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错(前200年——前154年),西汉时期的著名政治家和改革家。因为七国之乱的爆发,他被汉景帝刘启腰斩。
接下来,我们聊一聊晁错之死究竟有没有价值?
在汉文帝时,晁错就担任了太常掌故一职,后又出任太子舍人、博士等职。通过长期的观察和考量,汉文帝将晁错和贾谊当作重点培养,希望留待他二人辅佐新帝。
不过,贾谊却在英年早逝,只剩下晁错成了太子刘启身边最信赖的帝师,两人建立了亲密的师徒关系。
文帝刘恒过世后,太子刘启登基,就是汉景帝。当时,经过了数十年的休养生息,西汉王朝已经从建国初的战乱和吕后篡权的祸乱中复苏了过来,国家无论从政治和军事等各方面,都已经日渐的稳定,甚至还出现了海内升平的景象。
与此同时,汉初的开国功勋和宗室贵戚们也相继离开了朝堂,大都过世或者退休养老,这些都极大地减小了改革的阻力。
按理说,在各种有利因素促进下,三十岁即位正值盛年的刘启,本应该鼓足干劲去撸起袖子大干一场。即便,他不能像汉高祖刘邦那样成就伟业,但好歹也应该整出点儿动静来,毕竟新官上任还三把火呢。
可是!这位年轻君主竟然老气横秋,一点儿进取心都没有。或许,长期的黄老无为思想的熏陶和教育,已经磨灭了他的斗志,甚至显得平庸无能。
景帝的平庸表现在很多的方面,对于国家存在的许多问题,他并不是完全看不见,而是看见了却不知道如何处理。关于这点,刘启甚至还不如其父刘恒。
幸亏,汉景帝任命晁错担任了御史大夫,对其宠信有加甚至言听计从。基本上,汉景帝初年的所有国家大政,基本都是由晁错一手制定并负责实施。
在晁错的努力下,景帝终于想做点儿事情,第一件就是削藩。
自高祖刘邦建立西汉王朝后,开始大肆分封诸侯王,并且规模越来越大,人数越来也多。当传承到汉景帝时,遍地的诸侯王已经严重威胁到了中央政权的稳定。
晁错在多次劝谏后,终于说动了汉景帝。之后,他公开上疏一篇《削藩策》,其中提到:
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之,其反迟,祸大。
客观的讲,晁错的削藩策非常及时,也非常正确。不过,此策却遭到了长期秉持“无为而治”理念的朝臣们一致反对,尤其以刘氏的宗亲和权贵为主。
公元前154年,诸侯中势力最大的吴王刘濞率先反叛。他联合了楚王刘戊、赵王刘遂、胶西王刘卬、济南王刘辟光、胶东王刘雄渠、淄川王刘贤共同起兵,史称“七国之乱”。
七国尽管联合造反叛乱,但却不敢公然打出反汉和反帝的旗号。为了师出有名,也为了迷惑百姓,他们宣称是为了清除景帝身边的佞臣才不得不起兵,假惺惺地提出了“清君侧和诛晁错”的口号。
景帝尽管不知所措,但在晁错等主战派的建议下,还是决定打出天子旗号,坚决不妥协。可惜,由于叛军准备充分,朝廷的主力被打得落花流水,完全不是乱军的对手。
面对战场形势的不利,汉景帝开始犹豫徘徊了。尽管他深知所谓的“清君侧”就是幌子,尽管他也深知晁错是忠君爱国的臣子,但还是决心牺牲晁错。
虽然决心诛杀晁错,但汉景帝却不愿背上屠戮忠良的恶名。于是,他怂恿晁错的死敌袁盎开始上疏,据《史记》记载:
盎素不好晁错,晁错所居坐,盎去;盎坐,错亦去。两人未尝同堂语。
袁盎瞅准了时机,提出借用晁错来换取吴楚七国退兵的主张。此疏,虽然正中汉景帝的下怀,但他没有立即准奏,而是加封了袁盎太常之职。
朝中众臣眼见汉景帝已经有了倾向性的意见,于是,丞相陶青、中尉陈嘉、廷尉张欧等人都联名附议,要求景帝严惩晁错,甚至不惜满门抄斩。
汉景帝尽管装得非常不舍,但还是下旨在东市将晁错腰斩。请注意!是“腰斩”而非“斩首”。在汉朝,只有十恶不赦之罪才受此刑罚,而晁错显然不在此列,可见汉景帝有多么的无情和冷酷。
就这样,一代汉朝名臣就这样殒命了。他的死,对于七国之乱的战势没有丝毫的影响,唯一只能证明汉景帝的愚昧和冷漠。据《汉书》记载,校尉邓公在事后上疏言事到:
夫晁错患诸侯强大不可制,故请削地以尊京师,万世之利也。计画始行,卒受大戮,内杜忠臣之口,外为诸侯报仇,臣窃为陛下不取也。
后世对汉景帝刘启的评价很高,尤其是将“文景之治”吹上了天。可是,文史不假个人却对汉景帝的评价持保留意见,认为他明显被后世高估了。而向来忠于他的名臣晁错,被无情和残忍的腰斩,死得没有一点儿价值。
文史不假:敬请关注,多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