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636年,贞观十年六月二十一日,一代贤后长孙皇后在立政殿驾崩,终年36岁,谥号“文德皇后”。
长孙家族作为皇族宗室,从北魏至隋以来能人辈出,可谓“门传钟鼎,家世山河”。到了隋朝也不例外,长孙晟以自己的奇谋韬略,通过离强合弱、以夷制夷、软硬兼施等策略,分化瓦解突厥势力,终使突厥不复往日强大。
长孙皇后便是出身于这样一位名将之后。
皇后有文少见。隋仁寿元年二月六日这天,妻子高氏为丈夫长孙晟诞下了一女,小字观音婢。诞生在这样一个衣食无忧的显赫家庭,不出意外的话随着长孙皇后的长大,确定的嫁给一位公子度过余生 ,会不会是李世民那就不确定了。
然而意外还是降临了,未及长孙皇后和他哥哥长孙无忌成年,父亲长孙晟的离世使年仅八岁的长孙皇后与母亲及哥哥一并被异母兄长长孙安业赶出家门,高氏无奈之下只得带着一双年幼的儿女投奔哥哥高士廉。
这一切似乎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上天特意让“少有器局,颇涉文史”的舅父陪伴他们兄妹的成长,给予了他们一个诗书相伴的环境。加之作为知识分子的舅父的悉心教导和培养,帮助他们积累了深厚的学识。这一切对古代的女性而言尤为难得,对长孙皇后后来的成就则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日后舅父高士廉更是做主将长孙皇后许配给了李渊的次子李世民,也就是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贞观之治的唐太宗。
可以想见的是,
长孙皇后在男女地位极不平等的封建社会能够赢得百官和历史对其千古贤后的称赞,接触诗文史书是非常重要的来源。在书法上,尽管长孙皇后的书法墨宝因为年久失传,但看过长孙皇后墨宝的古人,往往都将其与吴采鸾、胡惠斋、张妙净、朱淑真、管道升等诸位女书法家相提并论。甚至称赞说“皆具有俊才,出其柔翰,俱各精妍”,可见长孙皇后的书法水平亦是不容小觑。
《女则》是长孙皇后采集古代妇女主要是历代后妃的事迹并加上自己的评注,用于时刻提醒自己如何做好皇后的一部评论集。令人遗憾的是此书宋代以后便已失传,无法亲眼一睹其内容,但通过唐太宗的举动也能看出一二。史书记载太宗看后恸哭,对近臣说:“皇后此书,足可垂于后代,”虽然此举有太宗对长孙皇后的感情成分在内。然而太宗将其印刷发行
足以证明其中内容并不是空无一物,一定是有相当深度和造诣的,否则岂不是在丢太宗自己的脸面。
我想,
诗文的学习不仅赋予了长孙皇后出众的气质与深厚的涵养,更是给予了长孙皇后一种宽广的胸襟、超群的洞察力和判断力和谋略。
众所周知各朝各代后宫之中冲突都是屡见不鲜,而长孙皇后执掌后宫之时,史书上于此却并未有什么记载,想来必是因为长孙皇后凭借高超的手段巧妙地处理好了后宫事宜,所以没有出现什么重大的错误,从而呈现一片和谐的局面,这当中肯定与长孙皇后研读诗文史书从而获益匪浅不无关系。也正是这些深厚文化的积累,从而为日后长孙皇后和唐太宗两人能有共同语言打下了基础,两人方能谈史论今,帮助太宗匡正过失。
皇后有德难得。贞观十年长孙皇后身体开始抱恙,久而不愈,
六月己卯年仅三十六岁的长孙皇后便崩于长安太极宫立政殿,一代贤后就这样离开了人世,只存于史书笔端。
长孙皇后离世以后唐太宗亲自为其选定了九嵕山为帝陵墓址,至十一月庚寅长孙皇后安葬昭陵之时。唐太宗亲自为其撰写碑文,特别提及长孙皇后临终前曾百般嘱咐过要“因山而葬,不须起坟,无用棺椁,所须器服,皆以木瓦,俭薄送终”的心愿。
在今天的人们看来,对此或许不会感到诧异,然而放眼那个事死如事生的古代,帝王葬礼则是必须要处处表现出他们至高无上的尊严和豪华,极尽骄奢淫侈,作为帝王伴侣母仪天下的皇后也概莫能外。
长孙皇后却是一反前代以来的骄奢,在容不得一点马虎的离世之事上为后代树立起了一个良好的榜样。在我看来单就这一举动也足以赢得百官称赞,更何况其远不止如此。在她病重期间,儿子李承乾想要大赦天下以此为母亲祈福,即使是当李承乾将此事告知太宗和众臣,大臣们纷纷请求为长孙皇后的安康大赦天下,依然被长孙皇后所严词拒绝。
古人向来重视天人感应一说,大赦天下往往就是用做祈福的重要方式,不过在长孙皇后这里却并未奏效,为求得自己的健康而以影响国家大政的方式来换取,深明大义的长孙皇后又岂能同意。
史书中更是有一件在他人眼里或许是再习以为常不过的小事,却让我特别有感触。自古以来在帝王之家,亲情在权力面前都太过淡薄,那份亲情显得是那么弥足珍贵。时年年近七旬的太上皇李渊在两仪殿接待西突厥使者,长孙皇后亲自为公公李渊梳发并且带上冠冕,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会有相近的感受。在帝王家仍不嫌弃老人,不用宫女服侍,亲自梳发带上冠冕来表达孝心,是最真实和让人信服的表现。哪怕是假意亦有此姿态也会让人心生感动。
