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资治通鉴》091:人物杨恽,对过去的功劳要随时清零

《资治通鉴》091:人物杨恽,对过去的功劳要随时清零

学习内容:卷第二十七,汉纪卷十九(公元前58年——公元前49年,共10年)

1,酷吏严延年被斩首,其母早有预料

2,匈奴内乱,五位单于并立

3,黄霸治民有方,却不擅长做丞相

4,杨恽(yun)因为一封信被腰斩

说说杨恽

这个人是司马迁的外孙,是汉昭帝丞相杨敞之子,从小有才能,后面又有揭发霍氏叛乱有功劳,后因为一些语言上的事情被罢黜。

有朋友劝他低调点,他觉得自己没什么大的错,然后写了一封信, 信中的一首诗被别人过分解读,然后被杀。

这个故事值得好好学习下

01,家世太好了,受不得委屈

大器晚成 好于少年得志。因为少年得志之后,并不能保证一辈子都心想事成,以后遇到挫折,之后还能不能起得来?

另外一点,一个人不可能所有的地方都牛批,遇到自己能力范围之外的,可能就是硬伤了。

杨恽就是这样的,好的家庭条件,又有才华,又有功劳,这些条件,因素最后造成了一种幻觉:我就应该处在这种金字塔尖的地方,过这样的生活

所以被罢黜之后就有怨气了。嘴上不说,但是行为上有,朋友都来提醒了,但不管用。

再想想看,为什么会因为一些说不清楚的暧昧的语言被罢黜?可能就是因为心态飘了

02,对过去的功劳随时清零

你做了什么功劳,你不记得,但是总有明白人会记得的,但是,你自己老是端着,这玩意妨碍人进步。

并且你有功劳,公司已经奖励了,国家已经回报了,然后呢, 想要更好的回报,继续做点贡献, 这样才公平。

我觉得郭子仪的做法非常值得学习,不管多大的功劳也不端着,皇帝随叫随到,小人上门来了,也照顾面子, 很多大臣功劳到了一定程度之后,必然很难渡过“功高震主”这道关口, 但是郭子仪化解了这一关,能够完美的终老,很有智慧。

我们看历史,不可能记住很多人很多事,很多故事也不一定记得全,但是总有那么几个人的人格,做事的神韵能够被你一直记着,然后潜移默化的影响你修正自己。

这就是我们应该多看历史,尤其培养小孩子养成从历史当中找答案的好处。

我们这一生能有多少经历,多少故事值得小家伙学一辈子的,中华上下八千年的历史,这里面的老师多得很。

03,不要有怨气,因为怨气会杀人

杨恽就是对皇上有怨气,才不愿意低调,有意的刺激

同样的,为什么他的信会被人告发,同时他的诗被人恶意曲解,就相当于文化杀手一样,肯定也有人对杨恽有怨气, 羡慕嫉妒恨,所产生的怨气

孔子说:唯小人和女子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则怨

皇上可能看他的行为有些触犯了,不亲近他了,然后他就心怀怨恨,就用“我过得挺好”来示威。

你不是把我罢黜了吗?三年过后呢,我照样过得挺好。

这是在作死的路上。

04,身怀利器,杀心自起

皇上有利器,可以杀人,自个儿也有利器,比如杨恽,他的利器就是他的才华。

我们自个儿有没有因为处在高一点的平台,或者掌握某项权力,资源之后,是不是可以嚣张了?

有意思的是,有些公司的小主管也用这一招, 不知道这有什么可豪横的。

就像严母对严延年所讲的:“天道神明,人不可以独杀”

没有只能你杀别人,别人就不能杀你的这回事。

那想害别人的人,也会被别人害死。

05,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有的时候因为环境,因为身体机能等各种原因,导致心中有怨气的,那么应该给自己一定的时间,用来深度剖析这股怨气因何而来,如庖丁解牛那种,切割开来看

什么因素产生?事件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原因背后的原因是什么?什么是主要的矛盾?

调整哪个矛盾,可以把这股怨气化解于无形?

一个人不可能永远没有怨气, 肯定有, 这跟人的心胸不一定有关系,但重要的是自己能内化掉,或者借助外力破掉。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因为,怨气,什么,利器,人物,历史,杨恽,故事,一个人,功劳,观点评论,怨气,严延年,杨恽,郭子仪,功劳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因为,怨气,什么,利器,人物,历史,杨恽,故事,一个人,功劳,观点评论,怨气,严延年,杨恽,郭子仪,功劳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因为,怨气,什么,利器,人物,历史,杨恽,故事,一个人,功劳,观点评论,怨气,严延年,杨恽,郭子仪,功劳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