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朱元璋去世以后,历史迎来了一个分水岭。理论上来说,朱元璋死于洪武31年,那么接下来就是建文元年。但比较有意思的是,建文皇帝在4年战争中惨败收场,所以朱棣接替的朱元璋的位置。
于是,原本在明太祖和明太宗之间有一个建文年号,但是被人无情抹去。明太宗成为了一代传奇,但是建文帝却成为了千古笑话。
每当我们这些现代人聊到这段历史,都会扼腕叹息,或者感慨于天命所归。甚至我们会不由的感慨,明知道自己的孙子这么不靠谱,而且儿子又太能干,朱元璋怎么就没有留下一些后手呢?让人惊讶的是,其实在历史上朱元璋至少留了四个手段,是可以避免朱棣反杀的。那么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过去我们聊建文皇帝的悲剧的时候,难免就会提到一个问题,那就是朱元璋大肆屠杀功臣,所以导致建文皇帝无人可用。这一点其实是很明显的,例如当朱棣起兵造反的时候,中央朝廷居然拿不出一个优秀的将领。要么是愚蠢到极致的李景隆,要么就是根本不具有进攻属性的耿炳文。
结果燕王朱棣如砍瓜切菜一般,以一己之力打败了前后上百万军队,最终一举定乾坤成为明太宗。那么问题来了,朱元璋真的没有给建文皇帝留下后手吗?其实还真不能这么说,因为朱元璋留了四个底牌给他。
根据历史记载,老朱元璋在退休的时候就反复告诉自己的孙子,当年的那些危险人物已经被他给清理掉了,哪怕是号称战神的蓝玉也被他给杀了。所以,老爷子微笑着对着自己的小孙子说,将来你就可以好好的当一个太平天子了。
但是建文却一直没有露出微笑,相反还问出了一个让朱元璋不太想回答的问题,那就是,外臣造反已经被干掉,那么叔叔们造反又该如何呢?
史书记载,朱元璋沉默良久,并没有给出明确回答,而是反问建文,问他该怎么办。结果建文在思考之后回答:以德怀之,以礼制之,不可则削其地。又不可,则废置其人。又甚,则举兵伐之。
史书记载,朱元璋听后大喜,然后连声说:是也!无以易此矣!
过去我们总是以为是朱元璋踢皮球给建文皇帝,而建文皇帝又自以为,给出了一个所谓的标准的应试答案。
其实仔细想想,建文皇帝能够不经过多少思考,能够当场说出如此有理有据的答案,这恐怕还真不是朱元璋无计可为反问对方,而是考究孙子是否能够理解自己的想法?
为何这么说呢?别看在史书里面总是提到建文皇帝很担忧,那些叔叔们很危险,可是朱元璋却一点都不在乎。但事实上,根据当时的历史记载,建文皇帝的回答才是朱元璋刘给建文的四个底牌。
为何这么说呢?答案就藏在这四个步骤中。首先是以德怀之,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让皇帝,要以仁德之心让诸侯听从他的安排。也许现代人觉得扯淡,但是在古代社会这却是一大杀器。
要知道明朝已经是封建社会的成熟阶段,皇帝的神圣和不可侵犯已经成为了一种共识。不仅仅大臣要对皇帝山呼万岁,要在皇帝去世的时候为他陪葬。同样的,那些附属于皇帝的诸侯王们,也必须要对皇帝保持绝对的尊敬。
如果皇帝对你很尊重,始终以德来感化你,但是作为诸侯王的你,却一直不给皇帝好脸色,而且还公然反抗。那么无论是哪一个诸侯王,他都必然会自绝于天下,哪怕是同属于诸侯王的体系,都会对他虎视眈眈。
举个简单的例子,当年燕王朱棣造反的时候,天下诸侯有一大半被建文皇帝折腾的死去活来。可是,依旧有辽王拼命在与朱棣对抗,其他的诸侯王也在准备勤王。以至于,朱棣先后打败了上百万军队,可是没有一个诸侯王对他表示支持。这还是诸侯对皇帝极度不满的情况下,假如大家都觉得皇帝还不错,那么朱棣会面临什么样的场景,那还真不敢想象。
此外,以礼制之。封建制度到了明朝时期,各项规章制度已然成为了定制。这就好像是现代的犯法要坐牢,法律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如果有诸侯踩了线,那么皇帝完全可以通过法律来制裁他。如果有诸侯反抗,那也只是他个人和亲兵敢反抗,底下的士兵可是服从于中央和法律的,绝对掀不起什么大浪。
在这种背景下,皇帝就可以趁机削其地,以大义之名对其制裁,对方要么众叛亲离,要么束手就擒。此举正好可以完成加强中央集权的目标。
假若如此还不行,朱元璋还给出了第4个底牌,那就是发兵进攻。应该说这是朱元璋留给小孙子最重要的一个底牌,为何这么说呢?
根据历史记载,当时见闻皇帝的状况,根本就不是七国之乱时期的样子。因为朝廷占据着绝对的主导力量,地方上的诸侯王根本就没什么力量。唯一真正算比较强大的一个是宁王,此人由于在边陲地区号称有8万军队,另一个就是燕王,有3万直属部队。至于说其他的王爷,算上奴仆,其人数最多不超过5000人。
说个恐怖的数字,朱元璋在死去之前留下来的中央直属部队人数有将近百万,比较直白的体现就是,耿炳文第1次出战,能够带走30万大军,李景隆第2次出战,可以调集50万大军。李景隆第3次出战居然有60万大军。哪怕这三次大战都失败,中央也依旧有10万南京守军,还有被驸马带出去的二十几万部队。
虽然,这些军队数量大多数都是被燕王朱棣击溃,然后重新组织起来,其数量有大量的重叠。但我们可以给出一个比较明确的答案,朱元璋死去以后,中央直属部队应该有80万左右。
试想一下,燕王朱棣起兵的时候只有800人见闻,皇帝有不下于80万军队。而且如果按照以上4个步骤来,燕王朱棣将失去民心,人心和大义,我们无法想象皇帝该如何输。
但历史就是这么搞笑,建文皇帝肆意妄为,完全绕开了第1个和第2个步骤,直接执行第3个第4个步骤。这就导致朱元璋的底牌全部被糟蹋,本来是让燕王朱棣众叛亲离,搞到后来却是建文皇帝众叛亲离,然后被大家抛弃。所以说,建文皇帝还真不是一个合格的接班人,哪怕是隋炀帝接手都干得比他好。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