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玄武门之变后,李渊的禁军哪里去了?李世民消灭太子就夺权了吗?

玄武门之变后,李渊的禁军哪里去了?李世民消灭太子就夺权了吗?

唐朝夺取政权最出名的一场政变要算是玄武门之变了,在这里李世民出手杀害了自己的两个兄弟,消息传到宫中的时候,李渊全然不知,毫无准备,此时他的禁军哪里去了?为什么没能调集兵力进行反抗?李世民消灭太子之后就成功夺权了吗?

打开百度APP看高清图片

玄武门之变

李渊在起兵之后,在他身边南征北战的就是李世民,在征战的过程中立下了很多的战功,权利一再提升,身边也有很多有能力之人跟随。太子一直被留在后方,太子和他之间的矛盾也逐渐加深,甚至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

公元626年,太子联系父亲后宫中的嫔妃,让她们给父亲吹枕头风,李世民的情况急转直下,经常被父亲呵斥。在这年6月份李世民又抓住机会向父亲告状,称太子和他后宫嫔妃苟且。

李渊下令太子和李元吉入宫解释,在这两人经过玄武门进入皇宫之后,发现情况有诈,原本想要逃出宫,但却遭到了李世民的追击,在追赶过程中,李世民一箭射杀了太子,他身边的玉尉迟恭带着70多人来到皇宫,追上了李元吉,将其杀害。

随着两个兄弟的死去,这场政变也快速结束,李渊得知消息,宣布退位成了太上皇,李世民成为了王朝新的统治者。

李渊的禁军

李渊并不像其他被夺权的皇帝一样十分昏庸,他本人是很有能力的,在太原起兵之后,他也领兵作战,在战场上立下战功,身边也有很多将士追随。建立王朝之后,他还有自己的一支禁军队伍。

最开始他率领的起义军有6万多人,后来有3万人回到了家乡,另外3万人留在了他的身边,对于这3万人他非常感激,也给了他们很不错的待遇,将他们编为禁军,保护自己的安全。

不当值的时候还可以在长安附近耕田种地,在年老之后,他们的家中子弟还可以代替他们进入禁军任职。这支力量理论上来说应该是只属于李渊,只听他一人命令的。相比李渊来说他的几个儿子手中的兵权就十分有限了。

太子虽然位高权重,但是手中也只有900的士兵,后来他和李元吉想要扩充自己的实力,私下豢养了很多流民盗匪,即使如此,手下的兵力大概也只有2000左右,而李世民在当时只有800多名护卫。

长安作为太子的大本营,他曾经也意识到在这里难以施展,还想要尚书父亲回到洛阳地区,在那里壮大士兵人数,但却被父亲否决了。李渊有那么多的禁军,为什么没有压制住玄武门之变呢?

这就要说到一个人物了,他叫常何,此人算得上是李世民安插的间谍,早早的赏赐他大批金银,将他安排在玄武门地区任职,还给了他很多钱财让他收买拉拢禁军中战斗力超强的人,常何也是这么做的。

也是因为有他的存在,李世民经过玄武门,进出皇宫都不曾交出手中的兵器。在政变爆发的时候,禁军虽然得知了消息,但是在常何的劝说下并没有参与其中,也没有抵抗李世民。

甚至后来太子府得知消息带领2000多人来到玄武门,想要进宫救援太子,还是被玄武门的禁军阻拦,太子的援军没有进入皇宫,李世民才成功杀害了这两人。

夺权

李世民安排的常何拉拢了父亲禁军中的众多人物,后来甚至掌管了玄武门的禁军。在消灭太子之后,其实他很大程度上已经成功夺权了,这要看一下李渊当时的子嗣。李渊一生有很多个儿子,但这些儿子出生的时间都比较晚。

早年间能够跟随他四处征战,被他寄予厚望的就是三个嫡出的儿子,这几个孩子都已经成年,太子此时已经38岁了,李元吉也已经24岁了,但除了他们之外,再往后的儿子中此时年纪最大的叫做李元景,才只有9岁。

李世民杀害了两个最有力的竞争者,李渊此时如果不交出权力,选择与李世民正面对抗的话,即使得胜,还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精力培养年幼的儿子长大成才,然后再把皇权交出去,存在的未知性太多。

而李世民既有能力又有眼光,把江山交给他,必然可以让李唐更加昌盛,所以其实在他消灭太子之后就已经成功夺权了,李渊没有其他的选择。

结语

李渊手中的禁军虽然数量很多,战斗力也很强,但是在玄武门之变的时候,这些禁军其实有很多都已经投靠了李世民,尤其是李世民杀害了自己两个兄弟之后,基本上已经成功夺权。

所有宫内人都明白李世民必然会成为新的统治者,因为此时李家皇室中已经没有人可以与他争夺皇位,即使是李渊也不行。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李渊,父亲,成功,李世民,禁军,李元吉,消息,皇宫,儿子,太子,观点评论,李渊,李世民,禁军,玄武门,太子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李渊,父亲,成功,李世民,禁军,李元吉,消息,皇宫,儿子,太子,观点评论,李渊,李世民,禁军,玄武门,太子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李渊,父亲,成功,李世民,禁军,李元吉,消息,皇宫,儿子,太子,观点评论,李渊,李世民,禁军,玄武门,太子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