”之说。之所以成王能坐稳江山,就是因为有武王遗留下来的众多文武大臣,忠心耿耿,他们干事创业而大有作为。
这样,邑姜辅佐成王安顿京师,才使周室天下稳如磐石。
不幸的是,成王后来又因病早逝。接连失去两位亲人,邑姜的内心已经脆弱到了极点,再也支撑不下去了,终于,大病了一场。
成王去世后,他的儿子姬钊继王位,也就是康王。由于康王年纪太小,不能独立治理朝政,大病初愈的邑姜又以老太后的身份教导康王,掌管朝廷大事,耐心地教导康王,尊重大臣,治理国家,爱护人民。从周成王到周康王两代,前后约四十七年,是周朝强盛和统一的时期,史家称“成康之际,天下安宁,刑错四十余年不用”,历史上叫作“成康之治”。
可见,邑姜确实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女性,她使周朝天下很快地走向了繁荣昌盛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