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羊史记.看新鲜的历史
撰文:梦貘貘
插画:发达蚊
开元24年,即公元736年,这一年,唐玄宗李隆基52岁,担任国家元首已有25个年头。
二月份,为了勉励新任命的163名县令,唐玄宗亲自撰写了一篇告诫书,要求这批新上任的地方官,关心民众,争做良臣明吏,教化好民众,与百姓们一起改变固有的恶习,以维护政治的清明。
当月,他又颁下敕命,将自己的一众儿子集体更名,“太子鸿为瑛,庆王潭为琮,忠王浚为玙,棣王洽为琰,鄂王渭为瑶,荣王滉为琬,光王涺为琚,仪王潍为璲,颍王沄为璬,永王泽为璘,寿王清为瑁……及惠宁太子惠宣太子之子,皆改从玉。”
这并不是唐玄宗第一次给儿子改名,引入现代人的观点,我们从这些名字偏旁的集体换代来考据,处女座的他(唐玄宗生于685年9月8日)过于追求完美,甚至有很明显的强迫症的倾向。
这个开元24年年初的更名活动,在唐朝的整个历史上只能算一段小插曲。它之所以会为后世人所津津乐道,是因为李瑁的更名似乎已经在暗示我们,发生在这一对父子之间的那场影响了整个历史格局的人伦闹剧即将拉开序幕。
李清更名为李瑁也许只是一种巧合,不过,无数的事例告诉我们,历史正是由每一瞬间的偶然串连而成的必然。
#01:
时间:开元24年四月,人物:安禄山
此时的安禄山还是一个不太起眼的小人物,不起眼到有关他的生死,成为几个当权者茶余饭后进行玄学探讨的话题。
他是个粟特人,原本姓康,出身于单亲家庭。母亲后来嫁给一位突厥的将领安延偃,他就随了养父的姓。
开元初年,他偷偷跑到幽州,时任范阳节度使的张守珪颇为赏识他,就将他认为义子。三年前,安禄山代表张守珪前来京师汇报过工作。时任中书令的张九龄见到此人后,大惊失色,和自己的同僚裴光庭私下里八卦道:“乱幽州者,必此胡也。”
这一年的四月份,张守珪突然又将安禄山押解到京,他在奏书中解释,自己手下的这名将军此次在讨伐反叛的奚人和契丹人时,过于轻敌又不听从军令,差点全军覆没。
战后,气恼不已的张守珪准备杀了安禄山。在行刑前,安禄山大声呼叫:“大夫,你难道丧失了消灭奚和契丹这两个贼子的斗志吗?不然你为何要杀掉这么厉害的安禄山啊!”
听到呼喊声的张守珪觉得安禄山是一员猛将,杀死了的确可惜,但是自己又不能随便篡改军法,于是就将其执送至京师,留待中书省发落。
张九龄在奏文中批复道:“昔穰苴诛庄贾,孙武斩宫嫔,守军令若行,禄山不宜免死。”(昔日齐国大将穰苴诛杀了监军庄贾,吴国的孙武斩杀了不听号令的嫔妃。张守珪既然已经下了军令,那么违反军令的安禄山就不应该免死。)
对此唐玄宗投了反对票。他有些惜才,准备敕令将安禄山免官,让他以白衣(平民)的身份继续领兵御敌。
张九龄接到这个处理意见,感到非常不满,他据理力争道:“臣观其貌有反相,不杀必为后患。”(依臣之见,这个人看上去不似良人。如果今天不将他杀死,他日必为祸患。)
唐玄宗却认为自己的下属过于危言耸听了,回复说:“卿勿以王夷甫识石勒,枉害忠良。”(据一些史料记载,西晋末年,朝中重臣王衍(字夷甫)在街头看到年仅14岁的石勒,不禁瞠目结舌,他已经预见到这个少年将来会成为天下人的大患。果真,十余年之后,石勒从微末中崛起,成为雄霸一方的枭雄。)随即皇帝下诏令赦免了安禄山的死罪。
二十年后,在蜀地避难的唐玄宗,回想起这段过往,不禁泪眼滂沱,只恨自己当年没有听从宰相的劝谏,终致养虎为患。
#02:
时间:开元24年十月,人物:李林甫
据《旧唐书·高宗良娣萧氏列传》载,唐高宗时期,宫斗败北的王皇后和萧良娣被人囚禁在后宫里,她们经常辱骂武则天:“愿阿武为老鼠,吾作猫兒,生生扼其喉!”