衣着服饰在一定程度上被认为是探察他人德行的重要途径,而长孙皇后那双岐头履由鲜艳光灿的羽毛织成,黄金珍珠点缀其中,则是成为后来世人对她诟病最大的地方。不过我有异议,长孙皇后贵为帝王之家一国之后,衣着服饰华丽实属正常,能有一个勤俭的态度已是难能可贵,何况长孙皇后是实实在在践行的。
一双鞋子尚且如此华丽,那么衣饰的华丽程度更是可想而知,凭借这样的线性外推就得出长孙皇后不贤德的结论实在不妥。有人就是不在乎衣服如何,而对鞋子特别上心,这也是事实。上述说法虽然不能说有错,但也不能保证是必然正确的。
不必要求皇后穿打布丁的衣服,也不必要求皇后和普通百姓保持相同的水平,单是在贵族都不穿洗过的衣服的年代里,长孙皇后对衣饰物品不求奢华夺目,只求数量够用即可,这样的举动便足以使人称道。
千古贤后名副其实。唐太宗能一手开创贞观之治与他本人的雄才伟略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是我想我们也要看到长孙皇后对唐太宗的支持和在背后的默默付出也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唐太宗即位之初贞的观元年深秋,一场罕见的霜灾横扫中国北部,粮食主产区遭到重创,大面积饥荒席卷而来。贞观二年,全国人口最密集的关中地区又遭遇旱灾,沃野千里的关中平原颗粒无收。接踵而来的天灾让朝野间纷纷流传着李世民弑兄杀弟才遭此天谴的言论,或许连当时的唐太宗本人多少也会为此感到困惑和迷茫。
如果此时没有长孙皇后对他一如既往的支持鼓励,太宗自己失去信心不管不顾,毫无作为,甚至于影响到国家和政权的稳固,很难想象还会有载入史册的贞观之治吗?说不定还会有留下一世骂名的可能,
然而这些又不都是直观可见的东西,无法直接评估,可在其中起到的作用谁又能说不重要呢?
魏征敢谏,太宗纳谏留下了一段历史佳话,创造了贞观盛世。魏征曾因长乐公主嫁妆比长公主多一倍不合礼法,上书极力谏止,惹得太宗不悦,在将这件事告诉了长孙皇后。
长孙皇后在照顾太宗自尊心的同时能够向太宗表明魏征的良好品格,下旨赏赐魏征,并希望魏征一直保持敢于直谏之心,尽心辅佐自己的丈夫。不要因为君臣之礼而有所讳言,从而让太宗能够重用魏征,让更多像魏征一样的忠臣辅佐太宗。
太宗作为至高无上的皇帝,面子上自然很难接受批评。一方面使太宗接受诚恳的批评建议,做出正确的选择;另一方面
极力保护大臣,长孙皇后承担起了君臣之间联系纽带的重任,润滑君臣之间的缝隙,架起沟通的桥梁。
识大体,顾大局仅此一点在历史上的皇后之中也是寥寥无几,却在长孙皇后这里展现的淋漓尽致,极力反对丈夫对自己的长兄长孙无忌授予高官厚禄,以防外戚干政的教训。没有丝毫困溺于自己的个人与家族利益,反而用自己的大爱保护这些忠臣,用自己的温柔化解丈夫的不快,用自己的委婉让太宗更容易接受建议。
这一举一动让大臣们看到了太宗展现出的宽广胸襟和远见卓识,
敢于站出来批评指正太宗的过失,乐于站出来帮助太宗干事创业。使得太宗犯错的机会变得渺望,能够做出更多的有为之举。使得大臣敢于谏言和太宗善于纳谏双双赢得忠臣和明君的美誉,互相成就一番事业。这都是长孙皇后在背后默默无闻做出的贡献,所以也难怪文武大臣们对长孙皇后有的全是交口称赞。
古语有言,忠言逆耳,太宗依然适用。面对众臣的直言上谏,自然难以避免惹得太宗心里不闷,甚至有时无故发怒。而这些都是长孙皇后默默承受着,包容着,
或许就是因为在与长孙皇后的长期相处中,太宗在无形之中,与长孙皇后朝夕相处的点点滴滴的包容大度所影响感动。在处理民族关系上,同是一种包容开放的态度。
如果李世民是一匹横冲直撞的野马,那么长孙皇后就像缰绳,让他变成奔驰的骏马追逐人生大业。如果太宗是疾驰的烈马,那么长孙皇后就像缓冲带,让他不至于失控造成无法衡量的损失。
我想李世民是绝没有史书上那般完美的,可是有长孙皇后这位良人相伴,就不能不使得他显得那么炫耀夺目。
长孙皇后的贤德可谓是胸怀大志的唐太宗的最好引信
,太宗的雄才大略得以完美展现,成为载入史册的有为明君。
生子当如仲谋,娶妻当如长孙。在我看来:
李世民娶的不简单是一位枕边良人,娶的是给予他在低谷绝境的支持决心,娶的是给予他文治武功的帮助,娶的是给予他施展雄才伟略的坚强后盾。这才是长孙皇后成就上最为突出的亮点,历史上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笔。
正如长孙皇后的谥号—文德皇后,在隋以前的历朝历代,皇后只有单谥没有复谥,唐太宗却直接给了长孙皇后复谥,这是史无前例的举动足见长孙皇后在唐太宗心中的份量。
太宗逝世以后更是依照其遗愿两人合葬一处,是为中国历史上第一座帝后合葬陵墓。
归其一生我们不可否认长孙皇后是存在一些缺点,不过作为封建时代的女性,其中被时代所局限的不足之处是无伤大雅的,其余的缺点也没有必要揪着不放。纵观封建时代中的数位皇后,我仍然认为长孙皇后是最优秀且无可比拟的一位,是为后世榜样,千古贤后实至名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