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看历史的时候,经常会看别人谈到朱高炽与朱高煦的皇位之争,这可谓是继靖难之役以后又一次皇位大争斗的历史事件。当年朱元璋没把天下给朱棣,所以朱棣不买就发动了一场军事政变,等到他成功以后,他的儿子们也在有样学样,也在跟着在他的后面进行斗争。原本被立为太子的朱高炽拥有着稳固的地位,似乎等朱棣去世以后,他就能成为皇帝,但是朱棣在打天下的过程中,非常的喜欢自己的二儿子朱高煦,所以他不断的暗示朱高煦,于是朱高煦产生了要与朱高炽争夺天下的野心,双方就这么斗了起来。
按理来说,当年两位皇子进行斗争的时候,要分出高下很容易,那就是看皇帝的态度还有大臣的态度。从大臣的态度上来看,所有的人都清一色的支持朱高炽,因为朱高炽是一个人德的君子,只要他尚未就能代表儒家正统,而且还能反映未来良好的朝政预期。但可惜的是,朱棣却并没有在两位皇子之间表决,他一会儿支持朱高炽,一会儿又支持朱高煦,总是在两者之间玩暧昧。那么问题来了,朱高煦与朱高炽,两者到底谁更得朱棣的心一些呢?还有当年朱棣在这样徘徊不决,他到底想干什么呢?
之前有很多人说到了一种所谓的阴谋论的言论,那就是,朱棣喜欢自己的儿子,所以对于自己的太子非常不爽,因此在太子接位期间他不停的折磨太子想要把他给弄死,然后让自己的儿子上位,想要以此来堵住大臣的嘴。如果按照这种说法的话,那么朱棣就是一个禽兽不如的坏人,而且在他的眼中,当年的靖难之役就是一个余波未停的存在,他想要在自己的儿子身上再演绎一波。很多人都表示支持这种观点,但其实仔细想想,建文皇帝当年的悲剧就在眼前,朱棣这样聪明的君王绝不可能在犯一个低级错误,不管他多么喜欢自己的儿子,他也绝不可能会为了儿子而抛弃天下,甚至引起另一场靖难之役。因此历史学家认为朱棣这么做必有深意。
那么朱棣的生意到底是什么呢?原因非常的简单,那就是它要保证自己的政治安全,要知道历朝历代皇帝的安全是最不能被保证的,因为外面有野心的人想要夺取皇帝的权力里面,自己的儿子也在时时刻刻想要提前接位,虽说他对自己的儿子朱高炽非常的信任,但是朱高炽的后面是一大票的文臣,所以他害怕自己的儿子被利用谋害自己,因此为了确保自己晚年传承的时候变得更加安全,他必须要找一个人来制约太子。这一套在古代非常常见,只要两者之间不断的相互制约,自己安全的过渡,那么未来在把权力留给太子,那么一切太平。
事实上当年朱棣也的确是这么做的,不管他怎么制衡朱高炽,但是他最后还是把天下传给了自己的太子,这一切都缘由如此。而且更为重要的是,朱高炽本人早就已经被背后的一大邦的大臣给盯上了,所有的人都支持朱高炽,而朱高炽也喜欢与这些大臣们呆在一起。朱棣亲眼看着自己的儿子毫无主见,与众多大臣打成一片,这样肯定会使得自己的儿子未来上位的时候,会被这些大臣所掌控,而且他没什么主见,人也太温厚了,很容易被人给利用,甚至还会被底下人掌权变成一个空架子。
因此综合以上两种人来考虑,朱棣肯定非常警惕太子,但不是警惕他本人,而是他背后的力量,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所以朱棣只能把自己原本就喜欢,但永远不会上位的二儿子朱高煦给抬了出来,让他们两位皇子相互斗得越狠,自己越安全,斗得越厉害,那么在太子背后的那帮力量也就会逐渐的虚弱。当然朱棣对此还是有一定的分寸的,因为两位皇子斗来斗去,终究还是没有摩擦出病变的迹象,因为朱棣始终掌握着军队,而且时时刻刻对两位皇子有着深刻的监视。所以当年虽然双方打得剑拔弩张,但是最后还是基本上保持持平的状态,虽说太子被打得怀疑人生,但好歹他还是挺了过去,不过他身边的那些大臣基本上被打得一片凋零,这也正是朱棣在为他开路。