于是武皇后发怒,令人将这两个弃妃砍去四肢,扔进酒瓮之中,美其名曰:“骨醉”。几天之后,受尽折磨的两个人含恨而亡。从此,皇宫里就开始闹鬼。据说,武皇后经常看到这两个女人死去时的样子,披头散发,浑身滴着血,嘴里还发出怪笑声。
武则天找来巫祝在宫中施法,结果还是没有起到任何的作用。所以后期她大多数时候都住在东都洛阳,可能是想以空间上的阻隔,让这两只鬼没有办法再出来吓唬人了。
可是过了八十年,东都洛阳的皇宫里也闹起了鬼,它们出现的时间是十月间的某一日深夜,吓到了正好在此居住的唐玄宗。皇家的人自然都是惜命的,要把自己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平安喜乐当中去。因此,第二天一大早,唐玄宗就把三位宰相召来,和他们商议返回长安。
这次外出,皇帝原计划是明年的二月二日折返,如果现在匆忙回去,必然打乱了沿途各官署的安排。裴耀卿、张九龄站出来表示反对,“今农收未毕,请俟仲冬。”(现在农作物还没有收割完毕,过了这个收获的季节再说吧。)三个人之中,只有李林甫沉默不语。
唐玄宗急火攻心,在这样一个阴气森森的宅子里,他一天都不敢住了。可是这些大臣为什么就不体恤一下自己的心情呢?他挥挥手让几位下属退出去。裴耀卿、张九龄都退下了,李林甫却留了下来。
他拱手向皇帝禀告说:“不管是长安,还是洛阳,不过是陛下的东西两处宫殿罢了,您想来就来,想走就走,下臣实在看不出来有选择出行时间的必要。至于说御驾妨碍了秋收,那么我们就免除沿途各州县的租税即可。”
唐玄宗听到这番话后,犹如醍醐灌顶一般豁然开朗,连连点头表示赞赏。于是他当场下令依照李林甫的建议马上西行。
回到长安不几天,皇帝又把几位宰相找来,商讨任命朔方节度使牛仙客为尚书的事情。张九龄却反驳说,牛仙客有功,但奖励给他一些财帛就可以了。
这次君臣小会自然又是不欢而散,等到另外两位宰相退下之后,李林甫才开口对皇帝说:“牛仙客是个当宰相的料,当不当尚书没有关系。相比之下,张九龄不过是个不懂人情世故的书生罢了。”
这话是说者有意,听者也有心。也许是从这一刻起,唐玄宗的内心就萌生了的心思。
第二天,君臣们还是就这个问题纠缠不清,皇帝一怒之下,说道:“难道朝廷上的大事,只能任你作主?”张九龄针锋相对地说:“作为宰相,我就应该指出皇帝的错误。牛仙客目不识丁,委他以重任,那不是让人耻笑吗?”
张九龄和裴耀卿离开后,李林甫果然再次进言道:“天子想重用一个人,何必一定会写文章,只要有才能就行了。”几日后,皇帝直接下诏赐牛仙客陇西县公的爵位。
根据《资治通鉴》记载,牛仙客升职后四天,张九龄和裴耀卿即被罢了相,李林甫顶替了张九龄的空缺兼中书令,而牛仙客升职为工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
据说在武周时期,市井里曾经流行过一句谶语,它的破解版大概是:“必有牛姓干唐祚”。第二年的四月,监察御史周子谅借着这句谶语上书弹劾牛仙客。
玄宗大怒,下令在众大臣面前暴打周子谅,周子谅被人打昏过去。苏醒过来以后,皇帝还不解气,命令宦官用棍棒再次当众殴打他。不久,周子谅就死在被流放的路途之中。从此朝廷中的百官都明哲保身,不再有人敢于直言。
唐玄宗早就有废除太子李瑛的打算,前期这个计划一直遭到张九龄的强烈反对,李林甫上任后却鼓励皇帝废除太子。开元25年四月,唐玄宗于宫中宣布制书,废除李瑛太子的身份,降为平民,不久后又下令将其赐死。
#03:
时间:开元25年二月,人物:邢璹(shú)
前面我们提到的安禄山和李林甫两个人物,在史料中都被人大书特书,但是邢璹在史料中的记载并不多,我们知道的只是他曾经担任过四门助教,编纂过《周易略例疏》。
