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朱元璋为何不顾劝阻,坚持“封藩王”,看看封地的位置就明白了

朱元璋为何不顾劝阻,坚持“封藩王”,看看封地的位置就明白了

分封制度,中国自古就有,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严格意义上的分封制度,就已经结束了。时隔千年之后,明朝时期,朱元璋又将分封制度,重新启用,尽管在一些形式上,有所不同,还是有分封制度的本质。

朱元璋,做出这个决定之时,也有很多的功臣元老,纷纷出面劝阻,最终结果是朱元璋一意孤行,仍然实施。作为一个开国之君,是一个开拓者,对于分封制的一些弊端,应该有一定的认识,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朱元璋执意如此呢!

说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看下,分封制对大明朝产生了哪些影响。

一般学者分析,朱元璋在创建大明朝之后,殚精竭虑的研究了自周朝、秦朝一直到宋元的兴亡历史,得出一个让明朝长治久安的方法,那就是封皇子为王,对外守卫边防,对内护卫皇室。

于是,朱元璋封了八十三个亲王,在全国范围之内,形成了一个以皇帝为中心的皇室统治网络。

很快,弊端就出现了!

在《祖训录》中记载,各路诸王的待遇,仅次于皇帝一等,所有的公侯见到亲王,都必须拜谒。与此同时,朱元璋允许藩王在封地之内,建立一套独立的官僚机构,藩王可以干涉封地之内,中央王朝设置的地方政务。

如此一来,每一个藩王,在自己的封地上,就是一个“真龙天子”,每个封地就是大明朝的“国中之国”。

更加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朱元璋还允许各路藩王,拥有亲兵,亲王直接拥有指挥权和统帅之权。到了洪武后期,众多的亲王,开始利用封地发展实力,内地的一些亲王,也逐渐的骄横姿纵。

镇守编外的,晋王,燕王,亲王,宁王,更是利用军事重地,争相的扩张、修筑城池,屯田,大力发展自己的势力。

然而,一个想不到的意外发生了!

朱元璋的想法是好的,作为一个大家长,每一个子孙后代,安排得都极为妥帖。朱元璋这样做,有一个很重要的前提,那就是当时的太子——朱标,在兄弟之间,十分的有威望,如果朱标继位,这些藩王实力在强,造反的几率也不大。

很不幸的是,朱标在期间,意外的去世了。

朱标去世后,如果,朱元璋在众位皇子之中,选择一个继承人,那么很有可能会引起,一番皇帝夺嫡大战。再三思索之后,朱元璋只能将皇位给孙子朱允炆,从制度上来说,这是最好的选择。

可是,父母爱子之情,是无私的,兄弟之情就要浅的多,何况是叔侄之情。朱允炆上位之后,众多藩王,权衡利弊之后,也没有过多的意见

朱允炆当上皇帝之后,看到藩王手握大权,大明中心皇室的权力难以保证,一上位就推行“削藩”政策。

朱允炆刚开始的时候,也十分小心,怕祸及自身,先试探性地执行“削藩”计划,轮到实力强大的“燕王”朱棣之时,遭到了反抗。

1399年-1402年,朱棣,朱允炆为代表的两方势力,鏖战四年之久,最终朱允炆完全不是朱棣的对手,最终自焚身亡。

大明朝,改朝换代!

朱元璋实行分封制度,众说纷纭,都有一定的道理。比如,爱子,戍边,防止外臣等等。

朱元璋,在历史上,从来都是一个狠人,从不缺乏杀伐果断,分封子孙,有爱的成分,但是小编认为,一个人如果有众多的子嗣,这个爱又能有多深厚呢!

从根本上来件,朱元璋分封皇子为王,最主要的目的,还是镇守边疆!

这一个说法,我们从各个藩王封地的位置,一看就明白了。比如,秦王的西安府,晋王的太原府,燕王的北平府,吴王的开封府等等。

这些有实力的藩王,都集中在,明朝的西北放,也就是抵御草原少数民族的军事要塞。内地的一些藩王,都是一些能力平庸之辈,只是顺带得到一些好处而已。

另外,朱元璋在去世之前,将所有掌握大权的臣子,都一一铲除,不管以后大明朝发生任何事情,边疆有皇子镇守,江山稳固。就算国内出现造反,也只有实力强大的藩王能做到,成功与否,大明的江山,毅然在朱家子孙的掌控之中。

“封藩王”这个做法,我们可以看到,朱元璋作为皇帝的一些深谋远虑,外族的入侵,骚扰,由众多皇子应付,朝廷之内的权臣、外臣,自己动手解决。

最终的目的,就是保证明朝的江山,一直掌控在朱家子孙的手中。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明朝,封地,朱元璋,实力,皇帝,制度,位置,朱允炆,大明,子孙后代,观点评论,藩王,封地,朱元璋,朱标,朱允炆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明朝,封地,朱元璋,实力,皇帝,制度,位置,朱允炆,大明,子孙后代,观点评论,藩王,封地,朱元璋,朱标,朱允炆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明朝,封地,朱元璋,实力,皇帝,制度,位置,朱允炆,大明,子孙后代,观点评论,藩王,封地,朱元璋,朱标,朱允炆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