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瞻基死后,其子朱祁镇继位,他登基那年仅有九岁,可以说是少年天子,前七年,是在张太后和三杨等人的辅佐下,延续了仁宣之治的政策,国力一直在上升趋势。
剧照
也正是因为朱祁镇年龄太小,陪在他身边的王振最后成为明朝第一位专权的太监。最后由于英宗的固执和王振的怂恿,导致土木堡惨败。
王振,山西大同人,自幼就进宫,宣德元年进入内书堂进行学习,这期间王振并未净身,只是后来被派到英宗身边,才做了阉割。
朱瞻基在位期间,认为王振有才学,把他派到太子身边去,除了负责小皇帝起居以外,还教小皇帝读书认字,可以说王振是朱祁镇的第一任启蒙老师,所以,王振在小皇帝面前的地位和影响力显而易见是很有分量的。
王振在小皇帝面前要求很是严厉,如果小皇帝游玩逃课了,王振都会向张太后汇报,同时王振对小皇帝身边的宦官们要求也同样严厉,有一次有个小宦官让一名小宦官吹箫解闷,被王振发现,王振下令将小宦官杖责二十以示惩罚。
网图
王振不仅善于劝谏,还善于帮助解决宫内一些棘手的问题。张太后因为十分信封佛教,经常去寺庙上香,有时候就在寺庙过夜,有时候连小皇帝也一起去,为了避讳,王振秘密下令在宫中铸造了一座极为精湛的佛像。并在佛像里放了很多佛经,张太后知道后十分高兴,从此再也不去寺庙烧香了,因为宫内有佛像可以上香。
王振的这些做法,完全改变了很多人对宦官一贯看法,这些事,外朝大臣们心中以正教导皇帝的方式没有区别,因此可以说,王振在小皇帝面前是有相当的权威。
就连当时三杨听到宫内王振这样的做法,也感慨道,宦官中还有这样的人。
剧照
明英宗朱祁镇从小时候就受到了良好的皇家教育,虽然身处宫中,但是心中却充满了一种梦回他祖辈们上阵杀敌的梦想,也想有朝一日继承先帝,创造一番惊世伟业。
因此当也先帅兵来犯时候,英宗用于亲征也就不难理解了。王振作为英宗心中的先生,又给了英宗一个助推,那时候宫中张太后、朝中三杨已经离去,朝中已经没有人能够控制住英宗和王振,而王振成为英宗面前最炙手可热的、唯一的可以信赖的人物,所以当他提出让英宗御驾亲征,正迎合了英宗心中的梦想。
这才有了后来的土木堡之变,王振身死,英宗被俘,因此土木堡之变失败的板子不能全打在太监王振身上,英宗才是最终根源。
英宗通过夺门之变恢复皇帝位子后,为王振立宗祠,有官员提出反对意见,英宗发怒,把这些官员贬斥,不仅恢复了王振的官位,用香木雕刻了王振像,还赏赐匾额:旌忠。由此可见王振在英宗的地位有多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