开元25年2月,新罗王金兴光去世,唐玄宗派遣邢璹出使新罗国。当时邢璹还是左赞善大夫(东宫太子府的一名属官,正五品),为了出使方便,皇帝下诏让他代理鸿胪寺少卿(从四品)。
在欢送会上,唐玄宗发言:“新罗素有‘君子国’的美名,他们国家的学者和中原人一样都有文才,擅长辩论,因此这次我派遣你担当这个使者。”由此可见,邢璹应该是一位能言善辩的学者型人才。
从《三国史记》中我们可以看到,邢璹一行人大概是四月份到达新罗,“夏四月,唐使臣邢璹以《老子道德经》等文书献优王。”很幸运地,远在新罗的邢璹没有受到废除太子案的牵连。
邢璹在新罗羁留了近一年。第二年元月,新罗善天宫落成,新罗王赐邢璹“黄金三十两,布五十匹,人参一百斤”,出使团才浩浩荡荡地回国了。
正史对一段史事的记载似乎到此为止,但是我们却能在野史中发现这样一段文字:“唐邢璹之使新罗也,还归,泊于炭山。遇贾客百余人,载数船物,皆珍翠沈香象犀之属,直数千万。璹因其无备,尽杀之,投于海中而取其物。至京,惧人知也,则表进之,敕还赐璹,璹恣用之。”(唐代邢璹出使新罗回来之时,船停泊在炭山,遇到了一百人组成的海外行商团。他们装载了数船货物,都是珍珠、翡翠、沉香、象牙、犀牛角之类贵重物品,价值达到几千万。邢璹趁他们没有防备,把他们全都杀死,尸体也投入到海里,把船上的货物全都据为己有。回到京师之后,他害怕别人发现自己的罪行,就上表要将这些贵重物品送给皇帝,皇帝下诏将此返还给邢璹。邢璹便放心大胆地占有了它们。)
邢璹为了圆谎,有可能向唐玄宗介绍说这些东西都是新罗国的达官显贵赠送的,但是对比新罗王的赠品,差额如此巨大,发现漏洞应该是不难的。可是没有人因此弹劾他,难道说邢璹的口才已经高到让御史们哑口无言的地步?
这是一项极其恶劣的劫掠事件,死亡的人数超过一百多人。可以想象到杀戮的现场是如何惨烈,可是首恶邢璹丝毫没有受到惩罚。难道说所有随行人员在那一刻都集体失聪了?
15年后,邢璹的儿子邢縡因为与权臣王鉷的弟弟王銲谋反案事发,邢氏一族受到灭门的惩罚。故此宋代文学家李昉在编撰的《太平广记》一书中将这一事件定性为“报应”,“后子縡与王鉷谋反,邢氏遂亡,亦其报也。”
王鉷的倒台正是另一个历史人物势力极度扩张的契机。这个人原名杨钊,天宝九年(公元750年),唐玄宗赐其名为“国忠”。
杨国忠,这个在野史里据传是张易之亲生儿子的浪荡子,随着他一步步迈向最高权力的步伐,我们的耳边仿佛听到了一丝丝如低吟般的碎裂之声,李家王朝的战车由此朝着暮年的方向疾驰而去。
开元25年(公元737年),唐玄宗废除太子李瑛仅仅三个月,邢璹出使新罗五个月左右,大理少卿徐岵上奏说:“天下今岁断死刑五十八,几致刑措,鸟巢寺之狱。”(今年一共只判决58个人死刑,现在刑罚几乎要被束之高阁,鸟都在大理寺监狱的房梁上开始做巢了。)
唐玄宗将这些功绩归功于宰相,在朝堂上对李林甫大加赞美。就在这几个人互相追捧之时,他们却不知道,历史已经在这个时刻静静地转了个弯。所谓“草蛇灰线、伏脉千里”,真实的历史一样给读者们暗藏了无数可供回溯的线索。
推荐阅读:
23名苏联士兵坚守大楼58天,德军为什么始终不能将其攻破
《笑傲江湖》金庸为什么会花那么多篇幅写林平之
史上最有心计的皇帝,装了36年蛇精病,到底为了啥
本作品版权归鱼羊史记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欢迎转发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