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炽,乃是朱棣与徐皇后的嫡长子。出生于洪武十一年的他,与父亲朱棣的骁勇尚武不同,生性端庄沉静、不善武事、喜好读书,更兼之他“腰腹数围”“腿脚不便”,因此也并不得朱棣喜爱。
甚至于在朱棣揭起反旗,发动的靖难之役中,虽然朱高炽有固守北京之功,却屡被怀疑,更是险些误中朝廷离间计“几杀吾子”;而这种不喜欢,还表现在朱棣通过靖难之役成功后荣登帝位,关于册立谁为太子之事上,朱棣显然更加喜欢与自己一般尚武的朱高煦;即便在册立朱高炽为太子后,朱高炽的太子之位也是不牢固的,几欲废之;但是纵使有着诸多不满,朱棣还是确立了朱高炽的太子之位,也未有废立之举,并在永乐二十二年(1422年),朱棣第五次北伐,回归弥留之际选择“遗诏传位皇太子”。是年,皇太子朱高炽登基,是为明仁宗。那么又是何种原因,导致朱棣心有不满却仍旧选择了朱高炽继位呢?
事实上,关于这一点首先我们要牵扯到大明王朝的立储原则。在建立大明王朝伊始,朱元璋便制定了《皇明祖训》,并且确立了:“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的立储原则。当然,朱棣作为皇四子、小宗毫无疑问是这个制度的破坏者,通过靖难之役这样一场“篡位”之战,夺取皇位的同时,朱棣事实上终其一生都在为自己的“正统论”做出努力。这种努力既有诛杀方孝孺十族、景清的高压政策;又有对《太祖实录》的“修改”、本人生母贡妃改为马皇后的举动。
但纵使如此,这种“以篡上位”的恶例所带来的连锁反应就是如果自己在册立皇储之事上,再次违背祖制,立次子朱高煦为太子,那么带给后世子孙们的就是对皇明祖训、嫡长子继承制的视若罔闻的恶例。
这一点大唐王朝便是例子。唐朝太宗李世民虽为明君,但玄武门之变后,有唐一朝,父子相残、兄弟相杀的政变又是何其良多,可谓是不胜枚举。这些举动的背后带来的又是王朝衰微,政局动荡。
其次,朱高炽与朱高煦的能力对比。作为朱棣的长子,洪武二十八年时朱高炽被立为世子,朱元璋便对他赞赏有加,这种赞赏也不是隔代亲,而是建立在治学的态度之上。朱高炽一心向上,反观朱高煦则不肯向学、言语轻佻,因此朱元璋对他也十分厌恶。
而至于父亲朱棣对朱高炽、朱高煦的态度事实上也是随着时间的发展,而有了喜恶之别。靖难之役中,朱高炽马不能骑,只能固守北平;反观朱高煦,骁勇善战,也让朱棣显然心向朱高煦。
但出于第一点原因的考虑,在册立了朱高炽之后,朱高煦被封为汉王,藩属云南。但朱高煦却以“我有何罪”拒绝就藩,出于喜爱朱棣竟也未反对;而这种溺爱之下,朱高煦恃宠而骄,不仅有索取天策卫(皇家卫队、禁军一般)之实,更有私自豢养武士,僭越器皿之实。
而身为太子、长兄的朱高炽,则在朱棣北伐时充任监国,治理有方。高下之间,作为曾经有机会接近皇位的儿子,朱高煦也在这屡次的不法之中,与皇位渐行渐远。永乐十五年,朱棣将他改封乐安,命他立即就藩,也算是彻底为朱高煦在这场皇位竞争中的失败盖棺。
第三点,张氏、朱瞻基的作用。中国有句“娶妻娶贤”的古语,而张氏显然就是这样一个人。作为朱高炽的妻子诚孝昭皇后张氏,对公公朱棣、婆婆徐皇后可谓是谦恭有礼,也深得所爱,虽然朱棣常有责骂朱高炽,但对于儿媳甚至有“将来朱家之事,全系此女”的论断,这句话也诚不欺我。
张皇后也历经仁宗朝、宣宗朝、正统朝,有贤后之称;而她的儿子朱瞻基,出生之时,朱棣梦见朱元璋将象征权力的大圭交于自己,并语“传世之孙,永世其昌”。这位伴着预言的皇孙,朱棣对他可谓是无微不至。军事上亲身教之,出征带上;在文化上,又有大儒教之。宠爱至此,事实上也算为父亲朱高炽的即位有着不小的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